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鈺
摘 要:根據我國就職網站上的年度人才需求統計顯示,我國金融業所需要的人才數量一直占據高位,我國金融行業的整體人才需求量也顯示出了我國當前的金融行業人才需求量相當龐大,具有人才需求量大以及普遍工資偏高等特點。因此,我國大多數高校都為了能夠進一步的提高金融人才的數量和質量,而紛紛開設了金融專業,金融專業作為一個熱門專業已經扎根于高校的教育體制當中。
高職院校的金融專業開設與社會上的主流本科院校的金融專業開設存在著很大的不同,本科院校的金融教育大多數都是相關的金融理論,在課程設置上也更加注重理論教學。而高職院校由于教學時間的限制,在校學生的知識接受程度等多方限制,專業課程的結構設置不能夠和主流本科院校一樣注重理論教學,而是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得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夠迅速適應崗位,填補社會上金融專業的實踐人才的不足。因此,如何進行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從而使得高職院校能夠進一步的為社會服務,則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職院校;金融;教學改革
一、專業技能比賽對高職院校學生培養的作用
1.1.多學生的職業教學理念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在當前的高職院校教學模式當中,大多數高職院校仍然堅持傳統教學,在高職院校的課程結構當中的授課重點還是理論教學,教師們在上課過程中大多數還是以對理論知識的講授為主,這種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結構會使得學生在畢業之后不能很好的適應企業和崗位的要求,專業技能不過關,實踐動手能力差等,同時,傳統職業教學的理念也不能夠很好的貼合當前社會的崗位需求。
高職院校的職業教育結構需要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轉變,同時,高職院校的相關教育教學理念也需要一定程度的更新,高職院校在對金融專業的人才進行培養的過程當中,需要根據金融相關職業崗位的需求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培養,制定準確具體的人才培養目標,而專業技能比賽就使得學校在培養過程當中能夠堅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突出了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根本目的,從而培養出具有強大的實踐能力,專業素養較高的綜合人才。
1.2.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效率
我們首先需要意識到的是,高職類金融專業是將各個崗位所需的專業技能進行綜合教學的專業,要求高職院校金融專業的學生在學習之后能夠掌握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而相關的實踐課程如果僅僅是在課堂上由任課教師進行統一的展示,而不讓學生親身參與其中,那么就會使得學生不能夠扎實的掌握這項技能,甚至由于課程內容的枯燥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底下,極大的拖慢了教師的教育進程。
而通過積極的組織校內外的各項活動比賽,組織學生參加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專業技能競賽,不但能夠使得學生充分扎實的掌握這項金融專業技能,同時也是教師對學生過往知識的檢驗,學生們在實際動手操作的過程當中也很容易發現自己的問題和不足,從而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1.3.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理論和實踐能力,對學生有一個綜合提升
在我國的金融專業比賽中,大多數的競賽都有豐富的競賽內容和靈活多變的題型。既包含了學生銀行業務理論的選擇題,同時也包含了相當的需要由學生動手操作的實踐項目。在準備比賽的過程當中,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專業的實踐能力都能得到相當程度的強化和提升大多數學生通過準備比賽,包括是賽前培訓以及實際參賽的過程,都能夠克服傳統高職院校教學體系當中國理論知識過于僵化的問題,能夠充分的學習到如何將所學知識運用在實踐當中去,改變了學生在課堂上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改善了學生學習效率低,自學意識薄弱等缺點,通過賽前訓練反復的進行操作,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的記憶,通過比賽能夠使得學生有更加深刻的體會和感受,從而能夠使得學生在根本上掌握綜合的金融相關專業技能。
在我國當前的高職院校金融專業競賽當中,大多數都具有團體賽制和個人賽制,學生通過參加比賽也不僅僅能夠使得學生進一步的提升動手能力,同時也能夠使得學生在人際交往和團隊合作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對學生在畢業之后迅速融入社會環境,在社會當中立足都有極大的幫助。專業知識競賽無疑給了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應變能力和自信,通過來自不同學校的學生之間進行的評比,大多數學生都能夠發現自己的有點和不足,然后不斷激勵不斷反省自己。
同時,作為專業技能競賽的指導教師,也應該多激勵學生,將比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和記錄,在課堂上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講解,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不僅能夠提高學校學生的參與度,同時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也是一種拉近。
二、當前高職院校金融專業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
2.1.高職金融專業當前的實踐教學缺乏一定的創新性
在我國當前的高職金融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當中,大多數課程的偏向還是教師的理論知識授課,極大的削弱了高職院校金融專業課程的實踐性和操作性,多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也是一種削弱。由于缺乏實踐創新課程,學生不能夠將所學知識靈活的運用進實踐當中,不能在實際問題出現的時候迅速結合理論知識進行解決,學生只能跟著教師的教學計劃,僵硬的跟著課堂授課的形式進行學習,不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對大多數的專業技能也不能做到舉一反三的強化訓練。
目前在我國高職院校的教學課程當中,雖然教師已經有意識地添加了實踐課程,創新型理論課程等,力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是實際效果還是并不樂觀,如果想培養出能夠迅速適應社會,迅速融入崗位的專業綜合人才,僅僅依靠課堂授課是不能夠完成的,教師只能通過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各種專業競賽,參與進企業中進行實習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2.2.教師自身能力有限,實踐經驗不足
到目前為止,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教師都還是受傳統教學思想影響的老牌教師,并不注重對實踐課程的安排,而當前高職院校很多新入職的教師大多數是從學校畢業之后,直接參與工作,這些新入職的教師不可置疑的具備先進的思想和理論知識,但是由于是從學校畢業之后直接來到高職院校參與工作,大多數教師都自身也缺乏在金融相關機構實習從業的經歷,自身的實踐水平就有所缺陷,不能很好的帶領學生們進行相關實踐課程的學習。
三、高職院校金融專業當前的改革措施
3.1.積極舉辦校內專業技能競賽
當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都組織隊伍參加大規模的專業技能競賽,但能通過層層篩選進入代表隊伍的學生畢竟還是少數,其他的學生還是不能夠得到有效的鍛煉。因此為了能夠使得競賽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的深化提升,高職院校校內也應當經常舉辦校內的專業技能競賽,從而帶動更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參與進技能競賽當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準。
在學生準備比賽的過程當中,一定會對專業技能進行反復的練習,學校也可以通過開設多種實踐方向的硬件設施,例如仿真軟件,開設實踐課程訓練室,提升實踐課程的整體時間比例等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這樣反復的聯系,使學生能夠進一步的掌握扎實的金融專業技能,形成良好的競賽氛圍,在對全校學生的實踐能力是一種提升的同時,也對學校參加更高級的比賽培養了許多的人才。
3.2.進一步加強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
在當前的高職院校教學模式當中,大多數高職院校仍然堅持傳統教學,在高職院校的課程結構當中的授課重點還是理論教學,教師們在上課過程中大多數還是以對理論知識的講授為主,這種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結構會使得學生在畢業之后不能很好的適應企業和崗位的要求,專業技能不過關,實踐動手能力差等,同時,傳統職業教學的理念也不能夠很好的貼合當前社會的崗位需求。
想要改變這種教學模式,首先學校應當與企業進行進一步的深化合作,不斷擴充能夠和高職院校進行專業崗位對口的社會企業數量,對校企合作的實踐基地進行進一步的全方位建設,在學生放假期間多多鼓勵學生參與進校企合作所營造出來的社會實踐環境當中,積極接受企業帶來的鍛煉機會和相關工作人員的技術指導,對自身的專業技能進行一個全方位的提升。其次要對高職院校的授課教師進行一個全方位的培訓,通過對教師隊伍的強化和進一步建設,組建出一直具有豐富實踐經驗以及具有過硬的專業技能的教職工人員,并且使他們積極的參與進教學模式改革當中去。
3.3.運用互聯網科技創新教學方式
除了傳統的座談會,宣講會等培養模式,高職院校還可以通過互聯網設置具有創新性的互聯網教學平臺,通過當前的互聯網技術,高職院校可以建立一個資源平臺,并且通過教育平臺積極的引導校內學生和其他學校的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同時高職院校的教職工們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積極的學習其他學校的先進教學方式。高職院校的授課教師同樣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對自己的課程進行一個框架結構的搭建,在其中加入視頻,案例,實際操作技巧等內容,使課程模式更加豐富,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同時,高職院校的教職工們還可以邀請其他學?;蛘咭恍┥鐣髽I當中的優秀技術人才進行視頻教學,通過在線視頻播放,學生線上討論,課后作業上傳等多種創新方式進行全方面的小組答疑,高職院校在校學生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所中方式登陸網站,隨時隨地與教師進行溝通,極大的縮短了解決問題的時間,提升了教學的質量和進度。
3.4.加強與往屆優秀畢業生的聯系,給在校學生樹立榜樣作用
當前我國的高職院校需要加強本校的優秀畢業生和學校在讀生之間的聯系,高職院校可以經常邀請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優秀畢業生回到學校,對當前的在校生進行一定的座談和答疑。事實上,當前我國有大部分的企業都不愿意接受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在畢業之后立刻進入單位工作,大多數的企業都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如果能夠加強校友之間的合作,積極的推薦在校學生到畢業生就職的單位進行實習或者正式工作,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還能夠增強學校的凝聚環境。另一方面,通過這種交流也可以讓在讀生了解到畢業生之后的就業趨勢和走向,形成有效的激勵和鼓舞。
同時高職院校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實踐案例的總結,進一步強化在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建立良好的教學模式,這種創新教學模式能夠客服傳統的教學模式,極大的提高傳統教師授課模式單一,理論枯燥的低效率教學,使學生能夠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最終才能使高職院校實現培養優秀人才,為社會進一步輸送綜合人才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高職金融管理與實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探討——以廣東高等職業院校為例[J]. 周啟運.教育現代化. 2016(26).
[2]“以賽促學”考核方法在高職金融專業的實踐探索[J]. 張存萍.職業教育(下旬刊). 2014(08).
[3]高職金融與證券專業“課崗零對接”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 方宜霞,胡逸冰.時代金融. 2012(12).
[4]高職金融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 李曉健.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