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賞識教育又可稱為鼓勵教育,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育手段。在當前大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一種普遍現象就是,大學生喜歡體育運動但是卻對體育課缺乏興趣,這就使得明明大學體育教育意義重大卻因不受歡迎的原因而被迫減輕體育教育所占的比例,本文就探討賞識教育在大學體育中的應用。
關鍵詞:賞識教育;大學生;體育教學
現在社會生活步伐太快已經導致了各種各樣的疾病,人們的身體素質普遍較低,大學生也不例外,大多數大學生只顧著學習,或是沉迷于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忽略了運動鍛煉身體,而同時因為學生對體育課不認真對待的態度導致體育教學在大學教育中處在了一個無關緊要的位置,體育老師和學生對待體育課都是敷衍應付,這些導致很多大學生的身體處于一種亞健康狀態。大學生的教育是素質教育,需要的是各方面素質全面發展,大學體育的教學一定要引起學生和老師的重視,不能再以之前的敷衍態度來對待體育教學,可以將賞識教育融入到日常的體育教學中去,以賞識教育的方法改變當前大學體育教學的現狀。
1.賞識教育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說過“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根據教育學從心理學的角度引導著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1.1簡介
賞識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現象,是這個教育過程中的“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無限熱愛”等奧秘的總結,賞識教育是一種尊重生命規律的教育,總結的“花苞心態”調整了無數家庭教育中的“功利心態”,總結的“生命像一條河”、“全納思維”、“先驕傲、后成功”等思維方式使許多家庭走向了和諧、幸福、美滿。賞識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質教育的好理念,它是實現自身和諧、家庭和諧、親子和諧、團隊和諧的秘方;是和諧社會的細胞工程。賞識教育不是表揚加鼓勵,指的是賞識孩子的行為結果,以強化孩子的行為;是賞識孩子的行為過程,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動機;創造環境,以指明孩子發展方向;適當提醒,增強孩子的心理體驗,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1.2本質
賞識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是充滿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本質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賞識、尊重、理解和愛。就精神生命而言,每個孩子都是為得到賞識而來到人世間,賞識教育的特點是注重孩子的優點和長處,發現并表揚,逐步形成燎原之勢,讓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態中覺醒;相反的批評教育的特點是注重孩子的弱點和短處——小題大作、無限夸張,使孩子自暴自棄,在“我是壞孩子”的意念中沉淪。不只是好孩子應該賞識,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孩子是脆弱的,敏感的。適當的賞識是一種正確的愛,也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和贊賞。賞識教育在大學體育中的應用就是要讓老師和學生覺醒,讓每個學生的生命狀態得以舒展,賞識教育是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的教育。
1.3方法
賞識教育,歸納出信任、尊重、激勵、理解、寬容、提醒的操作原則和簡單易學的三字經操作方法,從而對教育規律把握達到了理論化、系統化、操作性、特色性的高度。
1.4意義
賞識教育,從誕生來源方面看,是生命的體驗;從教育角度看,是思想的繼承;從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態的回歸;從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靈的解放;從思維方式看,是觀念的更新;從表達方式看,是語言的突破。這是一種人性化、人文化的家庭素質教育好理念,賞識教育的推廣有益于保護學生成長的天賦,激發學生內心的潛力。漢高祖劉邦,“吾將軍未若韓信,運籌未若張良,撫軍未若蕭何,微三人,吾不知其可也。”劉邦是睿智的,他能認識到別人的本領,欣賞別人的長處,并把他們提拔上來,換來三位忠臣將他捧得很高很高,以至于光陰河上,至今仍回響著他的高歌:“大風起兮云紛飛,威加海內兮歸故鄉。”賞識,是一種理解和溝通,包含了信任和肯定;它可以激勵和引導學生,使人揚長避短,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渴望別人的欣賞,同樣,每一個人也應該學會去欣賞別人。
2.目前大學體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目前大學體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主要就是三個方面的問題。
2.1教師方面
首先就是教師問題,教師思維過于僵化,在體育老師眼中他們的教學任務就只是學校給布置的任務,一直延續之前的教學方式,缺少創新,并不會去發現學生的運動天賦,更是缺少對學生的鼓勵,甚至會嚴厲的批評學生,嚴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
2.2學生方面
其次,在學生角度看來,體育課就是用來放松娛樂的,學生不能認識到體育課的意義,并且缺少對體育課的興趣,導致學生上體育課時放松偷懶,遲到早退,體育課并不能對學生起到什么積極的作用。
2.3教育方式
然后就是教育方式,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方式,無視不同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課堂形式也還是老套的簡單知識傳授,已經不再符合如今的教育特點。當前大學里的體育教育方式仍然沿襲著很久之前的方式,缺少創新,傳統的教育方式并不能讓學生很好的發現自己的優點,不能激發學生的潛能。
3.賞識教育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3.1賞識對象及目的
大學體育教學的對象是大學生,而賞識教育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對象可以簡要分為倆種,一種是身體素質較好,上課比較活躍,體育訓練比較積極的學生,另一種是缺少鍛煉,身體素質一般,不喜歡運動的學生。賞識教育,是使人將自身能力發展至極限的最好方法。教師對學生的點滴進步能否給予充分的肯定與熱情的鼓勵,不僅僅是一個方法的問題,更是一個教育觀念的問題,這對以上倆種學生都具有較為有用的教育意義。而賞識教育的目的是要通過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看到自己的價值,以一種循序漸進、認可學生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在體育課上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3.2實施途徑
“生命如水,賞識人生,學會賞識,愛滿天下。”而賞識教育的實施途徑是“發現優點”、“欣賞優點”。通過這一途徑,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以及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無論哪個學生,只要老師善于耐心尋找,就必定能發現他的優點,就算是學生在某個方面做的是錯誤的,老師也要認真的對學生進行分析,而不是批評不滿,從中找到閃光點,關鍵是一個“愛”字。愛,是人類所特有的,最偉大的情感。如果說親子之愛是基于血緣關系的本能的愛,那么老師的愛則更多的是博愛。因為教育是無選擇性的,所有的學生都有責任獲得愛,愛才是老師最美的語言。
3.3方法
“賞識——成功”教育的核心含義是“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一種“教孩子說話、走路”的教育方法。“賞識”體現了老師教育學生時的最大奧秘——承認差異;而“成功”則體現了賞識教育的結果。當學生缺乏挑戰困難的勇氣時,更需要老師給予表揚,給予鼓勵,通過多方引導建立學生自信,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標志;學生面對挑戰,更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悅納自我,對自己賞識是自信的基礎,是幫助學生形成自信心、培養學生自賞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多方引導,則是培養學生自賞能力、樹立自尊自信的有效途徑。
4結束語
當今的學生已經與以前的學生不一樣了,他們有自己的個性,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達到教學要求,將賞識教育融入到大學體育教學中去,通過賞識教育讓學生清楚自己的定位,了解自己的價值,曾強自己的自信心,以賞識教育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意識到自己身體素質的重要性,積極的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去。
參考文獻:
[1]葉蓁,倪銘.賞識教育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4):59-59.
[2]肖立紅.賞識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體育時空,2017,(7):67-68.
[3]張勇.簡論賞識教育對體育教學的促進作用[J].運動,2017,(3):95,119.
作者簡介:
林清(1968-),女,籍貫:浙江永康,副教授。碩士學位,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