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凌雁 袁 榮
·基礎護理研究·
以情景游戲為中心的干預措施應用于小兒靜脈輸液中的臨床實踐分析
錢凌雁 袁 榮
目的探討以情景游戲為中心的干預措施應用于小兒靜脈輸液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4月~10月我院輸液室接受靜脈輸液患兒122例,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1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以情景游戲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兩組穿刺過程中的疼痛感、滿意度、輸液依從性及穿刺成功率。結果觀察組疼痛程度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輸液依從性優于對照組(P<0.05),穿刺成功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以情景游戲為中心的干預措施應用于小兒靜脈輸液中可緩解患兒的疼痛感,增加其輸液依從性,提高穿刺成功率和護理滿意度。
情景游戲;兒童;靜脈輸液
靜脈輸液是治療兒科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時也是兒科護理的基本操作。患兒在靜脈輸液過程中常以拒絕、哭鬧等行為反抗,使其家長焦慮、緊張,不利于構建良好護患關系,嚴重時可造成患兒心靈創傷,對其生長發育造成負性影響[1,2]。隨著醫療器械和技術的進步,小兒靜脈輸液技術不斷提高,且人們越來越關注靜脈輸液的質量安全問題[3]。情景游戲是醫院為兒童設計的一種游戲,通過角色扮演及模擬場景使患兒了解各項檢查與治療的過程,減輕對醫療的恐懼,緩解負性情緒,增加護理依從性,從而提高滿意度及服務質量[4]。2016年4月~10月我院對接受靜脈輸液的122例患兒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和以情景游戲為中心的干預措施,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4月~10月我院輸液室接受靜脈輸液患兒122例。納入標準:(1)需進行靜脈輸液;(2)年齡3~14歲;(3)無精神病者;(4)意識清晰者;(5)父母均知情并自愿參加此研究;(6)無溝通障礙者。排除標準:(1)伴有腎、肝功能嚴重障礙者;(2)突發心血管疾病者;(3)無法正常溝通者;(4)父母不愿參加此研究;(5)年齡<3歲。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1例。對照組男性30例,女性31例,年齡3~8歲,平均(5.32±1.18)歲。輸入藥物:葡萄糖溶液34例,生理鹽水22例,抗生素5例。疾病種類:發熱39例,扁桃體炎15例,其他7例。觀察組男性29例,女性32例,年齡4~7歲,平均(5.03±0.93)歲。輸入藥物:葡萄糖溶液36例,生理鹽水21例,抗生素4例。疾病種類:發熱37例,扁桃體炎13例,其他1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以情景游戲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措施。
1.2.1游戲前 護理人員在患兒入院后核查患兒的用藥內容及基本信息,避免護理人員的疏漏導致發生醫療糾紛。患兒初次進入醫院,接觸陌生的護理人員,身處陌生環境,因治療、檢查等易產生焦慮情緒。護理人員應與患兒親切交流,熱情接待患兒,使用肢體語言或昵稱與患兒溝通,增加患兒對護理人員的親切感,便于建立良好護患關系。
1.2.2游戲時 選擇一名護理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作為游戲指導員,由其他護理人員將患兒帶入醫院自建的游戲室,該室配備有玩具娃娃、輸液架、去除針芯的留置針、消毒用品、去掉針頭的注射器、聽診器、輸液器等。游戲時,游戲指導員向患兒講解各種物品的使用方法及用途,并一對一指導患兒,使其模仿醫護人員,把玩具娃娃當作患兒,模擬測血壓、注射、靜脈輸液等。此外,護理人員通過玩具娃娃著重向患兒示范留置靜脈輸液的過程,詳細講解如何固定維護、穿刺、消毒、扎壓脈帶等。
1.2.3游戲后 護理人員在游戲過程中鼓勵患兒積極提出問題,并使用通俗易懂、親切的語言向其進行解答,并讓患兒主動模仿操作。游戲結束后,護理人員及時夸贊患兒并給予其物質獎勵作為肯定,如發放愛心粘貼、小貼花、玩具熊等。注意游戲時間維持在半小時以內,防止時間過長降低患兒興趣。每日需對玩具進行全面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加重病情。
1.2.4靜脈穿刺 護理人員將需要接受輸液治療的患兒帶入治療室,該室環境溫馨,利于消除患兒焦慮、恐懼的心理,參與游戲的護理人員共同陪伴患兒,并教會患兒配合的方法,告知積極配合可減輕痛苦,促進操作順利完成。此外,護理人員喚起患兒回憶,使其想起游戲過程,及時表揚患兒,分散其對留置針注射的注意力,穩定其情緒,從而緩解患兒疼痛感,構建良好護患關系。
1.2.5護理風險處理 護理人員密切關注患兒是否遵從醫囑,并觀察在靜脈輸液中的反應,若出現不良反應,及時協助處理。完成輸液后,認真檢查輸液過程中的所有環節,避免出現疏漏,糾正或挽回出現的風險事件,從而減少醫療糾紛。
(1)采用疼痛行為量表[5]對患兒安慰程度、肢體活動、主動伸手、哭鬧、面部表情5個方面評估其疼痛程度,每項0~2分,共0~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感越劇烈。采用笑臉量表[6]對患兒疼痛感自主評估,共0~10分,患兒自主評分越高表明疼痛感越劇烈。(2)采用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舒適疼痛感受、健康教育效果、護理操作技能、門診輸液管理,每項滿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護理滿意度越高。(3)輸液依從性評價,優:主動伸手配合;良好:患兒存在哭鬧現象,但經護理人員或家屬的安慰后哭鬧現象緩解;差:哭鬧不止,穿刺過程困難。(4)統計兩組穿刺成功率。


表1 兩組疼痛程度評分的比較

表2 兩組輸液依從性的比較 n(%)
注:χ2=8.704,P<0.05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分,
對照組穿刺成功34例,穿刺成功率為55.74%,觀察組穿刺成功56例,穿刺成功率為91.8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8.681,P<0.05)。
對兒童而言,游戲是一種全球通用語言,極易吸引兒童注意力,是調動其興趣的最佳手段[7]。弗洛伊德將游戲作為分析治療兒童的準備,作為一種與兒童建立感情和分析性關系的方法[8]。情景游戲法可提高兒童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促進其情感發育與認知程度。學齡前兒童正處于心理與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各方面能力還處于未成熟狀態,控制身體感官的能力較差,十分敏感,尤其是對于穿刺的疼痛感[9]。且該階段兒童“分離焦慮”狀況非常嚴重,面對陌生環境會極度恐懼,擔心家屬會離開自己,采用哭鬧等方式引起家屬注意力從而尋求存在感[10]。將情景游戲添加在護理干預中可顯著提高治療的趣味性,便于患兒接受,而護理人員與患兒共同參與游戲,可促進構建良好護患關系,便于獲得患兒信任度,使其心情放松,從而使治療更加順利[11]。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疼痛程度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以情景游戲為中心的干預措施應用于小兒靜脈輸液中可降低其疼痛感。其原因:在體驗情景游戲時,游戲導師和護理人員與患兒進行游戲互動,使其親身體驗靜脈輸液的全過程,且耐心回答患兒在體驗過程中提出的各種問題[12]。游戲結束后,護理人員將患兒帶至兒童治療室,該室環境溫馨,提高其對護理人員的親切感。在治療過程中,參加游戲的護理人員始終陪伴在患兒身邊,鼓勵患兒并使其回憶起情景體驗的過程,從而分散對疼痛的注意力,達到緩解緊張和焦慮情緒,減輕疼痛的目的[13]。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舒適疼痛感受、健康教育效果、護理操作技能、門診輸液管理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以情景游戲為中心的干預措施應用于小兒靜脈輸液中可提高護理滿意度。其原因:在情景游戲中,將測血壓、肌肉注射、靜脈留置輸液等融入游戲中,患兒通過親身體驗熟悉了檢查和治療流程,節約了操作時間,降低了護理人工成本,且通過指導,患兒可理解治療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從而構建良好護患關系,提高護理滿意度[1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輸液依從性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以情景游戲為中心的干預措施應用于小兒靜脈輸液中可提高患兒的輸液依從性。其原因:患兒在靜脈輸液中得到護理人員的熱情接待,護理人員與其交流時始終舉止輕柔、態度和藹,并使用肢體語言或昵稱與患兒建立良好信任關系,提高患兒的依賴感,從而消除其對陌生環境的恐懼,使其情緒得到穩定。將教育指導融入游戲中,使患兒易于接受,且更加信任護理人員,從而增加對護理人員的依從性。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穿刺成功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以情景游戲為中心的干預措施應用于小兒靜脈輸液中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其原因:在情景游戲中,患兒通過親身體驗熟悉了整個治療過程,消除對未知事物的恐懼,抵觸情緒也隨之減少,將拒絕治療轉變成主動配合治療,使護理人員的操作難度間接降低,從而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綜上所述,以情景游戲為中心的干預措施應用于小兒靜脈輸液中可緩解患兒的疼痛感,增加其輸液依從性,提高穿刺成功率和護理滿意度。
1 張姍,盛桂梅.探討情景游戲在兒童留置靜脈輸液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2):84~85.
2 喬麗娟,付仲霞,孫宥涵.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在小兒白血病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7,15(3):277~278.
3 方麗,裴嬌茹,賈雯珺,等.血管成像導航儀在兒科門急診輸液室的應用效果評價[J].上海護理,2017,17(2):74~76.
4 李虹霖,胡芳,明小平,等.一例急性白血病患兒經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靜脈導管長期置管后拔除困難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6):474~475.
5 Veneziano G,Iliev P,Tripi J,et al. Continuous chloroprocaine infusion for thoracic and caudal epidurals as a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modality in neonates, infants, and children.[J]. Paediatric anaesthesia,2016,26(1):84~91.
6 李菲菲,吳月麗.不同小兒頭皮靜脈留置針在門診輸液中應用效果與安全性比較[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1):95~97.
7 候燕,帕提麥·馬秉成,趙美.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減少兒科輸液室輸液相關投訴中的效果分析[J].護理與康復,2015,14(12):1155~1157.
8 吳海英,賈麗華,宋亞軍,等.四位一體口腔護理模式在門診嬰幼兒霧化吸入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4):296~298.
9 王成紅,馬君秀,劉慶娥.小兒淺靜脈留置針拔除后不同穿刺部位最佳按壓時間比較與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7):97~98.
10 Daniella CC,Mavilde LP,Maria GG,et al.Antineoplastic agents extravasation form peripheral intravenous line in children:a simple strategy for a safer nursing care[J].European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2012,16(1):17~25.
11 李旭英,諶永毅,王一任,等.PICC專科護士對《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依從性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10):1212~1216.
12 劉華,王蘇蘭,付麗麗.超聲引導下PICC置管時觸摸非穿刺側橈動脈的臨床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17,15(9):1093~1095.
13 張英,胡麗霞,耿文真,等.靜脈留置針保存溫度對患兒靜脈穿刺成功率及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2):34~35.
14 AnnMarie P,William Z.Nurese prerceptions of the impact of pediatric peripheral venous access pain on nurs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results of a national survey[J].Advanced emergency nursing journal,2010,32(3):226~233.
scene game;child;intravenousinfusions;
10.3969/j.issn.1671-8933.2017.06.029
215611 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 張家港
錢凌雁,女,本科,主管護師
R720.5;R452
2017-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