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梅 張米蘭
摘 要:近年成都房地產市場發展迅速,房價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其價格影響因素是復雜多樣的,明確這些影響房價的因素,了解住房價格現狀,對預測未來房價的變動趨勢、國家宏觀調控以及企業和個人決策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成都;住房價格;影響因素
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劇,住房成為人們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質條件。近年房地產市場出現了過熱的現象,表現為商品住房價格持續上漲,出現了住房有效性供給不足與無效性供給過剩等問題。
1. 成都市住房價格現狀
成都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供給結構性改革,加強房價調控監管力度,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健運行。2018年4月成都市原主城六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高新區存量住宅監測均價為15052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6%,同比上漲59.8%。雙流區、龍泉驛區、溫江區、郫都區、新都區存量住宅均價為8762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83%。
截止2018年4月,成都市主城區存量住宅價格漲幅放緩。隨著“剛需優先搖號”政策的實施以及近期開發商開盤數量的不斷增多,新房市場火熱的同時也沖擊著存量房市場。預計近年成都房地產市場將繼續保持平穩態勢向前發展,存量住宅市場將會有所降溫并將處于“有價無市”狀態。
2、商品房價格影響因素分析
2.1 影響住宅的政治制度因素
政策對房價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與社會經濟因素不同的是,后者影響作用是緩慢的,而前者影響作用是突變的。盡管房價一直呈現上漲趨勢,但在政府加緊限購政策后,房價上漲速度將放緩。近年來成都樓市新政頻發,從限購、限售、限貸、限價、公正搖號、積分落戶、剛需優先制度,對樓市進行了全方位調控。
2.2影響房地產的社會經濟因素
普遍情況下,一個地區產業結構越合理,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當地的財政收入以及居民收入也會越高。財政、居民收入影響房地產供求市場,收入升高,投資增加,購房需求增加,房價上漲。除此以外還有其他社會因素對房價也有影響,如地區總人口數量、密度、結構和家庭的數量構成狀況以及地區風俗習慣等。
2.3影響房地產的內在因素
高房價的存在,必定有它自身的價值。首先是使用價值,房子本就是用來居住的,這是房子的自然屬性;其次投資價值,和其他市場不同,房屋作為一種大型商品有自身的特點,成本高,上漲易,下跌難;最后資產價值,房子是可以自由交易的,體現出增值價值。房地產內在因素主要是指房地產自身品牌價值、地理環境、占地面積、建筑物質量、公共設備等基礎建設情況。
2.4影響房地產的外在因素
(一)市場供求
有買賣才有市場,房地產交易離不開市場需求。房地產的外在供求現狀,可以通過商品房竣工面積及商品房銷售面積兩個指標來分析。市場上普遍存在銷售面積大于竣工面積的現象,除銷售面積包含公攤以外,也可以看出購房需求在不斷增加。從2017年全國的房地產開發和銷售情況來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9799億,總開發投資環比增長7%;住宅開發投資75148億,住宅開發投資環比增長9.4%。住房竣工面積71815萬平方米,環比下降7%;住房銷售面積144789萬平方米,環比增長5.3%。以上數據具體反映外在供求的變化,購房需求在不斷增加,對房價的影響很大。
(二)城市交通軌道
以成都地鐵為例,靠近地鐵站附近的樓盤,地鐵通車前后,大多數樓盤房價的漲幅在30%以上,最高甚至118%。例如樓盤南城都匯,附近站點是高新站,開通前均價6300元/平方米,開通后均價9000元/平方米,漲幅42.8%;樓盤藍光富麗東方,附近站點東客站,開通前均價3680元/平方米,開通后8032元/平方米,漲幅118.2%。由此可見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對沿線的房價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3我國房價調控政策建議
3.1貨幣流動性過剩政策建議
從金融角度來看我國房價上漲原因,主要是貨幣流動性過剩。我國近年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再加上長期的低利率和資產價值上升的財富效應共同作用,加大了貨幣流動性過剩的壓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抑制資產價值快速上漲:
(一)完善外匯流入監管制度。貨幣流動性過剩已經是全球經濟現狀,全球各界投資者都在尋求投資出路,我國作為新興市場,大量的投資資本流入導致投資過熱現象和通貨膨脹危機。而且我國投資市場較為狹窄,主要是樓市和股市,國際過剩的流動性資本進入這兩個市場時,導致這兩個市場的價格快速上漲。就樓市而言,抑制房地產投資需求,支持使用需求,可以從金融、稅收的角度,適當提高二套房貸款利息,改善稅制結構,提高流轉環節稅收。
(二)發揮央行在貨幣市場中的調控作用。可以通過提高準備金率,改革匯率制度,公開市場運作,使流動性過剩壓力能夠得到緩解。央行的職能還有監管貨幣市場,當其存在一些非正常現象時,應及時加強對貨幣市場的調整和控制。
(三)拓展投資渠道,引領合理消費投資。拓展投資渠道可以通過金融理財產品創新、放寬企業和居民進行海外投資的管制,疏導流動性過剩壓力。還可以鼓勵居民消費,消費可以轉移部分流動性,還可以拉動整個房地產市場的需求。
3.2利率調控政策建議
利率對房價的影響是極其復雜的。銀行提高利率后,住房貸款利率將上升,這將增加購房成本。此外,利率的影響效應一般會經過較長時間才會顯示出來,期間可能會因為眾多因素的影響而產生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所以調控短期內上漲過快的房價,利率調控政策應謹慎使用。利率也會影響開發商投資成本,假使利率上升過高,開發成本過高,供給市場價格上漲,消費需求受到抑制,最終的結果可能是高房價下的低周轉率。這一結果將對消費者和房地產開發商造成致命打擊,并將影響整個房地產市場乃至國家宏觀經濟的發展。此外,利率對貸款成本也有影響,利率過高,貸款成本也就越高,會加重貸款者月供負擔,商業銀行應收未收款增多,存在金融風險。總之,利率調控作用相對敏感,對各方面都有錯綜復雜的影響,應該謹慎使用,但是利率作為一種調控房價的手段,從長期來看,它的調控作用不言而喻,使用時要考慮各方面的影響,注意靈活運用。
3.3土地供應政策建議
房屋價格成本中占比最重的是土地價格,房價受土地價格的影響,而土地價格又受土地供求的影響,所以土地供求對房價有影響。土地供給不足是土地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這使得人們購房預期提前,盲目投資消費更是加劇了供給之間的緊張關系。加快土地的開發步伐,適當增加住宅用地供應總量,緩解供需緊張局面。要根據房地產市場變化,調節土地供應結構。人口越來越多,土地越來越少,在土地供應中適當增加住宅用地的比例,增加普通標準經濟性住房的供應量,限制低容積率,別墅等大型住房供應量。進一部完善房管制度。健全經濟適用房機制,保障中低收入家庭有房可住;完善開發商預售體系,使購房風險降低;規范市場交易秩序,公開二手房出售出租信息,提高住房利用率;規范房產中介機構,提高職業能力素質,為加快房產流轉提供有利保障。
參考文獻:
[1] 柳興國.我國城市住宅價格問題剖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6,12:47-48.
[2] 杜曉芳,張金鎖.我國商品住宅價格灰色預測[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16,12(4):568-571.
[3] 許春青.商品房平均價格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J].中國物價,2015,9:55-59.
[4] 朱永升,王衛華,韓伯棠.影響房地產市場需求因素的灰色關聯度分析[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2,(6).
[5] 肖武權,冷伍明.軟土地基承載力指標灰色關聯分析[J ].勘察科學技術,201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