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凌
摘 要:文章從廣東省高速公路建設領域違法違紀案件呈現的新動向、新特點,分析產生這些違紀違法行為的新成因,建設性地提出預防違紀違法行為的新對策。
一、高速公路建設領域違紀違法行為的新動向
1.變相受賄
為規避法紀制裁,利用法律概念上的模糊,從事大量變相受賄活動,主要表現形式有:一是接受他人以交學費、免費旅游方式,故意不超過定罪金額分次重復受賄的,接受高檔娛樂、餐飲、購物券的,接受以“項目評審費”“授課費”為名支付的超額報酬等;二是收受干股、以開辦公司等合作投資名義收受賄賂、以賭博形式收受賄賂等;三是以“安排配偶子女或旁系親屬工作”、禮尚往來或饋贈的形式出現,實質上仍然以合法方式掩蓋索賄、受賄之實。
2.公款消費
一是顯性公款消費。如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車私用等有名的“三公”現象,還有如公費煙酒、公費電話等形形色色的公款消費,吞噬著國家資金,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二是隱性公款消費。如個別本身虧損的高速公路營運項目大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雖不是個人消費,但通過花費公款達到個人某種目的,造成巨大浪費影響集體利益,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3.公款人情
利用單位的錢物為他人消費,但為自己做人情,主要表現為:一是變相行賄或挪用公款歸他人使用;二是公款違規接待,如公款請吃、請游、請玩;三是公費送禮。其違法手段和目的更具隱蔽性,增加了辨析和判斷的難度。
4.權權交易
利用各自的權力范圍為對方辦事,形成權力置換,從而謀取私利。一是互相介紹工程。不同領域的部分黨員干部相互為自己的子女或親屬介紹工程,表面上不存在直接行賄或受賄行為,實質上有著千絲萬縷的私人財產利益關系。二是相互介紹就業。有時表現為你幫我安排就業,我幫你承接工程,最終達到各自目的,而且在此活動中的一切開銷由公款買單。三是公權之間的交易。這在交通建設中經常出現,如部分檢察、公安、水利或質量安全監督等具有行政管理、執法權力的部門,與工程業主單位做交易,讓業主單位以共建費、贊助費等形式出錢,執法單位則對發現的問題實行軟處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從而各取所需。
5.權力預租
這是最近幾年來很流行的方式,就是利用手中現在的權力,進行感情投資,將來受益,主要表現:一是利用權力編織人情關系網;二是利用權力為他人辦事,但現時不收受錢物,以圖日后報答;三是利用權力為親屬、朋友或同學等特定關系人謀取名利地位,弄官銜待遇。權力預租的隱蔽性在于證據難以收集,法紀難以制裁。
二、高速公路建設領域違紀違法行為的新特點
1.手法的多樣性
在傳統作案方式受到嚴厲打擊的情況下,違法人員不斷變化手法,更新作案方式,打著合法的幌子規避法律,逃避制裁,從而達到對抗法紀、滿足私欲的目的。從上述各種作案表現來看,現階段違紀違法行為呈現手法多樣性的特點,只有對其認真研究,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對癥下藥。
2.手段的隱蔽性
非直接財物型的受賄由于遭遇取證難題,以致其更具隱蔽性,更具迷惑性,成為目前腐敗行為的一種發展趨勢。
3.數額的分散性
當前,一些違法人員為規避法律制裁,不敢一次性收受大額金錢和財物,而是化整為零,分散、多次進行。如一些黨員領導干部為自己設置每次收受的金錢額度不超過五千元,收受的財物普遍限于土特產、煙酒、購物卡之類,這種分散性的做法,為取證帶來了難度,使執法工作難以順利進行。這已成為違紀違法人員心照不宣的作案手法。
4.范圍的擴散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在攀比心理和失衡心理的驅使下,違法人員的范圍具有明顯的擴散性,呈現出由高層向基層擴散、由業務部門向綜合部門擴散、由技術人員向管理人員擴散的特點。如在部分工程項目,發現實習監理也敢大膽收受他人賄賂,公開接受他人請吃。
5.年齡的多層性
職務犯罪人員越來越年輕,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當前一些年輕管理人員處于個人生活與事業的起步階段,在各種外來誘惑下,一味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和豪華生活,在沒有資本又不愿積累的情況下,便干出了違紀違法的事。
三、高速公路建設領域違紀違法行為的新成因
1.國內形勢發生深刻變化
我國已進入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關鍵時期,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和公共資源分配不公,造成一些黨員干部心理失衡,引發了大量不規范甚至是腐敗的行為;同時社會價值觀念多元化,為腐敗的滋生提供了豐厚的土壤。
2.反腐敗體制機制不夠健全
一是對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不夠,有些黨組織治黨不嚴甚至軟弱渙散,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和紀律建設受到削弱;有些黨員領導干部對反腐敗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認識不到位,工作力度不夠,反腐敗任務沒有真正落實。二是制度建設存在不足,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管理體制不健全、不完善。三是監督機制不暢通,上級監督不到,下級監督不了,同級監督不好,群眾無法監督,監督的缺失和不到位,使得一些人有恃無恐。
3.黨員干部自身的心理誘因
從犯罪心理學考究,任何違法犯罪行為的產生,必有其思想動機,而思想動機又來源于心理誘因。一是盲目比較的攀比心理。一些黨員干部把職務的升遷和待遇的提高當做自己工作的最高目的,在工作中總是與人比職位高低,比待遇厚薄,一旦職務晉升慢,得到的待遇低,就心理不平衡,于是伸手要官,不擇手段跑官要官;放任貪欲之心膨脹,想方設法貪污受賄,以致陷入泥潭不能自拔。二是自恃聰明的僥幸心理。有些干部自認為聰明過人,高人一籌,自己干的事情別人不知道,不會留下把柄。一時如愿以償,便暗自慶幸;屢屢得手,就變本加厲。職務犯罪中不少犯罪嫌疑人供述道:“以往一直是這樣操作的,都沒有出事,他們也這樣做的,這次出事算我運氣不好。”三是能撈就撈的失衡心理。有些干部不能正確對待自己的工作與收入,認為自己付出與得到的不相稱,不能體現自己的勞動價值,于是走向腐敗。四是上行下效的從眾心理。一些黨員干部認為用公款吃點、喝點、玩點,算不上什么腐敗,大家都這樣,自己不做就不合群;還有些管理人員認為收受紅包、禮金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中國特色”的社交禮儀,自己必須服從社會風氣。如原廣東省交通廳副廳長李向雷認為節日收點購物券、禮品之類的,很正常,慢慢產生了“不貪白不貪、不拿白不拿”的思想,最終走上犯罪道路。五是權力私有的交易心理。一些干部認為手中的權力是自己辛苦工作掙來的,或是某領導對自己的“恩賜”“獎賞”,因而把權力看成是私有物,毫無顧忌地干以權謀私、權錢交易、貪贓枉法的勾當;還有些干部為他人辦了事、幫了忙,內心總希望別人投桃報李,形成報答心理;還有些干部認為,我有權力,你有需要,相互支持,合作共贏。六是好大喜功的補償心理。一些干部認為,自己主持、參與建設一個項目不容易,做出了貢獻,職務上得不到升遷,不如在金錢上進行一些補償。
四、預防高速公路建設領域違紀違法行為的新對策
當前,廣東省掀起了新一輪加快高速公路建設的新高潮。適應新形勢、新要求,高速公路行業紀檢監察部門必須加大廉潔制度創新和制度執行力度,探索新方法,研究新對策,推動高速公路事業實現健康發展、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
1.研究制度執行新方法
一直以來,我國從來沒放松對腐敗行為的打擊,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預防、整治腐敗問題的法律法規和制度辦法,如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試行)》,中央紀委作出了《中共中央紀委關于嚴格禁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若干規定》等,這些制度和辦法針對性強,切中要害,但實際突出的問題是執行不力,嚴重影響了反腐效果。制度執行不力的問題由來已久,原因復雜,既有制度的問題,如執行主體不清、性質范圍界定模糊等;又有執行問題,如責任心不強、失職失察等;更有處理問題,如心太軟、講情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這些都是因人而起。人是制度執行的主體,應圍繞人做文章。一是立法人員要提高立法水平,使制度便于操作;二是執法人員要增強工作責任心,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三是明確責任歸屬,保障各項制度順利實施,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長效機制。
2.完善內外監督新機制
遠離監督、討厭監督、拒絕監督,勢必走向腐敗。為此,要突出監督職能,及早發現并糾正黨員干部的錯誤,這對于保護黨員干部健康成長,意義重大。一是黨員領導干部要主動接受監督。黨員領導干部要正確認識監督對自己健康成長的重大意義,主動接受監督,“聞過則喜”“過而改之”。二是要強化紀檢監察工作的監督職能。加強和改進對派駐紀檢監察機構的管理,強化紀檢監察的監督職能。堅持政策性與靈活性相統一的原則,及時提醒和糾正違紀行為,達到拯救和保護黨員干部的目的。三是要充分發揮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的作用,形成全社會共同監督的良好氛圍。四是要認真實施廉潔自律公示、廉潔合同、述廉述職、干部任期或離任審計、民主生活會等制度,發揮好各種監督方式的綜合效果。
3.探索監察工作新方式
高速公路行業紀檢監察部門要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創造性,使紀檢監察工作更加符合實際。一是要不斷實現工作方式的創新。要以查案促防范,把查辦案件的全過程作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的有效方式,通過創辦廉潔教育“流動課堂”,分期分批進行流動式警示教育,充分發揮查辦案件治標與治本的雙重功效;二是探索監督關口前移,增強監督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要不斷擴大黨內民主、實行政務公開,重大事項必須經黨委會集體討論通過,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三是適時對紀檢監察機關內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進行改革,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提高效率。
4.創新廉潔教育新途徑
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必須創新廉潔教育方式,建立思想道德教育的長效機制,增強自身免疫力,最大限度地減少黨員干部違紀違法行為發生。一是選準載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廉潔教育活動。二是與項目所在地檢察機關聯合開展專項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建立預防職務犯罪體系。三是堅持廉潔黨課制度。四是堅持對履新黨員領導干部實行廉潔談話。通過各種廉潔教育活動,要求黨員領導干部切實做到“慎初”“慎獨”“慎微”“慎交”,不正之風不染、不法之事不干,真正把好政治上的高壓線、法紀上的警戒線、道德上的保底線。
5.建立防腐預警新體系
防腐預警體系的真正作用是源頭治理、事前預防。一是警示提醒制度,針對群眾舉報、社會有反映、組織認為有必要告誡管理人員防范的問題,提醒告誡,事前防范,形成廉潔預警機制。二是誡勉督導制度,針對中高層管理人員在廉潔從政、道德品質、工作作風等方面出現的苗頭性問題,存在不正之風或不廉潔行為,在執行政策以及工作中出現失誤或偏差的,采取督導通知書、紀律檢查建議書或誡勉談話等方式,及時糾偏,阻止錯誤行為發展蔓延,形成動態監督機制。三是責令糾錯制度,針對黨員干部已構成違紀,但情節輕微,可不予處分或免予處分行為;其他介于可處分與可不處分之間的問題,采取批評訓示、強制糾錯等方式,使其認識問題的危害,切實改正錯誤,形成保護挽救機制。通過建立這種早期預警識別、中期應急干預、后期預控補救的綜合預警管理模式,有效防范腐敗行為的發生。
加大預防腐敗力度,全面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為高速公路事業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是高速公路行業紀檢監察部門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一直以來,廣東省始終堅持把加強高速公路建設領域廉潔建設作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點,基本形成了從規劃立項到竣工驗收全過程管理的法規體系。經過努力,全省高速公路建設領域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的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廣東省高速公路建設市場主體行為不規范,信用意識不強,商業賄賂現象仍時有發生;招投標活動中圍標串標、弄虛作假、出借資質,違法轉包、非法分包等問題比較突出;一些體制機制性障礙仍然存在,滋生腐敗的土壤還沒徹底鏟除。高速公路建設領域反腐倡廉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適應新的形勢,面對新的任務,高速公路行業紀檢監察工作者只有切實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執紀能力,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切實在“加大廉潔教育力度,建立思想防線,使人不想違法;加大制度建設力度,建立機制防線,使人不能違法;加大內外監督力度,建立懲戒防線,使人不敢違法”上狠下功夫,才能不斷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工作,為促進高速公路事業健康持續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2013年至2017年高速公路建設計劃的通知(粵府辦〔2013〕18號)[Z].2013-04-28.
[2]楊景濤.十八大以來中國腐敗治理與廉政建設實踐特點透析[J].社科縱橫,2014(8):13.
[3]張遠新.習近平總書記反腐倡廉思想探析[J].探索,2014(2).
[4]陳 穎.馬克思恩格斯廉政思想視閾中的新時期我國廉政建設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