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為全面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各項任務,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意見》分十部分共三十條?!兑庖姟芬粤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中央統籌與地方負責相結合、區別對待與公平競爭相結合、繼承完善與改革創新相結合、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結合基本原則。《意見》指出,到2020年,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在建立區域戰略統籌機制、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機制、區域政策調控機制、區域發展保障機制等方面取得突破,在完善市場一體化發展機制、深化區域合作機制、優化區域互助機制、健全區際利益補償機制等方面取得新進展,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在有效遏制區域分化、規范區域開發秩序、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到2035年,建立與基本實現現代化相適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實現區域政策與財政、貨幣等政策有效協調配合,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在顯著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和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比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體相當中發揮重要作用,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重要支撐。
到本世紀中葉,建立與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適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在完善區域治理體系、提升區域治理能力、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等方面更加有效,為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有力保障。
其中,在建立區域戰略統籌機制方面,《意見》提出,要推動國家重大區域戰略融合發展。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為引領,以西部、東北、中部、東部四大板塊為基礎,促進區域間相互融通補充。以“一帶一路”建設助推沿海、內陸、沿邊地區協同開放,以國際經濟合作走廊為主骨架加強重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統籌國內國際、協調國內東中西和南北方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在健全市場一體化發展機制方面,《意見》提出,要促進城鄉區域間要素自由流動。實施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消除歧視性、隱蔽性的區域市場準入限制。深入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消除區域市場壁壘,打破行政性壟斷,清理和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
要推動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按照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要求,推動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等區域市場建設,加快探索建立規劃制度統一、發展模式共推、治理方式一致、區域市場聯動的區域市場一體化發展新機制,促進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
在深化區域合作機制方面,《意見》提出,要積極開展國際區域合作。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推動構建互利共贏的國際區域合作新機制。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海合作組織、中非合作論壇、中俄東北—遠東合作、長江—伏爾加河合作、中國—東盟合作、東盟與中日韓合作、中日韓合作、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圖們江地區開發合作等國際區域合作機制作用,加強區域、次區域合作。支持沿邊地區利用國際合作平臺,積極主動開展國際區域合作。推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支持邊境經濟合作區發展,穩步建設跨境經濟合作區,更好發揮境外產能合作園區、經貿合作區的帶動作用。
此外,《意見》還對優化區域互助機制、健全區際利益補償機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機制、創新區域政策調控機制、健全區域發展保障機制作出安排。
《意見》要求,要加強組織領導。堅持和加強黨對區域協調發展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中央與地方區域性協調機制作用,強化地方主體責任,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推動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提供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