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
摘 要: 隨著當前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的有序開展,對農村地籍和房屋調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開展農村地籍和房屋調查,可以有效的保證農民的合法權益,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為新農村建設工作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文中從農村地籍調查和房屋調查概述入手,分析了地籍和房產調查底圖測量方法,并進一步對農村地籍和房屋調查數據庫建設工作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 農村地籍調查;農村房屋調查;底圖測量方法;數據庫建設
通過開展農村地籍和房屋調查,可以對農村范圍內的土地利用類型、數量、分布、權屬和界址等產權狀況進行掌握,全面查清農村范圍內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的基本情況,為農村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提供重要的依據,進一步明晰產權,有效的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為現代農村產權制度的建立起到重要的保障,維護好農村社會的和諧和穩定。
一、農村地籍和房屋調查概述
(一)農村地籍調查
在農村地籍調查工作開始之前,需要做好人員培訓和組織好人一,準確好具體的調查工具,選擇調查技術培訓和收集相關資料。即要全面收集房屋和土地權屬資料,開展初步勘察工作,做好相關組織的協調工作,使其能夠積極參與到農村地籍調查工作中來。在農村地籍調查工作中,權屬調查作為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其是保證農村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的關鍵所在。具體要填寫地籍調查表、繪制宗地草圖、測量界址長度及核查宗地權屬情況等,在繪制工作底圖時,需要與原來的一些地籍圖、地形圖等相結合,并借助于土地所有權界線和地籍區等來標注地物名稱,再根據當前的地籍資料合理劃分宗地。對于無法確定獨立使用面積的區域,則先將其納為共同宗地。調查人員還要以工作底圖為依據,與現場實情相結合,確定各宗地的土地面積和權利人相關身份信息。審查全部宗地土地權屬資料,并對土地權屬使用期限和土地使用類型進行確定。對于界址明確及土地權屬資料完備的宗地,不需要進行界址調查,否則要進行現場指界。在具體地籍測量過程中,需要與權屬調查結果相結合,并依托于地籍測量來明確界址點位置,得出具體的宗地面積。在具體開展地籍測量工作中,需要對控制測量工作的開展給予充分的重視,對于測量界址長度且無需測量界址點的區域不需要進行控制測量。當界址點測量完畢后,根據具體的測量標準來繪制地籍圖,編制具體的宗地圖。
(二)農村房屋調查
在農村房屋產權調查工作中,調查人員需要以房屋產權人出示的產權證明為依據來建立檔案,當房屋產權出現共有可是存在爭議時,則要詳細記錄相關情況。以規劃建設制度實施前后作為界限,要求出不不同的材料,以此來建立農村房屋檔案。在房屋測量時,針對于房屋內房腳點測量時,需要選擇與宗地界址點測量相同的技術手段。當房屋長度測量難度較大時,則需要測量兩條房腳點與界址點的相互距離,以此來為計算房屋面積提供更多的便利條件。在記錄農村房屋調查結果時,需要在地籍調查表中全面記錄調查結果及房屋權屬實際情況,并建立具體的檔案。在宗地草圖中標記相關房屋,注明房屋的結構、面積和爭議情況,并將其歸入到地籍測繪流程。另外,還要迅速對地籍數據進行歸檔,實時對數據庫進行更新。
二、農村地籍與房屋調查底圖測量方法
(一)全野外數字測圖
按照實地比比例尺來測繪地籍和房屋,并將其作為確權登記的最基礎圖件。宅基地地籍和房屋測繪需要以幢為單元,集體建設用地以用地邊界為單元,對房屋和邊界線內地形地貌進行測繪,并通過向外進行擴充適當距離,以此來反映周邊相鄰地物和地貌特征。外業數據需要以劃定的地籍子區作為單位來進行地物和地形要素的全野外數字采集,按照地籍和房產界址要求來對各村地物點進行詳盡精確測繪,其他地物要素則需要按照相應比例尺數字地形圖的標準要求來開展測繪工作。
(二)外業數據采集技術要求
作業過程中,儀器應認真對中、整平,每天第一測站作業開始前,必須檢驗儀器2c和指標差。每一測站工作,自始至終應加強測站起算數據的檢查,并檢核兩點實測距離與計算距離是否一致。地籍、房產要素點的測量,邊長以全站儀單程測定,水平角、垂直角可只測半測回。房屋測量以墻體角點為準。所有圍墻寬度均按依比例測繪,欄桿式圍墻無論底座高低均以圍墻表示,根據底座寬度確定圍墻寬度,有柱無底座的,根據柱的寬度確定圍墻寬度。
(三)外業數據編輯過程要求
所有填充符號應盡量避免單個符號手工注記方式,而使用“面填充”方式。在繪制房屋線時,應力求最少的線數。為保證后期數據庫建設需要,房屋結構注記的標注點左下角重心點應落在房屋面內。編輯地籍、房產子區圖時,除地形特性線和高程點盡量保留外,其他地物取舍須充分考慮圖面容量。
三、農村地籍和房屋調查數據庫建設
(一)數據編輯
可借助南方CASS編圖軟件平臺對地形要素、地籍圖數據進行編輯。依據外業收集內容,采取人工干預手段,分別將外業收集的要素編輯調整為滿足本設計書要求的數字地形圖;通過達標檢測后,再把過程數據成果轉換傳輸進上級部門統一的地籍信息數據管理系統中,依據入庫要求對不同要素開展有效編輯,最后對元數據文件開展編輯錄入。
(二)構建地籍數據庫
登錄屬性庫管理系統,建立新圖庫,把分幅圖各層點線面文件逐一錄入進圖庫中,并逐一開展數據數據收集、構建地籍管理信息系統以及數據庫調試等工作。全部分幅地籍圖、宗地圖以及相關統計表格等都應當基于數據庫環境開展編輯,并將它們傳輸進數據庫予以存儲。依托數據庫可對分幅地籍圖數據庫、宗地圖數據庫控制點坐標數據庫、宗地面積數據庫以及宅基地土地分類面積匯總數據庫等數據庫開展編輯。
四、結束語
通過全面開展農村地籍和房屋調查,可以為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據,更好的滿足土地宏觀調控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確保土地各項措施的落實,更好的服務于國土資源信息社會化的發展,而且對規范農村住房建設及保護耕地也能夠起到重要的保障。通過開展農村地籍和房屋調查,可以更全面的對農村范圍內的土地產權狀況進行掌握,實現土地的晉爵細化管理,更好的保障廣大農民土地的合法權益,激發農村發展活力,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為新農村建設及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對農村地籍調查和房屋調查工作的重要性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并能夠與農村土地實際情況相結合,進一步加強農村地籍和房屋調查數據庫建設,為農村地籍和房屋調查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積極推動地方經濟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建設。
參考文獻
[1]鐘曉滿.淺談福建省農村地籍和房屋調查技術的意義和方法[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6(24).
[2]馬廣濤.農村房屋權籍調查中房屋測量的作業方法與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7).
[3]鄭佰新.農村地籍調查與測量技術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