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韶峰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掌握各方面知識的關鍵時期,只有打好基礎才能讓學生對更深的知識進行有效的學習,尤其是對小學語文課程的學習,對學生有著極大的影響,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應該讓課堂教學實現有效性,構建高效課堂,才能提高教學質量,這是每一位教師在教學當中的重要任務。然而,就目前我國的教學現狀來講,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無法讓課堂教學實現有效性,而且存在諸多的問題。針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論述,希望對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社會的發展,促進了教育的改革,在這個過程中,課堂教學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無效和低效。從課堂教學改革總體方面來講,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實際教學當中,很多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更在這方面沒有足夠的經驗,能力也比較差等,讓課堂教學改革越來越趨向于形式化和低效化。經過研究發現,一些教師在教學當中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且讓課堂非常活躍,但是,教師的行為是放任的,雖然在課堂教學當中運用了較為新穎的教學方法,但是教師的教學行為是盲目的,無法讓課堂教學實現有效性。可以說,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非常重要,課堂教學有效性其實就是教師能夠對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靈活的運用,在有限的時間內,投入最小的精力,讓教學實現預期效果。可以說,有效的教學課堂能夠讓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實現情感交流,充分地挖掘學生的智力,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
一、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
我國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講道:“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充分說明了對啟發作用的肯定,并且對學生進入學習情境的重要性進行了特別的強調,因此,在教學當中,教師為學生進行良好的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能夠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當中,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啟發學生的智力,從而使教學實效性得到提升。
例如,教師在進行《小母雞種稻子》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角色扮演的課堂情境,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帶領學生將課文內容進行朗讀,從而讓學生對故事情節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排練課本劇,每個小組中都有一個小導演,剩下的成員自行選擇扮演的角色,將課本劇的臺詞記住,動作可以自編,使用的道具需要自己制作,然后讓每個小組在班級中進行表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表演興致非常高,學生都非常努力,想要將自己的角色扮演好,將臺詞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記住。通過學生對角色的扮演,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并且讓學生收獲到很多。可以說,這樣的教學方式和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等方面相符合,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在親自體驗的過程中,喜學、樂學、愛學。
二、要深入鉆研文本
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時,教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途徑,可以說,教材在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的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教師對教材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該對教材進行深入的鉆研,想要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必須對教材進行認真的閱讀和理解,對教學背后的意思能夠掌握。新課改中明確表示,應該對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開發和利用。想要讓教學實現有效性,教師對文本能夠掌握、理解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應該對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進行明確,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有效的教學。
例如,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對各種教學參考書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把分析的內容在教本上進行相關的標注,更要將文章中重點的詞句的意思進行旁注,這樣教師在課堂上教學就更加方便。教師只有對教材的內容有了深刻的理解,有效地把握難點和重點,在進行教案的撰寫時,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在進行《秦始皇兵馬俑》內容的教學時,教師應該對課本的內容有一個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備課,在課堂上,為了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教師一開始就和學生講到,今天教師當導游,帶領大家一起去秦始皇兵馬俑進行考古。這樣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使得課文和生活建立了密切的聯系,讓學生能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課本的內容,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要進行有效提問
通過課堂提問,能夠讓教師和學生產生心靈的對接,更能夠促進兩者之間的互動、交流,能夠讓教師和學生共同擁有一樣的知識,并且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的發展。可以說,讓課堂教學的提問實現有效性,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對話”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并且是相互合作的,教學氣氛更應該是輕松、愉快的。有效的提問只有非常的新穎,才能對學生具有啟發性。
例如,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問題的提出,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問題的提出,從而引發學生的思考,教師只有對提問進行認真的推敲,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
四、巧用多媒體的優勢
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給各個行業領域帶來極大的影響,尤其是教育行業,多媒體技術被廣泛運用到教學當中,現階段,它已經成為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課前、課上都能夠看到多媒體技術被充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對音樂、聲音、圖片、視頻等元素進行有機的結合,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化、趣味化、形象化,對課堂教學的過程進行了最大優化。可以說,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豐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識,使得課堂教學真正地實現有效性。
例如,在進行《秋天》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在課前可以先準備一些關于秋天美景的圖片,然后將其制作成課件,在課堂上給學生進行課件的播放,讓學生能夠對秋天的美進行直觀的感受,比如“稻子熟了,黃澄澄的,像鋪了一地金子”“紅瑪瑙似的高粱點著頭”這些句子,如果學生只是通過字面意思進行理解,會感覺比較抽象,而且理解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如果通過多媒體給學生進行直觀的播放,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會更容易些,而且能夠加深記憶。在現代課堂教學當中,多媒體技術非常關鍵,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布置有效的作業
對于學生來說,如果長期面對的作業都是無效的,這對學生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教師在進行作業布置的過程中,應該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比如,學生完成作業需要使用多長時間、學科之間的關系、學生的身心發展等方面。只有學生愿意去完成作業,作業才是有效的。在實際教學當中,有些作業能夠在課堂上解決的,不應該將其留在課后解決,如果學生在課堂上提出了問題,教師應當場給予解決,這樣才能讓作業效率得到提升。對于作業的類型要進行精選,布置的作業不能是重復的、枯燥的。在進行作業的設計時,教師應該考慮到班級里所有的學生,有效地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通過對成功進行真實的感受,從而獲得快樂、喜悅,這樣更有利于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
例如,在教學當中,教師在給學生布置有效作業時,應該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對學生的語文空間進行最大限度的拓展,讓學生能夠動手、動腦、動嘴,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樣充分體現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六、抓住學生學習的興趣點
興趣愛好和智力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更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如果一個人對一件事情非常感興趣,他會積極參與進來,所以,教師在教學當中應該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當中。
例如,在進行《數星星的孩子》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對一篇200多字的優美短文進行聽讀,讓學生對天上的銀河之大、宇宙之廣有一定的了解,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然后教師提出問題:“張衡在聽了爺爺講的話后,晚上卻睡不著覺,起來好幾次對星星進行了觀察,那么,老師剛才朗讀的內容,你們聽了后有什么感想?”這樣充分地調動了課堂的氣氛,學生都爭先恐后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了出來。
再如,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對郭沫若同志的《天上的街市》的文章進行欣賞。這樣能夠充分地激發學生的興趣,第二天在上課的時候,學生告訴老師,晚上睡覺前數了星星。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讓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更激發了學生探索的能力,從而使得學生愛上學習。
七、把握學生思維發展的年齡特點
小學生和成年人不同,他們對新奇的東西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更會非常感興趣,一旦學生對某個事物產生興趣,就會主動地對其進行鉆研,并且能夠主動地進行問題的思考,這個過程,也是學生智力發展的關鍵。所以,教師在教學當中,可以對一些新穎的教學方法進行靈活的運用,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愿意學習。
例如,在進行《詠柳》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配樂范詩,然后給學生播放幻燈片圖,讓學生直觀地感受詩意的畫面,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意境當中真正地感受到古詩的美。然后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對詩意有一個大概的了解,讓學生進行配樂作畫,并且讓學生對自己所作的畫向全班的學生進行介紹。這樣能夠讓學生融入詩境當中,更感受到其中的美,并且對詩意能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從而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
再如,在進行《雨點》內容的教學時,教師要想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和體悟,并且對文章中所寫的生活場景進行感受,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課文進行自讀,然后讓學生對文章中的重點詞句進行把握,比如,睡覺、散步等,讓學生通過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教師然后給學生進行內容的講解,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目標。
在小學階段,語文是一門非常有學問的課程,其藝術性也特別的強,想要讓教學質量得到提高,教師應該進行不斷的總結和完善,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曉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5):4-37.
[2]劉雪霞.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因材施教[J].西部素質教育,2017(5):91-118.
[3]田茂珍.基于快樂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究[J].學周刊,2017(13):428-436.
[4]馬天禮.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展望,2017(8):701-763.
[5]王萍.微課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寓教于樂[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9):45-76.
[6]吳茵.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及對策[J].赤子(上中旬),2016(24):14-19.
[7]蘇婷.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西部素質教育,2017(7):7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