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馥+包前程
[摘 要] 持有過多的現金反映對資金利用的不充分,現金過少又不利于公司及時把握投資機會和支付日常費用。企業現金流的多少是關乎企業的利潤命脈中重要的一環,在房地產行業“現金為王”現象很明顯。文章基于萬通地產的財務報表來對該現象進行解析,并利用貨幣時間價值概念提出解決建議。
[關鍵詞] 萬通地產;房地產;現金為王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23. 014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23- 0024- 03
0 引 言
近幾年,國家相繼出臺政策管控房地產價格,房地產行業受其影響,股票行情一路走低。有關資料顯示,房地產龍頭企業也受其影響在2017年股價連續走低。然而,房地產行業財務報表中的貨幣資金一欄,連續多年有升高的趨勢,表明房地產行業大量地將資產進行貨幣化處理。國家政策在新視野,新機遇的情況下逐步前進,房地產行業的“現金為王”的原則應該也要進行突破。
1 “現金為王”的涵義
1.1 相關概念
房地產:是指房屋建筑物(包含建筑物以及附著物)以及承載建筑物的土地。法律上稱為“不動產”。現金為王:就是在局勢不好的時候,不輕易投資和做股票,保持貨幣資金現有的狀態,持有現金最為重要,也有只有現金在手才能在商戰中取得勝利的意思。
企業現金流:是指企業在某一期間內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流入和流出,即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收入和支出。貨幣資金:是指在財務報表中貨幣資金一欄,具體指庫存現金以及銀行存款。貨幣資金擁有變現能力強,為企業第一變現資產。
1.2 “現金為王”現象的認識
眾所周知,現金流是一個企業重要的“生命線”,保持現金流的持續流動,是每個企業一直想達到的目標。相對于利潤來說,企業更在乎現金流,對于財務管理人員來說,這是一種先進的財務理念,以現金流和價值管理凸顯企業財務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現在有很多的企業過度相信“現金為王”,反而忘記了貨幣也是有時間價值的。
21世紀初,國內就有“海爾集團”的研究,海爾的第13條管理規則就是一句看似平淡無奇的話:現金流比利潤更重要。對于企業的成功,應該確信不疑的是,利潤豐厚帶來的不一定是事業的成功,但反之現金流可以帶來事業的成功。在香港的房地產行業,四大房地產企業都是以“現金為王”的概念管理公司財務。
中國的形勢正在轉向“四新”(新視野、新消費、新金融和新城鎮化)。有意思的是,如今的中國幾乎已經沒有傳統企業了,大家都在創新,都在往“新”字上靠。房地產行業應該在遵循“現金為王”理念的基礎上,尋求出路,為適應大環境而適當改變。
2 從萬通地產財務報表看現金流向
2.1 萬通地產公司簡介
北京萬通地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12月30日在北京成立,公司及子公司(以下合稱“本集團”)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自有商品房的租賃以及相關的咨詢服務等業務。
萬通地產作為行業較早進入的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稱得上行業的“大哥大”。作為房地產行業的創新者和開拓者,萬通地產首次提出由“香港模式”轉化為“美國模式”,并且依照“美國模式”來優化公司經營管理資源配置,從而使公司具有穩定的利潤來源和較好的反周期本領。
萬通地產曾多次在行業中獲得榮譽,主營業務為住宅開發和商業物業運營。
2.2 萬通地產現金流分析
2012年至2016年萬通地產的資產負債表中貨幣資金一欄的值(萬元)分別為“8 703 212,5 318 038,6 271 525,4 436 541和5 229 154”,而與投資相對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值(萬元)都為“0”,如表1所示。表示企業擁有大量的資金流,然而投資類的項目卻沒有。
根據資產負債表算出的表1,可以看出萬通地產在2012年到2016年中現金比率高出行業標準值很多倍,可見萬通地產將大量的資金囤積于銀行存款與庫存現金中。
2012年至2016年萬通地產的資產負債表中存貨一欄中顯示46 736 134,36 812 193、31 772 638,33 113 322,25 516 411(單位:萬元),萬通地產的庫存壓力巨大。
2012年至2016年萬通地產的現金流量表中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顯示為-4 338 905,-2 094 748,-3 48 737,-795 442,-245 345(單位:萬元)金額都為負數,表示企業在投資活動中產生的是負效益。
2.3 萬通地產“現金為王”的原因
萬通地產的相關信息顯示,公司近幾年根據自身的條件與情況,在報請董事會批準后發行了數額較大的公司債,其目的在于為公司準備充足的可流動資金。
萬通地產2015年計提存貨跌價準備7.2億元,高額的存貨跌價準備變現是目前房地產行業中一種不正常的現象。企業資金一直存放于銀行存款賬戶里,面對突發的事情的確其變現能力最強,但是目前中國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在這種形勢下,銀行的存款利率較低,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分析情況見表2。
表2顯示假設以2016年的期末貨幣資金總量為計算依據,參考銀行活期利率以及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通貨膨脹率,計算后發現企業當年實際虧損152 306.21萬元,占企業總資產的0.18%。
3 萬通地產“現金為王”的深度解析
基于萬通地產的解析,放眼房地產行業,其流動比率的行業標準水平為1.75,而行業目前前五名的比率為行業標準的15倍左右,拋去負債帶來的分母因素,其比率也為行業標準的10.23倍,倍率標準極高。
目前房地產行業的前景暫時還有待預測與觀察。有關學者認為“現金為王”實際上是為了防患于未然,2008年的金融次貸危機讓房地產行業的江山為之抖動了一下;加上目前經濟形勢還不是很樂觀,中國還未從金融危機的“余震”中脫離;再加之中國政府的干預,讓房地產行業在吃緊的道路上一再吃緊?!艾F金”這時候就像是行業內各個企業的最后一棵救命稻草一樣。所以從目前各個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看來,貨幣資金仍然“高高掛起”。
房地產行業大量占有資金,減少了利用資金投資項目的可能性。其影響因素有:
(1)政策影響著資金的再投資率
國家政策相繼管控房地產價格,房地產投資領域的融資較以往年份難,上市房地產公司可融資的手段主要在于發行股票融資。然而,受國家政策的影響,投資房地產行業股票的投資者較少,從而直接導致企業融資難。企業需要大量資金,只能通過大量持有現金解決融資難的問題。
(2)房地產行業自身的原因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商品房待銷售面積69 53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 314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102 581億元,下降6.9%。房地產還面臨較大的去庫存的壓力。2016年4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房地產行業要盤活存量資產,從而使房地產行業的資產變為現實,要建立房地產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使得房地產行業能夠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發展。從中可以看出房地產行業的存貨資產較多,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較多,資金的有效利用率較低。
4 改變“現金為王”現象的建議
“現金為王”這個財務現象固然很好,但是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大量持有現金是一種資金虧損的表現。考慮到時代背景與房地產行業的存貨跌價準備風險,本文提出以下假設性意見。
4.1 建立行業性質金融中心
由國有四大銀行以及中國人民銀行建立統一房地產行業銀行,統籌管理資金的存款,已達到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在保證資金的所有權的基礎上,使使用權和所有權進行分離,行業金融中心自行選擇理財產品進行投資,創造利潤,如圖1所示。充分考慮貨幣資金的時間價值,為房地產行業帶來新的資產增值。行業金融中心擔負著擔保人、放款人以及資金使用者的身份,面對行業里的企業開放資金的借貸存款服務,提高行業可用閑置資金的利用價值。
4.2 投資自己的下屬行業領域
房地產行業可以對于自己的下屬行業領域進行投資,例如:地產中介、建設商、裝修公司等。萬科集團與北京鏈家集團合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創建的萬科鏈家品牌深受消費者的愛戴,為企業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房地產公司投資下游企業,可以為其出售房屋、建造房屋以及裝修房屋帶來更多的優惠。
據資料顯示,北京鏈家與萬科集團的合作使其銷售利潤增長了19%,可以說是絕對的“強強聯合”。
4.3 貨幣資金購買短期國債
國家可發行房地產領域的國債,國家利用債務主體身份為貧困地區建造房屋,房地產行業賺取國債利息以及適當承包國家的建設項目。國債屬于無風險債券,其變現能力強。企業購買后如遇到緊急使用資金的情況,可以轉手或者變現,收回本和利。
5 結 語
房地產行業基于中國人數的數量以及中國的傳統文化,盡管受其政治影響,其企業價值也不會降低太少。其貨幣資金的在賬價值數量巨大,一方面為了計提存貨的跌價準備,一方面防止突發性金融崩塌。資金的高利用率也應該是一家企業應該考慮到的事情?!袄硇越洕恕钡母拍钫J為:企業應該追求利益最大化。然而貨幣資金的再投資利用是利益最大化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前提。
企業財務管理講究的是對企業的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以及重組和兼并做出一系列的決策和安排。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企業價值的最大化,房地產作為一個企業價值起著關鍵作用的服務行業,應該也將企業價值的最大化作為每個企業的目標。
當然,本文的解析并不是完全否定“現金為王”的概念,只是結合目前中國的實際以及中國金融行業,國家政策的變動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作用,考慮到了貨幣的時間價值,提出了相對完善的假設性解決方案。
主要參考文獻
[1]李琪.房地產企業現金流量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學,2014:1-60.
[2]尤文恬.對現金為王的思考[J].市場周刊,2014(2):60-62.
[3]李強.基于“現金為王”理念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商業,2017(2):118-119.
[4]李斌然.現金持有量、企業增長速度與財務危機[J].新會計,2017(1):14-21.
[5]任娜.限購背景下的房地產財務風險分析[J].市場研究,2017(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