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英語教學的宗旨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聽力教學是最重要也是最難以提高的能力之一。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語音教學是語言教學的基礎內容,聽力理解是語音教學的一部分,需要學生對于語言理解能力、跨文化理解水平及信息反饋水平都有較高要求。對于處于英語學習啟蒙階段的初中生來說,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新思路
我們知道:聽是一種積極的思維過程,它是外語學習各種知識與各種技能的綜合運用。只有具備扎實的語言基礎,掌握正確的聽音方法,訓練快速的語感反應,運用熟練的聽力技巧,才能面對瞬息讀過的句子和語篇快速、準確地捕捉所需要的信息。英語聽力不是單項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而是日積月累、相當復雜的過程。現就如何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內容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談一下我的幾點做法和體會。
一、當前學生聽力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語言知識的障礙
聽力是聽和理解的總和,聽力理解的過程是人們運用各種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在聽的過程中,學生對語言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高低決定了聽力理解及反應速度的差異。
2.漢語干擾的障礙
許多學生在聽到一段語音信息后,常受漢語干擾,習慣用漢語逐句逐詞翻譯出來,而不能直接將語音信息轉化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語進行思維。
二、聽力課中幾種方法的有效嘗試
1.認真完成教材中安排的聽力訓練
新教材在每個一模塊都安排了聽力訓練,這些聽力訓練材料與課本內容及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聯系形式也多種多樣。難易程度相當,是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的好材料。因此無論時間多緊,我都會在課堂上留出一定時間完成每一個聽力訓練,并當堂糾正,反饋學習效果,絕不把它放在課下讓學生自己完成。
在做聽力訓練時,要嚴格控制遍數,一般情況下要求聽兩遍,不能拖延時間,這樣學生才會集中精力,力爭在第一遍時就能聽懂大體內容,不會指望還有第三遍。這樣堅持下去,學生的聽力水平定能不斷提高。
2.在教學中利用一切機會訓練學生的聽力
放對話錄音時,先就對話內容提出一個問題,然后讓學生聽錄音。聽第一遍時,要求學生不打開書,訓練學生聽的時候要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些信息上,抓住關鍵詞語,常見的關鍵詞語有:人名、地名、時間、地點、事件、大意、結論等。有一兩個詞或句子暫時聽不懂時不要緊,暫時放過去,繼續往下聽,不能總琢磨而停滯不前,否則后面的內容會很快過去。聽后回答問題,然后再聽,再跟讀……實踐證明,這樣做達到了連續不斷地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的目的。
3.化整為零,逐個擊破
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閱讀理解、完形填空題,要聽全部細節,有困難時我采用化整為零,逐個擊破的方法訓練學生的聽力。其目的是:一分散難點;二使學生注意力相對集中,保持思維的連貫。三在完成這些聯系的過程中,學生向老師提供及時的反饋,使老師及時地了解學生的理解程度而做出適時的評價。使學生較快地獲得成功感,樹立信心。
4.不斷延伸第二課堂
英語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語,只靠每周的幾節課,要想學好是很困難的。因此應努力營造英語氛圍,不斷延伸英語第二課堂。我的做法是:
(1)把美國之音、英語小故事、幽默動畫下載到一個文件夾中,課堂上有針對性地,見縫插針地播放給學生聽,聽完畢組織學生交流討論。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開闊了學生視野,還使學生的聽力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
(2)開展“天天英語”活動,即充分利用早晨學生起床后,午飯后的閑暇時間聽校園英語廣播。內容有:①一周要聞,教師將一周內的重大新聞、日常禮貌用語用較簡單的英語寫出來,由學生播音員進行廣播;②英語小故事,我下載的淺顯、易懂、短小、有趣的英語小故事深受學生的喜愛,使他們在娛樂中獲取了知識,練習了聽力,養成了自學英語的好習慣;③英語萬話筒,向學生介紹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的英語知識,介紹中西文化,讓學生輕輕松松學英語,不知不覺長知識。
(3)我還鼓勵學生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練習口語,比如講英語故事。利用節假日收看收聽網上英語節目。英語聽力的教學形式不拘一格,變化多樣。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英語聽力教學的藝術是值得我們研究探索的。我們英語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素質,積極探索、不斷總結、反思和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努力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認真觀察學生的特點,根據不同學生的發展特質,引導學生應用不同的聽力學習方法和聽力理解技巧。當學生能夠熟練掌握適合自己的聽力理解解題步驟時,便能夠進一步提高聽力水平,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熊開云.討論初中英語聽力培養[J].中學外語教與學,2007(8).
[2]李杰.英語聽力方法學習與能力訓練[M].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張成俊,男,漢族,寧夏教育學院衛電高師英語專業,專科,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