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尊 嚴小蓉 趙 紅 茆 俠 史小東
·護理教育·
欣賞式探詢對護理本科生職業自我效能和職業認同的影響
劉志尊 嚴小蓉 趙 紅 茆 俠 史小東
目的探討欣賞式探詢(AI)對護理本科生職業自我效能和職業認同的影響。方法選取71名在我院進行臨床實習的護理本科生,采用護生職業自我效能問卷和職業認同問卷在護理本科生接受AI干預前后進行調查。結果護理本科生在接受AI干預后,職業自我效能總分從(82.75±3.76)分,提高至(87.97±3.60)分,護理本科生職業認同感總分從(62.29±2.66)分,提高至(64.54±3.2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結論AI作為一種教學策略,可以提升護理本科生職業自我效能和職業認同感。
欣賞式探詢;護理本科生;職業認同;自我效能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進程日益加速,疾病負擔日趨加大,為了適應人民群眾對護理的需求,需要進一步加強護士隊伍建設,努力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拓展護理服務領域,加強護理管理[1]。因此,護理本科生從事護士職業是保證護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前提之一。近年來,醫患關系日趨緊張,醫護人員的人格尊嚴和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護士工作又面臨晝夜顛倒的夜班,長期超負荷,精神高度緊張,收入低壓力大,因此護理本科生從事護理工作的意愿不容樂觀。張菊等[2]通過調查發現,只有20%的護理本科生畢業后有從事醫院臨床的意向。高瑩等[3]報道,40.71%的護理專業本科四年級學生畢業后愿意從事護理工作。因此,提升護理本科生職業自我效能和職業認同顯得尤為重要。欣賞式探詢(AI)是在20世紀80年代西方學者提出的一種有關組織變革的方法系統和系統思想[4],在組織發展、個人能力發展、普通教育等被廣泛應用,近年來國外在醫學教學中被當作一個很重要的指導原則[5],被應用于護理教育中[6]。本研究對護理本科生進行AI干預,有效提高了護理本科生職業自我效能和職業認同,現報告如下。
選取在我院進行臨床實習的2017屆護理本科生71名。納入標準:自愿參加AI干預;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有嚴重軀體疾病;有精神疾病史者。本組護理本科生均為本科四年級,其中女生67名,男生4名;年齡20~23歲;生源地農村占70.4%,城市占29.6%;獨生子女占59.2%;有社會兼職經驗占53.5%;參加學校社團活動占60.1%。
對71名護理本科生進行AI干預。AI運用于教育中一般包含6個D[7],即緩和(Disarm)、發現(Discover)、夢想(Dream)、設計(Design)、實施(Deliver)、不解決(Don't Settle)。(1)Disarm的主旨是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緩和指導教師和護理本科生之間的關系,讓參與的護理本科生感覺到自己的想法能得到尊重和重視,敢于積極地發言;(2)Discover強調的是指導教師應運用積極的、開放式的方式詢問并激發護理本科生發現自己的個人優勢,護理本科生更加認同自己在認知、元認知、情感水平上的優勢;(3)Dream突出的是激發護理本科生根據自己的個人優勢而產生的個人愿景,這些愿景可能是模糊或不現實的;(4)Design描述的是指導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將個人愿景轉變為可以實施的計劃,計劃中的每一步需要適應并擴大護理本科生的個人優勢;(5)Deliver要求護理本科生實施之前制定的計劃,在遇到障礙和挑戰時要彈性應對,指導教師需要指導護理本科生將障礙和挑戰重新定義或者認識為機遇;(6)Don't Settle的核心是要求護理本科生積極地、不停地回顧前面5個步驟,可能會重新審視自己的假設,重新發現其優點和激情,創造更大的夢想和共同愿景,繼續尋找創造性的方式來完成目標。采用面對面指導方式,分4個小班,由4名指導教師指導,在14周內分8次進行,每次45min。
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比較護理本科生在接受AI干預前后的職業自我效能和職業認同。(1)職業自我效能:采用郝玉芳[8]設計的職業自我效能問卷,由6個維度,共27個條目組成,6個維度分別為職業態度及信念(8個條目)、解決問題能力(6個條目)、收集職業信息和職業規劃能力(5個條目)、職業認知(3個條目)、職業價值(3個條目)、職業選擇(2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滿分135分,分值越高表明職業自我效能水平越高。(2)職業認同:采用郝玉芳[8]設計的職業認同感問卷。該問卷由5個維度共17個條目組成,5個維度分別為職業自我概念(6個條目)、留職獲益與離職風險(4個條目)、社會比較與自我反思(3個條目)、職業選擇的自主性(2個條目)、社會說服(2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滿分85分,分值越高表明職業認同感水平越高。調查在征得護理本科生同意后,發放問卷并向其說明此研究的目的及填寫方法,問卷當場收回。

表1 護理本科生接受AI干預前后職業自我效能評分的比較 (分,

表2 護理本科生接受AI干預前后職業認同感評分的比較 (分,
AI提供以優勢為基礎的發展方法來實現個人和組織的潛力 ,與傳統以問題為基礎的方法不同,其最基本的核心原則為4D模式,即發現(Discover)、夢想(Dream)、設計(Design)、實施(Deliver)[9],本研究采取了6D模式為護理本科生提供了寬松的指導環境,以激發護理本科生更好地完成目標。AI在國外已經廣泛運用于高等教育研究中,據文獻報道[10],在高等教育中AI比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BL)更具有優勢,PBL最具代表性的提問是“什么事情出了錯”,而AI關注的焦點是“什么事情做得好”,通過積極地、開放式詢問,傾聽受干預者在某些專業方面的巔峰經歷,探詢出受干預者的個人優勢,進一步指引受干預者基于自己的個人優勢產生相應的愿景,設計并實施在愿景基礎上制定的可行性計劃,最終激發受干預者的潛力,讓受干預者對自己的能力更加肯定,從容面對障礙和挑戰。
職業自我效能是個體在從事與職業有關的活動中,對自我效能信息進行認知、再加工和發展的過程,職業自我效能越高,個體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越有信心,他們往往會表現出積極的求職行為,更容易做出職業決策并成功就業。職業認同在護理教育中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研究主題,是現代護理人才素質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11]。護理本科生缺乏職業自我效能和職業認同感,勢必會影響其對護理的認知和看法,影響從事護理職業的意愿及就業后的工作表現,進而影響護理學科的發展。本研究干預前職業自我效能和職業認同感總分分別為(82.75±3.76)分和(62.29±2.66)分,與陳蘭等[12]研究結果相似,處于較低水平,故需要干預措施來提升護理本科生的職業自我效能和職業認同感。本研究采用AI干預后職業自我效能和職業認同感總分分別為(87.97±3.60)分和(64.54±3.28)分,均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對護理本科生進行AI干預可以有效提高護理本科生的職業自我效能和職業認同感。
本研究探討AI對護理本科生職業自我效能和職業認同感的影響,不同指導教師對AI的實際應用可能有差別,樣本量偏小,不具有廣泛代表性,故需要進一步研究AI在護理教育中的實際應用,還需進一步研究AI在大樣本及不同學校中對護理本科生職業自我效能和職業認同感的影響。期許AI在護理教育中能作為一種常規教學,提升護理本科生的整體素質,為發展護理教育事業作出貢獻。
1 郭燕紅.加快護理專業發展提升人民健康水平[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1):6~7.
2 張菊,王宏虹,任蔚虹.護理本科應屆畢業生專業認知與就業意向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5):370~373.
3 高瑩,丁涵,尹春燕,等.護理本科新生與四年級學生專業選擇及就業意愿的比較[J].中華護理教育,2013,10(9):412~413.
4 Cooperrider DL, Srivastva S. Appreciative inquiry in organizational life[J].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Change & Development,1987,1(1):129~169.
5 Sandars J, Murdoch-Eaton D. Appreciative inquiry in medical education[J]. Medical Teacher, 2017,39(2):123~127.
6 Read A,Hicks J, Christenbery T.Appreciative advising in nursing education[J]. Nurse Educator,2017,42(2):81~84.
7 Bloom JL,Hutson BL, He Y,et al.Appreciative Education[J]. New Directions for Student Services,2013,2013(143):5~18.
8 郝玉芳.提升護生職業認同、職業自我效能的自我教育模式研究[D].上海:第二軍醫大學,2011.
9 Loty J. The power of appreciative inquiry: A practical guide to positive change[J]. Performance Improvement,2014,53(8):45~48.
10 Roberts GW. Advancing new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teaching - introducing appreciative inquiry to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curriculum[J].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2010, 2(1):16~24.
11 張睿.護理本科生職業認同與職業決策自我效能的關系[D].新鄉:新鄉醫學院, 2015.
12 陳蘭,李姝.急診服務位點延伸志愿者活動對護生職業認同及職業自我效能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5,21(2):222~224.
appreciative inquiry;nursing undergraduates;professional identity;self-efficiency
10.3969/j.issn.1671-8933.2017.06.028
230022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績溪路門診部 合肥
劉志尊,女,本科,護師
R192.6
2017-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