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興鳳
【摘 要】為了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規范內部控制,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近年來行政事業單位都按要求建立了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但在實際運行中還存在的很多問題,本文在分析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方面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問題;建議
一、前言
財政部于2012年、2015年、2017年發布《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財會[2012]21號)、《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5]24號)《關于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度(試行)>的通知》(財會[2017]1號)。要求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可見財政部對內控的重視,也體現了內控建設對行政事業單位的重要性。
近幾年雖然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內控文件,但并沒有引起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領導的足夠重視。從《規范》發布至今過去4年多了,大部分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控制度仍然是紙上談兵,特別是在財務管理方面,依舊使用傳統的財務管理制度,嚴重影響了單位財務管理水平,造成了財政資金的極大浪費和國有資產的嚴重流失。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相關理論概述
1.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目標及內涵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就是由單位領導負責,全體員工共同參與的,為了實現合理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保護國有資產、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有效預防腐敗和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的目標,針對單位工作的每個環節,查找可能存在的風險點,根據風險點,制定出與之相關的控制措施,將可能發生的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由于行政事業單位是一個特殊的機構,不同于企業,其履行的是執法監督和社會一些管理職能,其資金來源基本都是財政資金,所以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控的目標中,財務內控是重中之重,它關系到國家和地方各項事業的發展,關系到國家財產的安全,關系到不同行政事業單位的公平分配問題。
2.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的重要性
(1)有利于健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
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極不完善,一是只對單位資金的使用進行了規范和限制,但使用的用途及方向沒有嚴格控制;二是對于單位的大額支出不進行集體決策;三是不相容崗位不相容,關鍵崗位的輪崗制,預算的績效考核等內容基本沒有涉及,造成了單位極大的潛在的財務風險,為財政資金的浪費和國有資產的流失埋下隱患。所以,建立健全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對于提升單位內部管理水平,為單位的安全運轉提供保障。
(2)有利于將權利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從而預防腐敗
加強財務內部控制,對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國有資產監管、政府采購等重要業務和崗位實行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強化內部流程控制,使單位的重大事項不再是一人決策,重大支出不再是一支筆決定,真正將權利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發生。
(3)有利于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員工干事創業的事業心、責任感
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財務控制,讓每一個人都時時關注自己的工作,時刻警惕自己從事的工作潛在的風險,使每個人都感到人人身上有擔子,個個肩上有責任,消除推諉扯皮現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增強每位員工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4)有利于財政資金使用的安全有效
實施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有利于單位內部審計部門,加強本單位的財務管理,加大對財政資金使用的監督力度,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預算控制薄弱
(1)單位預算編制不科學、不完整
一是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及工作人員對財務內部控制認識不夠,認為編制預算就是單位財務人員的事,跟其他人無關。所以在每年編制預算時,單位財務人員沒有征求其他科室意見和建議,而只是按照財政部門規定的公用經費定額進行預測,沒有考慮單位工作的實際情況,所編預算沒有做到精細化、科學化;二是單位財務人員編制預算前,對本單位的固定資產運行情況根本不掌握,無法預測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造成編制預算時老舊的固定資產報廢置新所需資金缺失;三是財務人員素質低,工作能力不夠,沒有考慮不可預見因素的資金需求,造成所編預算缺少預見性;四是項目預算脫離實際。在編制項目預算前,不對項目進行整體評估,科學預測,為了向財政多爭取資金,而將項目預算做大,降低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2)預算執行不到位
一是預算執行不嚴謹。不嚴格按照財政批復的預算進行支出,認為財政批復了就是單位自己的錢,怎么花、花哪兒自己單位說了算,造成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混用,基本支出與項目支出混淆,不同項目資金混用的情況,影響了預算的嚴肅性;二是隨意調整預算。由于預算編制不完整,在實際工作運行中,遇到臨時增加費用時,沒有預備金,只能調整預算或追加預算,嚴重影響了預算的權威性。 例如:某一機關單位,年初預算時由于沒有預測到單位的變壓器已到報廢年限,造成單位停電,必須立即更換,為了不影響該單位的工作,財政部門只能為該單位追加了預算。
(3)缺乏科學的預算績效評價機制
2015年新預算法中提出了財政資金進行績效目標管理的要求,3年過去了,許多行政事業單位并沒有制定出一套完善的預算績效管理方案,更有甚者還沒弄明白績效管理為何物,有的將績效評價當成了簡單的工作總結,沒有將績效管理貫穿于整個預算的全過程,績效評價機制的不健全,造成了財政資金的極大浪費。
2.財務管理不規范、存在腐敗隱患
(1)財務制度不健全
一是賬務處理不科學,只注重數字的核算,沒有關注資金的使用效益;二是崗位設置不完善。會計核算和資金管理及固定資產盤點人員和管理人員,沒有分離;三是往來賬長期掛賬,沒有及時處理,有的單位的一筆往來賬掛了十幾年,會計人員都換了好幾茬了,還沒有處理,仍掛在賬上,從而形成了呆賬壞賬。
(2)缺乏高素質的財務人員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財會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財務人員是文武雙全的多面手,不僅具有很強的專業知識,還必須懂管理,道德素質高。而目前的狀況:一是機關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大都沒有管理的能力,只扮演著單位的付賬員,只要領導簽了字,就報銷,不核實發生業務的真實性合法性,不關注資金的使用效益;二是有的財務人員道德素質不高,利用內控制度的缺失,管理中的漏洞,而謀求自己的利益,違法亂紀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黨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3.國有資產管理松散流失浪費嚴重
一是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在購置前沒有響應的計劃,沒有發揮內部控制管理的作用,導致閑置資產比比皆是,造成浪費;二是在固定資產使用中,管理不到位,年末不進行清查,管理混亂,特別是一些辦公設備,出現了隨意購置的現象;三是在固定資產的報廢處置階段,有的沒有向財政部門履行申請手續;有的沒有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要求采取進行拍賣、招投標等方式,而是隨意處置,造成了國有資產的流失;有的沒有將處置收入及時足額上繳國庫,而是隱瞞、截留、坐支和挪用國有資產處置收入,形成小金庫。
4.爛尾工程隨處可見,造成極大的浪費
(1)內控意識淡薄,沒有風險意識
有些單位領導,沒有風險意識,對于支出大額的基建項目,沒有可行性研究,缺乏科學論證,不進行集體決策,不廣泛征求單位相關人員的意見,為了追求政績,拍腦袋決定,認為錢用好了,自己有政績,有面子,用不好自己也沒損失,鐵打的單位流水的官,幾年后拍拍屁股就走人,為此造就了很多爛尾工程,社會影響極其惡劣,也浪費了大量的財政資金。
(2)缺乏有力的外部監督
因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掌握著本單位的人事權,崗位也是根據領導要求調整的,所以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監督部門,沒有權威性和獨立性,每年的內審也就是走過場,根據沒有起到監督的作用。
四、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的改進建議
1.完善預算管理制度
(1)細化分類編制預算
一是延長預算編制時間,給預算單位留出足夠的調查搜集資料和研究分析的時間;二是預算支出要按功能分類和經濟分類進行編制,既能體現政府支出的內容和方向也能明白政府到底把錢花哪里去了;三是預算單位要加強與資產管理部門的溝通與協調,提高資產配置的預算編制。
(2)健全預算績效考核制度
一是每年單位編制預算時同時必須編制預算績效考核目標,財政部門在批復預算時必須一同批復預算績效考核目標。單位內審部門,要根據績效考核目標時時跟蹤監督單位預算的執行情況;二是單位必須嚴格按照批復的預算執行,不得隨意調整,徹底改變過去嚴預算、松追加的分配觀念,盡量減少預算執行中的追加。
2.制定科學的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制度
(1)提高行政事業單位人員內控意識,加大外部監督力度
一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具有全面性,單位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其他人員也不能置身事外;二是要建立健全內部財務內控體系,嚴格工作流程,責任落實到人,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三是為保障本單位的經濟活動合法合規,在賦予單位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的基礎上,加大外部監督力度,例如紀委、審計局或組織中介機構等每年對單位進行全面審核。
(2)加強行政事業單位人員培訓,提高業務素質
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內部控制執行好壞,與單位人員的業務能力關系密切,所以單位在配備財務人員時必須選拔專業能力強,業務素質高的人員。隨著經濟的發展,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單位必須每年進行業務培訓,以提升單位整體的管理水平。
3.加強單位固定資產管理
一是購置超過一定限額的固定資產時,要實行集體決策、聯簽制度,單位財務人員必須參與決策全過程;二是在固定資產運行過程中,要經常維護保養,并將固定資產的物理年限跟實際使用年限比對,確保固定資產使用達到預期目標;三是每年末要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盤點,做到賬實相符;四是資產處置要公開公正,手續齊備,程序合法,處置收入繳納國庫。
五、總結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內部控制也越來越重視,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也會越來越完善,所以行政事業單位要提高財務內控的意識,培養內控的專業人才,加大監督力度,更好的用好管好每一筆財政資金,為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杜錦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經貿實踐,2017(21):260+262.
[2]孫敏.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的漏洞和處理方式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7(22):88-89.
[3]廖裕萍.淺談財政支出基本建設及項目如何實施績效評價[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2012 (24):73-74.
[4]陸燕.試論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 2017(08):216.
[5]邵長愛.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探討[J].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2017(2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