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佑奇
摘 要:做好新時期的高中班主任工作,需要教師樹立服務學生、服務教學的思想,根據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特點,注重運用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就能有效提高班級管理工作效果。對班主任運用心理學理論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班主任工作;啟示
在學校的教育中,班主任不但是一個班級的組織者與教育者,更是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促進者與指導者。班主任肩負著多重角色,既是班級中各學科任課教師聯系的紐帶,又是聯系學生家庭的橋梁。班主任既要擔負教學任務,又要負責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可謂是紛繁復雜、千頭萬緒。如何才能適應新形勢的教育教學發展的需要,有效做好班主任工作?筆者結合高中班主任工作實踐,通過運用教育心理學的理論有效提升了班級管理的效率,起到了理想的管理效果。
一、樹立服務學生、服務教學的意識
高中班主任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就要樹立服務學生、服務教學的思想,具有較強的角色意識。對于班主任來說,就是要根據自己的身份、權利、義務正確認識班主任角色。對自己的角色意識定位越準確、越清晰,就越能認識到自身價值,就能不斷提高自身工作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反之,如果對自己的角色意識定位發生偏差,就不能高質量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因此,班主任應對自己的角色做好定位。一是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做好班主任工作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主要體現在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指導學生掌握高效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知道做人、做事、求知的基本準則,關愛每一個學生,樹立讓每個人都成才的思想。二是樹立服務學生、服務教學意識。班主任既是班級管理者,同時又是服務者。在班級管理中既要發揚民主,正確使用管理權力,又要真誠熱心為學生服務,為教學服務。只有這樣才能啟發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熱情,才能取得良好管理效果。三是樹立合作與溝通意識。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做好新形勢下學生思想工作,需要發揮學校、家長、社會共同作用,加強三方溝通,時刻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共同做好學生思想與管理工作。
二、重視做好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工作
對于高中學生來說,他們正處在青春發育期,是學生生理和心理產生巨變的時期,同時也是青春逆反期最嚴重的時期,學生身心的劇烈變化也伴隨著許多問題和矛盾的出現。如,不愿服從管理,思想問題比較多等。這對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帶來很多困難,因此,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工作對班級管理工作、消除學生的心理困惑與迷惘有著重要作用。一是上好心理輔導課。教師應注重運用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對學生開展心理輔導教育,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青春期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采取積極的方法措施,緩解和消除學生的焦慮、煩躁、壓抑等不良情緒。學生有了健康的心態,就能自覺服務管理,主動發揮班級管理的主動作用,班主任的工作就能減輕壓力,減少困難。二是重視對個別學生的單獨輔導教育。由于每個學生在性格、心理狀態、思想認識、生活經歷等方面的差異,表現出來的思想問題和心理問題各有不同。因此,教師應重視做好個別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通過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就能讓個別“問題學生”實現有效的轉化,使班級不存在思想教育“重點人”,就能使班級管理取得較好的效果。
三、講究對學生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只靠嚴格的管理和嚴厲的批評教育,并不能達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在日常的管理中,要講究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也就是要講究管理的藝術性。一是批評學生要慎言“不”字。對于青春期逆反心理比較嚴重的高中學生來說,當他們出現問題進行批評時,教師應不用直接命令學生來批評學生,慎言“不”字。如,“不準談戀愛!”“不準吸煙,否則給予處分”等。更不能用罰款、罰站等強硬手段處置學生。這樣的批評方式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使師生之間出現對立情緒,加重學生的逆反心理,極易造成讓學生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極心理。教師應弄清問題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二是講究管理的方法技巧。教師應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營造良好、和諧的班級風氣,使學生能自覺遵守紀律、服從管理。對學生的批評要講究“以柔克剛”、講究批評的藝術性。既不能過分親近學習好的學生,也不能冷落學習差的學生,要做到一視同仁。以此來創造一個團結有凝聚力的班集體,增強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主動性,就能使班級管理工作達到理想的效果。
總之,要做好新時期的高中班主任工作,需要教師多了解學生的心理,并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開展心理輔導工作,這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注重運用心理學理論,做好學生的心理和思想工作。
參考文獻:
[1]王愛敏.淺談教育心理學在中職院校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J].職業,2015(35).
[2]田旺豐.淺談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J].學周刊,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