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摘 要:初中各個學科教學均有其不同的教學目的,比如語文教學重在培養其溝通表達能力及正確的價值觀,而數學學科則重視學生邏輯思維的形成和應用。初中時期,學生正處于思維發展最快最活躍的階段,數學教學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數學學科一線教師應當抓住學生的學習及思維特點,以科學高效的教學方式,著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實現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將針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方法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學生思維能力;培養方法
數學學科知識內容非常抽象,學生不能僅僅通過記憶死記硬背,更需要以邏輯思維進行分析理解,也就是說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需要循序漸進的進行學習。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為重點,教授給學生數學思想和方法,在邏輯思維方式的基礎之上使學生學習吸收數學的相關知識內容,如此一來不僅完成了相應的教學要求,還對學生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基于此,下文將詳細闡述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方法。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順利開展的基礎。教師和學生作為教學與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兩者之間并非單純的輸出知識與輸入知識關系,更不能僅僅是管理與被控制的關系,應當保持密切的溝通。教師需要及時獲取學生需求,針對所提出的困惑進行梳理反省,并通過科學的創新的教學方法進行解決和避免,從而實現真正的和諧、健康、順暢的師生關系,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降低,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與此同時,初中生正處于思維、價值觀的成熟期,習慣于模仿教師的行為、思維模式。換句話說,學生對數學的喜愛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教師的喜愛程度,只有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自主的學習數學學科的相關內容,從而順利推進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
2充分了解學生實際情況
新中學課程標準更加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也就是說,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應當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其思維發展趨勢和能力進行個性化教學方案,從而高效的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基于此,學校和教師可以針對所教授的學生建立學生素質能力檔案,真實、客觀的記錄學生的長處和薄弱點,數學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學習現狀和接受能力,科學合理的選擇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與此同時,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學生往往會針對學習內容提出個人獨特的見解,這是學生發散性思維及個人思維的表現,體現了其個性化,教師應當積極保護,不要被傳統的教學思維模式所局限,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肯定、鼓勵學生這類舉動,從而促進學生敢于創新、敢于挑戰權威。
3提升教師專業能力
近年來,我國初中教學模式發生了重大轉變,不僅僅局限于“板書-教材”的方式,而是通過興趣實踐課堂的建立,推動學生自主的進行學習。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應當積極主動的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板書能力、課堂組織能力、繪圖能力及計算機技術水平,從而使自身的教學水平得以全方位的提升,以較高的教學能力促進學生高效的學習。
不僅如此,教師還應當轉變自身的教學思維,正確把握教和學的關系,能夠充分把控初中教學知識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知識習得、基礎能力、技能學習、學習態度等方面統一發展。
4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發揮學生認識客觀事物、學習課本知識的主體作用,增強內部動機,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要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心情愉悅,面對教師給出的問題或教材中的難點內容,主動去了解、分析、思考、探索,從而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有所認識和掌握,將自己的聰明才智展現出來,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得到培養,思維品質得到提升。
5將數學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
初中數學教材里有很多知識都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部分數學模型也能在現實生活里找到原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尤其是以理論形式存在的數學知識,往往讓初中學生覺得陌生,如果教師將其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就能讓學生產生熟悉之感,興趣倍增,同時易發現疑點,進而主動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時,教師可以事先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找一些三角形,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各種各樣的三角形,并及時肯定學生的發現能力。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三角函數的推導過程,并要求學生將自己有疑問或不太理解的地方提出來,不僅做出口頭解釋,還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繹,讓學生掌握三角函數的相關知識。
7通過提高動手能力培養發散思維
對于學生而言,思維能力的提升往往得益于動手能力得到了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加強,往往會活躍思維,自發主動的進行思考,從而激發靈感,擴寬學生思維。傳統教學方式是教師親力親為的進行了所有的動手實踐活動,學生只是進行觀察和被動吸收知識的過程。不僅如此,數學題目的答案及解析都具有唯一的標準答案,由老師進行講授,學生往往死記硬背,對于其他題目則套用公式的機械性訓練,這對學生思維的發散和創造力的提升非常不利。因此,初中教師在課堂或課下教學過程中,應當鼓勵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學習,轉變單一的授課形式,讓學生在動手中學會知識,并且享受學習數學的樂趣,使課堂氛圍活躍,在班集體的帶動下,學生可以保持對學生的新鮮感。對于題目練習,教師不妨讓學生自己進行推導演算或利用身邊的事物進行實踐,從而使學生可以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結合。
8積極應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
信息技術是當前最先進的教育教學工具,它在每一個學科的教學中都展現出了極大的優勢。在初中數學課堂中,信息技術的應用降低了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營造出了“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展現出來“本色化”的學科教學。而這一切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初中數學課堂由“枯燥課堂”轉變為“興趣課堂”。在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到很多方面的數形關系,傳統數學教學模式并不能完全將數學的特性體現出來,而多媒體技術擁有很強的交互性和可控制性,并且在使用上也更加的靈活,這就能夠滿足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的實際需求,能夠幫助教師更好的實現數學課程創新教育。
綜上所述,數學學科的一線教師不僅需要將課程標準要求的知識內容傳授給學生,更應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有目的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數學學習的快樂。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基于學生的個性特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使數學教學與生活緊密結合,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同時數學教師可采取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從而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趙丹.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才智,2017(08):100.
[2]杜有林.探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J].華夏教師,2017(02):38.
[3]梁晨,晏慧敏.淺析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05):145.
[4]趙梅玲.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學周刊,2015(2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