孫麗娟
摘 要:微課是課程改革的“新寵”,高中生物教學應當嘗試微課教學模式,用微課玩轉課堂。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減數分裂”教學為例,探析了微課運用于高中生物課堂的具體模式,希望能為高中生物課程改革提供全新的研究視角。
關鍵詞:微課;高中生物;人教版;減數分裂
微課指的是以視頻為載體,記錄某個教學重難點或是教學環節的一種教學形式。這一概念最先興起于北美國家,一經推出,在全世界教育領域均產生了強烈反響。伴隨新課改工作的逐漸深入,微課教學模式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活動之中,顯著提升了教學實效性。下面,就結合減數分裂教學案例,對高中生物課堂微課教學模式的運用進行簡要分析。
一、創建學習視頻,自控學習步調
微課以視頻為載體,創建學習視頻是微課教學的一個關鍵環節。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學習情況,制作重點突出、層次鮮明的學習視頻,要求學生通過課前觀看視頻的方式完成預習工作。相比較于傳統的教學形式,視頻不僅形象直觀、一目了然,而且還可以反復播放、任意切換,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以及接受能力決定視頻觀看的次數,如果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暫停之后思考一番再觀看。需要注意的地方在于,學習視頻時間不應過長。教育心理學研究發現:人的注意力大約能維持5分鐘左右,5分鐘之后注意力就會慢慢分散。根據人的認知規律,學習視頻的長度控制在5~8分鐘為宜。
“減數分裂”一節教學前,我提前一天在班級微信群里面推送了一段8分鐘的學習視頻,視頻內容包括:減數分裂的概念、過程,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特征、數目變化及DNA的變化規律。我要求學生一邊觀看視頻,一邊做筆記,并且允許他們隨時在群聊里面發問,提出自己對減數分裂學習的看法與建議。我盡量解答學生的相關問題,并對幾個普遍性問題作了記錄,準備到正式上課時進行重點闡述。從學生的反應中我可以明顯感受到,相比較于要求他們預習課本,這種觀看學習視頻的方式更有意思,學生都非常配合,認真觀看了視頻。
二、課上答疑解惑,突破教學難點
韓愈曾經說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微課以學習視頻為載體,幫助學生初步完成了意義建構,但是由于個人學習經驗不足以及研究視角的狹隘,學生課前的自主學習活動不可避免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在正式課堂教學階段,教師應當承擔起答疑解惑的責任,突破教學難點,幫助學生順利地完成意義建構。
“減數分裂”教學中,從學生課前在群聊里面反饋的預習情況,我了解到很多人對減數分裂過程這個問題認識不清,容易混淆間期、前期、中期、后期染色體的行為特點和數量變化。為了幫助學生深刻地認識減數分裂過程,我結合動畫演示,一邊講解一邊提示學生觀察細胞分裂次數和子細胞個數有什么變化?我要求他們觀察動畫,自己在筆記上記錄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特點和數量關系。我依次抽查學生的筆記,適時做出引導與提示。動畫播放完畢之后,學生再把剛剛自己所記錄的內容跟其他人交換,借鑒他人的學習經驗,以幫助自己進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表達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讓我深感欣慰。
三、檢測課堂所學,及時鞏固新知
練習是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適當的練習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彌補不足之處。高中生要學習的科目較多,每天需要完成的作業也不少。生物在高考之中所占的比重較小,選考制度下很多人難免對這門課程掉以輕心。有時即便布置了練習題,學生也總是拖到最后完成。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靈活設計作業形式,讓學生心甘情愿、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例如,將作業掃描成pdf格式,上傳至微信群內,要求學生自行下載,然后再將完成的作業發送給教師批改。這種作業布置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也被進一步調動。
“減數分裂”教學中,我精心挑選了幾道練習要求學生完成。學生自覺下載文檔,認真完成練習。遇到不會的題目,他們會在群聊里面直接提出來,希望大家一起討論解決。我先觀察學生對相關問題的看法與建議,對于他們反復討論還是解決不了的題目,我再讓他們結合學習視頻、筆記、教材進行分析,最后,我做一個總結性的陳述,升華學習過程。學生完成作業的勁頭足了不少,仿佛在比拼速度似的,他們一個接一個將做好的題目傳給我,個個爭先恐后,非常積極。
微課短小精悍、形象直觀,將微課運用于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從當前有關高中生物微課運用的理論研究來看,大多數人將研究重點放在微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上,較少關注微課教學模式與策略的研究。在今后的課程改革工作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微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還要關注微課教學模式與策略,全方位、多角度探索這一新型教學形式,促進課程改革工作的縱深發展。
參考文獻:
[1]肖安慶.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創新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5(8).
[2]劉福成,肖安慶,李通風.微課小環境下教學模式的探討:以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