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華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信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一個重要的溝通工具,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網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網絡輿論是網絡時代的產物,它就像一把“雙刃劍”,可以及時反映高校師生的意見,但也容易以訛傳訛,產生謠言。文章分析了微信時代高校網絡輿論的特征,并在此基礎上針對高校網絡輿論的引導與處置提出了一些建議。
在信息時代,網絡成了人們發表看法、收集信息的一個平臺,特別是以微信為代表的新媒體的強勢崛起,在擴大了高校影響力的同時也給高校網絡輿論的引導和處置帶來了挑戰。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來高校發生的網絡輿論事件有:學生傷人、師德問題、高校腐敗等。當高校在處理這些事件帶來的網絡輿論時往往會出現重視程度不夠、對輿論風向缺乏敏感度、處置輿論不及時等問題。
一、微信時代高校網絡輿論的特征
1.關注內容集中,輿論傳播快且易偏離事實
高校學生正處于朝氣蓬勃、思維活躍的年紀,他們的同質性很強且勇于表達自己的看法。但由于大學生自身閱歷尚淺,對事物的看法往往不夠成熟,發表言論比較隨意,主觀性很強觀。高校學生關注的問題包括國內國際的各種突發事件、社會熱點問題、校園管理問題等。
2.輿論領袖與“沉默的螺旋”效應
一個微信群里往往會有相對固定的幾個人經常發言或者是經常發朋友圈,長此以往,這幾個人的發言往往會受到其他人更多的關注。在傳播學中將這些人稱為輿論領袖,輿論領袖的意見往往能夠影響其他人,當人們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如果看到自己的觀點得到贊同就會進一步激發他的參與積極性,從而使他的觀點得到更廣泛的傳播;當一個觀點沒有人或者甚少人認同時,發表觀點的人可能會受到反對群體的攻擊,這樣一來便導致了一方的聲音越來越強,另一方卻越來越弱的螺旋發展過程,這就是“沉默的螺旋”效應。在微信群或者朋友圈里,輿論領袖的表態容易導致“沉默的螺旋”效應的形成,最終輿論領袖將主導對某一事件的看法。
如上所述,微信時代高效輿論具有關注內容高度集中、言論主觀性較強、傳播速度快等特征,因此,應該結合這些網絡輿論特征進行針對性地輿論引導和處置,以減小輿論對高校的消極影響。
二、微信時代高效網絡輿論的應對機制
1.增強公眾對高校的信任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元化,各個領域出現了因急功近利、利益分配不均產生的矛盾,高校也不例外。當這些矛盾產生時就會通過以微信代表的新媒體平臺迅速傳播,形成范圍更加廣闊的網絡輿論,如果對這些輿論不及時引導或者引導不當,將會大大損害高校的形象和公信力。因此,必須結合微信時代的高校網絡輿論特征,以微信為框架建立更加完善的高效公信力建設機制,通過微信平臺向全社會宣傳高校積極向上的輿論形象,緊跟官方主流媒體的輿論方向以消解不同的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沖突和不信任感,增強公眾對高校的信任。
2.加強對突發事件的預防能力
隨著微信的普及,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和傳播者。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有關部門應該充分利用微信平臺來增強自己的輿論引導能力,努力提高對高校突發事件的預防能力。為此,高校有關部門應借助微信平臺及時收集各種輿論信息,把握輿論風向,同時借助微信發現高校學生、教師關注的問題,并進行輿論信息預判,搶占輿論制高點,從而獲得突發事件輿論引導的主動權。
3.建立權威發布機制,促進新舊媒體融合
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消減網絡輿論對高校造成的不利影響,需要充分發揮微信平臺的作用,建立權威發布機制。還可以將微信平臺與傳統媒體進行融合,建立信息聯合發布機制,通過及時發布信息和回應公眾關切,有效化解輿論危機,達到維護高校形象的目的。
綜上所述,微信已經融入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網絡輿情必然受到微信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微信平臺在網絡輿論引導和處置中的作用,根據其特征,因勢利導才能有效引導高校網絡輿論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孟祥康.微信時代高校網絡輿情特征及其應對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5(5):163.
[2]蔡志清.微時代高職院校網絡輿情應對機制研究[J].社科縱橫, 2016(1):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