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輝
課改是當前教育下面臨的必然趨勢,十九大期間再次提出“課程改革”,就當前中小學課程改革的成與敗,課程改革對整個國家人才的培養關系重要性,做了一系列的報告。課改是必然趨勢,但對目前面臨的實際情況而言,農村課改與城鎮課改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教師的整體素養、學校的硬件建設、家長的認識度,都有待提高和完善。希望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加大力度重視并行動起來,建立課改的有效機制,通過各種手段使廣大農村小學教師,又快又好地適應教育改革形勢發展的需要,作為一線的課改參與者,對當前課改面臨的困惑與措施淺談以下幾點。
一、農村學校現狀
1.學校建設
課改不是完全對教師而言,對學校的基礎建設也是有相當要求的。電子教室、備課室、電子白板,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就目前大部分農村學校及教學點的狀況,設備不全的仍有很多很多,這就阻礙了課改的進程。
2.教師素養方面
課改對教師的綜合素養要求更高。而農村小學,由于“進程熱”,導致大部分年輕教師留不住,教學優秀的教師與年輕教師向城市轉移,以至于留下了一部分教師,他們不但對網絡與信息難以運用,而且任務繁重,專業知識不足,對課改顯得力不從心。
3.教師的考核制度
一直以來提倡素質教育,但評價教師的體系至今仍不夠完善成熟,大部分地方仍以成績為考核標準,這樣一來就失去了教師對課改的熱情度。
4.家長的認識度
學生家長一直以分數來評價孩子,也將孩子的成績來作為評價教師的唯一標準,使得教師對課改信心減退,面臨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困惑,一片茫然,望而止步。
5.學生的大規模擇校
近年來農村家長對農村學校有偏見,認為農村學校就是不如城鎮學校,導致學生進城潮,使農村學校生源流失嚴峻,甚至個別學校全校學生數不足一個標準的班額大。這又進一步制約了課改的步伐,使得課改無從下手。
二、想法與現實的沖突
(一)在教學中有想法的老師才是真正的好老師
課改對一部分老師而言一直在探索階段,不敢放開嘗試,心里有過多的困擾,一旦課改失敗,既怕家校對自己的評價,又怕上級給自己戴上不負責任的帽子。所以一線教師已經習慣了陳舊的滿堂灌,學生也習慣了貫穿式教育,這樣一來就違背了課改的理念——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二)現實中,大部分教師的課改屬于形式化
為了完成上級對課改的檢查應付,教師七拼八湊來完成一堂演示課,從沒有把課改放在當前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再者,當前農村的發展現狀永遠比不上城市,農村學生對一些高科技一概不知。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現實決定了農村學生的見識度,這樣一來達不到課改的實質性要求。
能把課改搞起來,必須有一套能推動課改的措施,以下幾點是需要重視。
1.加大力度對學校投入
課改是一次革命,也是一項系統性的大工程,涉及面廣,真正實施課改,學校的負擔隨之加大。如教研、教師培訓、硬件建設都需要很大的支出,只有加大投入,才能讓課改循序漸進。
2.教師評價體制
課改是對課堂教學模式和價值的演變,所以,必須要對原有的教師評價做出相應的調整。以激勵教師轉變上課的觀念,改進方法為依據,建立綜合考核辦法,打破分數評價機制,放開一片天地讓老師敢于嘗試,敢于實實在在的探索,從而達到課改的目的。
3.多培訓多學習,提高農村教師的綜合素養
(1)結合農村學校實際,多讓教師在城區分流培訓學習,走出去增長見識,體驗課改中教師的參與度與認識度。(2)多聽專家的講座,鍛煉著上示范課,以自己的觀點評課,增強教師的自信心。(3)自主培訓學習,自己根據課改理念備課、上課,再請課改名師給自己評課,多聽取專家的建議,力爭上好每一節課,在鍛煉中漸漸成長。
4.宣傳力度
加大課改的宣傳力度與獎勵機制,用宣傳的力度來轉變社會、家長對課改的陳舊思想,如報刊、手機微信、新聞媒體等。學校在必要的時候制定學校開放日,讓家長進校聽課,使家長認清新課改是當今教育系統中的必然趨勢,從而取得社會、家長對學校課改的正確理解與支持。
5.教育部門的職能
教育部門應發揮職能,加大力度控制學生的進城熱,指導學生就近入學,讓課改能吸引學生踏實放心地在家門口上學,真正實現城鄉學校的均衡發展,才能使課改在農村學校生根發芽。
6.轉變課改的思想
課改應避免形式化,應放眼長遠,轉變模式,讓教師在課改中有緊迫感、責任感,真正實現教師轉變,讓其在理論學習、師德素養、教研教改、心理健康等方面不斷提高,成為一名適應新時代的全方面有思想的教育者。
總之,課改是當前教育事業的必由之路,是發展和建設小康主義的基礎,尤其是農村學校的課改,是脫貧治愚解放思想的重要環節。因此,我們要站立在長遠的角度,以高度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全身心投入到課改中來,為課改貢獻一份力量。雖然一路會遇到很多困難與挑戰,但我相信只要我們敢于嘗試,堅持到底,勤于鉆研,定會取得好成績。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