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翔文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經濟時代隨之到來,成為了世界各國公共管理和各個渠道信息問題的新型機遇和挑戰。不過依舊有著因知識經濟而導致的信息失衡,因此政府在進行處理時要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措施來解決。本文就以如何解決信息問題和公共管理問題制度的創新為目標進行的討論。公共管理創新包括提供公共物品而引發的競爭問題,和指定市場規則,監督市場規則的運行,及確定信息的透露和進入的雙向流動,這就形成了消費者們和參與者們的管理創新與解決信息問題方面的創新。希望本文可以給業內人士一個參考。
關鍵詞:信息問題;公共管理;制度創新;信息管理
引言:
公共管理是政府主導的公共部門用來整合社會的資源,同時也對社會公共事物進行治理的制度、體系和有著一定方式的安排。每一個時代都有著不同的可以與社會環境相適應的公共管理制度,我國的公共管理制度也在不斷的進步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夠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的公共管理制度從整體上來看依舊不能適應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因此我國的公共管理制度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如何應對國際之間的挑戰,及新技術的革命,與如何應對各種災難挑戰,這些都突出了公共管理的重要性,這就為我國的公共管理制度提供了新的機遇。
一、公共管理及信息問題所面臨的挑戰
政府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為市場經濟和社會的公共管理進行服務,進行公共資源的投入,并且產出公共的產品和公共的制度安排。另外由于政府本身就是一個制度性的公共產品所以政府需要不斷的彌補市場的需求,以此來達到社會的公正發展,保證社會的經濟目標。
經濟的差距和信息問題都將提高社會交易成本,阻礙社會的發展,因此隨著社會的進步知識體系也在不斷的完善和擴大,這就導致人與人之間的知識差距和信息的差距,因此我國需要進行知識與信息問題的解決。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問題是永遠不會得到解決的,但是又由于信息問題布滿了整個公共管理的領域,所以政府需要采取相應的辦法進行解決,以改善信息問題。這將會對教育、基礎建設,和公共管理等各個方面有著不小的幫助。
二、公共管理的改進方法
(一)以公共人民為中心
公共管理的核心就是人民為中心,一切圍繞著人民。公民對政府的認同與支持是政府合法的來源,這也是我國各個事業的成功保障。以公民為中心的公共管理,就意味著要將中心轉變為公民[1]。具體就意味著,公共管理部門和公共部門的管理者都需要保障公民的權利。公共管理部門需要牢記所提供信息和服務的要求,如何才可以滿足公民的合法要求,這都是需要進行思考的。
(二)開放和透明化
知情權作為公民的基本權利,是公民其他權利能否得到保證和實現的一個基本前提。另外政府的信息透明度和開放性,也是監督政府的一個有效措施。俗話說得好“陽光是世界上最好的殺毒劑”,所以在公共管理的實踐中,需要不斷的強化和透明性的開放。由此一來國家就需要在憲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要為政府的信息和提供的機會進行了解。另外還需要公共管理部門保證公民的隱私,保證個人信息的安全[2]。
(三)參與到網絡
公共事物的管理,是當代公共事物和公共問題的綜合問題,政府無法成為它的唯一管理人,所以就要建立網絡化的公共管理體系。因此我們需要重新認識政府的職能和服務,另外政府的職能在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在保護資源和環境,為社會和公民提供了基礎性的公共服務。充分的發揮了市場機制和公共服務領域的作用。并且考慮到了公民們的利益,這樣在公共服務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從而促進了公共社會的健康發展進程[3]。
三、改進信息問題的方法
一些正常的信息提供和信息透露,這些都表現在信息失靈和信息失顧等問題,就比如說在人力資源市場上,社會保障體系之中和公共設施的建設等多個方面。這些問題就需要一系列的新方法和新機制進行解決,這就需要進行制度的創新。
(一)自動處罰和獎勵機制
經過一些古老的解決信息問題之后就會發現,自我的激勵和獎懲機制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出色的,這樣即可以激勵公民們,又可以起到警告的作用。由于監督是解決信息問題所必要的,因此就需要再建立一個第三方系統進行監督管理。由此一來在管理的學習上就可以讓指定的成員之間進行相互的監督,這樣就會形成一個相互管理和制約的體系,這樣一來就可以讓管理人員形成多雙眼睛,從而降低了監督的成本。
(二)信息的雙向交流
只要是面對市場的就必須要接受消費者和受益人的參與,要聽取他們的意見,并獲得他們的信任。因此消費者和受益人需要清楚自己需要什么。還要在政府和市政建設時避免官建的現象,因此就需要建立一個人們可以參與的監督管理機制[4]。消費者和受益人要進行學習,不斷的向目標學習管理和創新問題的解決方法,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的提高信息的雙向交流。
(三)決策的民主化與科學化
政府的投資方向,投資多少?投給誰?如何提供?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都需要做出決定,想要使公共資源和公共預算切合實際和特定的對像,需要并且獲得應有的運用,還可以在特定的時間內讓受益人參與投資和預算。
四、結束語
任何事物都像硬幣一樣都具有兩面性,因此知識經濟和信息化帶給社會經濟和政府即是機遇又是挑戰。因此公共管理的主要任務就是努力的解決信息和問題,因此各國需要在管理中充分的利用市場,和公民之間的才智和力量,要以開放性的眼光借鑒世界國家之間的創新制度和解決方案。從而進行不斷的創新,并且確定新目標和管理方式,并且建立正確的知識交流,和信息提供與信息的雙向流動,這就需要能夠最大限度的解決掉信息問題,這樣就可以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文/沈佳赟. 從“經濟人”假設看中國公共管理制度創新[J].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8(6):172-173.
[2]李春梅, 任麗平, 范超,等. 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公共管理實踐教學創新[J]. 中國市場, 2018(2):220-221.
[3]劉玉浦. 公共管理與制度創新[M].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6.
[4]王國華. 信息問題與公共管理的制度創新[J]. 中國行政管理, 2001(5):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