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泰
摘 要:課本劇編演的目的是為了更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能動性,對課本知識的理解,要充分挖掘課本中的知識營養(yǎng),利用現(xiàn)有的書本,在被同學所熟知的前提下開展課本編劇演活動,更能讓同學們得到訓練,不斷增進對課本知識的理解。
關鍵詞:課本劇編演;步驟實踐;合理點評
一、關于課本劇編演的分析
目前的小學高年級語文課本中,有一篇篇精彩的故事文章,這些故事情節(jié)曲折,人物形象被學生模仿,在模仿的過程中逐步理解、消化了這個人物,同時人物的性格特點也感染了每個學生,對于學生的人格建設具有很好的塑造作用。因此我們?yōu)槠浣ㄔ炝艘粋€更適合的平臺,為模仿文章故事創(chuàng)建一個更好的環(huán)境,更大程度地優(yōu)化課堂氛圍,增進學生對文章的了解。因此如何做好編劇演的活動變得至關重要。
二、課本劇編演的具體步驟實踐
(一)熟悉課本知識
作為課本編劇演的關鍵步驟,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文章內容,通過上課的學習與下課的積累研究,不斷理解文章內容,熟悉文章中情節(jié)變化,每個人物的心理變化,只有通讀研究熟悉了文章的內容才能為后邊的演繹打好基礎,因此,通過對文章內容的不斷了解解讀和剖析,才能更好地演繹。
(二)選取合適的情節(jié)
當熟悉了課本的內容之后,那么選取合適的片段進行演繹,如何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便成了需要研究的問題。要選取的段落,需要簡單的人物背景,少數(shù)的演員,簡單的人物形象,在小學生的理解范圍內,合理安排故事情節(jié),安排合適的學生。同時需要極強的故事性增加學生的興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一般都會受學生的青睞,每個學生在演繹過程中能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情緒與性格。更重要的是要讓幾個簡單的情節(jié)就能推動整個故事的發(fā)展,在故事簡單有轉折的情況下,如何做到一個更好的課本編劇演,故事情節(jié)的選擇是一個關鍵的步驟,因此更加需要任課老師的能力,是一個值得研究與認真對待的步驟。
(三)故事情節(jié)編劇
對故事情節(jié)的編劇并不是要求按照書中的內容讀出來,這個也是目前存在的一大問題,只有指導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編排,深入體會人物的性格,再將其放到故事中的大背景下,每一個人物應該有更加合理的語句、表情等,這樣,每一個小演員的表演才能更加的自然。如果只是一味地照搬書中的內容,雖然并不會改變故事的本身,但在目前的舞臺背景下會顯得并不合適。這時老師應該指導學生,如何深入劇中人物的內心,挖掘他更應該有的性格情感,如何發(fā)出更合適,更能推動劇情發(fā)展的臺詞,這需要更加深入的熟知課本,不斷磨合揣摩,加深學生的理解。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每個學生對課本又有了自己的認識,這樣能更好地激勵他們,提高其自我學習能力。
(四)指導設計與演繹
當文章熟讀,分析透徹,情節(jié)選定,就到了需要為演繹做準備的時刻了,這個時候,如何能更好地表演,更好地投入精力,需要指導老師的不斷激勵。在開始時,每個學生會表現(xiàn)得很熱情,但真當?shù)搅俗约旱纳砩蠒r,不免會產生抵觸情緒,這時指導老師應該深入淺出,循循善誘不斷提高學生的信心。心理的準備往往比情節(jié)的展現(xiàn)更加重要,只有當這個同學從心底里接受了人物的設定,才能表現(xiàn)得更好。這個過程中,同學們從害羞變得更加自信,對他們的性格改善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每個同學的性格不斷得到完善,更加積極向上。因此課本編劇演的意義并不僅體現(xiàn)在對學習的認真,對課本的熟悉,更多的是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從小開始便不斷接受挑戰(zhàn),這對人格的建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五)正確合理的表演
當一切準備就緒就到了真正表演的時候,每一個小演員都應該認真對待。首先涉及的就是場景的搭建,一定要做到簡單、合理,降低演出難度的同時會讓小演員產生重視的情緒,只有認真對待,此次表演的真正意義。人物的臺詞、語氣、動作,在研讀課本的時候都做過認真的鉆研,這個時候如何能更好地表現(xiàn),需要小演員的臨場發(fā)揮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這個過程中對學生的能力是一次考驗也是磨煉。同時要分小組表演,表演并不是幾個人的參與,應該做到人人參與,不只是做一個觀望的觀眾,只有切身參與進來,才是這次課本編劇演的目的所在。
(六)合理的點評
當表演結束,老師應當對參與的同學提出合理的點評意見。這需要老師對每個學生的了解,對劇情的理解,設身處地的體驗。老師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應該更好地指導,這樣才能確保同學對情節(jié)的理解是正確的,在正確理解的前提下,每個學生的表現(xiàn)才更有評價的價值。老師通過對每個學生的了解,體會他的表現(xiàn)是否是自己的想法,正確的點評不僅推動課本的演繹,還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課本編劇演是對當前教學形式的一個探究,在此次實踐中,每一個同學有積極性,對于今后的課程開展,有積極推動的作用,是對新式教育的一次嘗試,具有重大的教學意義。
注:課題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課題《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嘗試課本劇編演的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18]GHB2685)成果。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