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 田林琳 何澤眾 沈陽工學院 信息與控制學院
互聯網+產教融合教育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張林 田林琳 何澤眾 沈陽工學院 信息與控制學院
“互聯網+”正在改變一些傳統業態,也已經催生出一些新業態,這使得社會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期待被放大?;ヂ摼W+產教融合教育平臺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使校企深度融合,讓教育更現代化,更高質、高效。更好地為“互聯網+”時代提供高素質的人才。本文主要介紹了在互聯網+產教融合教育平臺的設計,并實現了教師和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評價體系;學生隨時隨地個性化學習、測驗、交流的平臺。通過測試,系統在Windows平臺下運行穩定,達到了預期的設計目標,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互聯網+ 產教融合 教育平臺 Asp.Net SQL Server 2008
近年來,“互聯網 + ”概念在我國社會各領域都飛速發展,基于互聯網+教育可以成為企業和學校合作的理想途徑。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專業學習路徑借助校企合作平臺,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實訓項目,自主掌控學習節奏,掌握進入社會工作前,必備的職業技能。這樣,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提高了高等教育產教融合培養人才的靈活便捷,為高等教育職業化、專業化、個性化的人才培養提供了可能。
產教融合是產教一體、 校企互動。實現學校教育教學過程與行業企業生產過程的對接,融教育教學、生產勞動、素質陶冶、技能提升、科技發展、經營管理和社會服務于一體。形成“合作雙贏”共同體,形成產教良性互動的“雙贏”局面,不僅促進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還將促進應用技術型院校和企業共同開展技術研發并將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從而推動企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

圖1 教育平臺功能框圖
1.2.1 學校教師:
(1)理論授課內容維護
互聯網改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采用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方式,豐富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授課內容維護包括課程的視頻的維護,課后習題的維護,隨堂測試的維護以及期中期末考試試題的維護。
(2)實驗實訓平臺維護
包括實驗實訓的指導書、任務書、操作視頻等信息的維護。(3)課程體系評價
對講完的課程的課堂內容安排、教學日歷安排、教學方法和流程、學生接受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以便改善課程體系結構和教學質量。
(4)系統維護
對教師、學生、企業用戶的個人信息、權限、上傳資料、發表言論進行維護。
1.2.2 學生功能
(1)維護個人信息
包括注冊、修改個人信息。(2)課程推薦
根據學生注冊的技術層面、心儀崗位等關鍵詞,為學生推薦適合的課程。學生也自己搜索相關課程?;蛘甙凑占榷ǖ摹凹夹g前沿”,“崗位路線”等方式,找課程。(3)理論實踐課程學習
每學期根據教師安排,完成必修的理論和實踐課程的學習。
(4)能力測試
每學期根據教師安排,進行相應課程的能力測試。也可以選擇相應的崗位技能或資格認證的能力測試,進行自測。
(5)職業規劃與職業素養
可以學習職業生涯規劃、就業、創業等課程。可以通過測試或者咨詢的方式,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6)課程體系評價
對已完成的課程進行評價,對課程體系進行評價;方便老師了解學生 的學習情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課程改革。
(7)交流互助
給學生交流的平臺,針對課程進行討論,推薦課程,交流學習方法,分享學習資料等。
(8)聯系導師
為學生推薦各崗位、各級別的導師,供學生咨詢、請教。1.2.3 企業功能
(1) 課程內容維護
維護課程視頻和課程習題。
(2)仿真訓練平臺維護
包括指導書、任務書、操作視頻等信息的維護。
(3)課程體系評價
對講完的課程的課堂內容安排、教學日歷安排、教學方法和流程、學生接受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以便改善課程體系結構和教學質量。
(4) 技術地圖維護
面向崗位技能、行業資格認證,為學生推薦課程體系,學習方法和途徑。
本文介紹了互聯網+產教融合教育平臺的設計與實現。目前該系統在電腦上運行良好,客戶滿意。
[1]吳舒涵 牟 輝 林美萍.互聯網環境下校企合作課程改革路徑探索. 中國高校科技.2016
[2]孔原. 基于互聯網思維的產教融合模式創新與實踐. 職教論壇.2015
田林琳(通訊作者)(1981—),女,遼寧沈陽人,沈陽工學院,信息與控制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