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雯麗 劉坤
摘 要: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我黨歷來高度重視開展黨內生活,在這一過程中也經歷了很多挫折,并且從中積累了許多經驗,為我們黨更好地開展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以及增強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十分重視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特別是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全面總結了我黨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的歷史經驗,特別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新經驗,為我黨繼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重要制度法規保障。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是我黨的優良傳統,我黨歷來高度重視開展黨內生活,在這一過程中也經歷了很多挫折,并且從中積累了許多經驗,為我黨更好地開展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以及增強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探索和實踐
1921年我黨剛剛成立就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的。在黨的一大制定的第一個綱領和黨的二大制定的第一部黨章中,都對黨內政治生活作出了嚴格的規定。1927年黨的五大認為有必要修改黨章,五大閉幕后,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6月1日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訂章程決案》,在這份決議案中第一次明確規定“黨部的指導原則為民主集中制”,這也是我們黨的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民主集中制的提法。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澤東領導了舉世矚目的“三灣改編”,三灣改編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民主主義,并且創造性提出把“支部建在連上”的新的治軍方略,最先強調了黨內政治生活在軍隊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是中國共產黨建立新型人民軍隊的一次成功探索。1929年12月的古田會議上,由毛澤東同志起草了著名的《古田會議決議》, 在這份決議中第一次提出了“黨內政治生活”這一概念,毛澤東在決議中反對黨內主觀主義的錯誤,他說:“糾正的方法主要是教育黨員使黨員的思想和黨內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學化。”可以說古田會議是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重要會議,是人民軍隊建設史上光輝的里程碑,它批評和糾正主觀主義、極端民主化、單純軍事觀點等黨內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確定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初步回答了在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條件下,如何從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入手,保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和建設黨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問題,成為我們黨積極開展思想斗爭、嚴格黨內政治生活并取得成效的重要開端。1935年的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在黨內的錯誤領導,確立了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央的實際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也成為我們黨獨立自主地解決了黨的組織領導、軍事領導等重大問題的開端,1938年在延安召開的黨的擴大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擴大的六中全會政治決議案》《關于中央委員會工作規則與紀律的決定》等主要文件,會議重申了黨的紀律,強調要增強黨內團結和加強黨的紀律。中共六屆七中全會通過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國共產黨在全黨范圍內開展了一次規模空前的“整風運動”。延安整風主要是了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的任務,整風的宗旨和方針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這是全黨第一次以集中教育的方式開展整風。在整風的過程中毛澤東創造性地提出了通過開展整風來解決黨內思想問題的辦法,提出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黨內政治生活方式,這是對黨的建設學說的創新與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實踐證明,延安整風的這一方針是完全正確和行之有效的,不僅在當時使全黨達到了空前的團結,而且至今對于嚴肅黨內民主生活仍然具有指導意義。1945年在延安召開的黨的七大一個重要的貢獻就是制定了新黨章,在黨章里把毛澤東思想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并且第一次規定了黨員的權利與義務,提出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黨的三大作風,初步形成了我們黨所特有的黨內政治生活的基本規范。解放戰爭開始后,黨中央嚴格實行集中統一領導和民主決策,提出了建立報告制度、健全黨委制和注意黨委會的工作方法,有力地促進了黨的團結和統一領導。勝利前夕1949年3月在西柏波召開的黨的七屆二中全會首次提出加強黨的建設,提出“兩個務必”——務必使同志們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會上毛澤東還提出,我們要掌握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武器,去掉不良作風,保持優良作風。最后,全會還根據毛澤東的提議,作出禁止給黨的領導人祝壽和用黨的領導人的名字作地名等規定。
二、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探索和實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1951年到1954年的整黨整風運動貫徹執行“團結—批評—團結”的方針,以學習文件、提高思想為基礎,除了整頓思想工作作風外,還進行了組織整頓,討論并決定對不合格黨員進行處理的問題,借以純潔黨基層組織。1951年在各級黨政機關、學校、團體、軍隊、黨派中進行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與整黨運動,相結合開始探索黨在執政條件下,如何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問題。
1956年黨的八大修訂了黨章,對黨內政治生活進行了科學的總結并明確指出必須健全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使黨和政府的下級組織有充分的便利和保證,可以及時地無所顧忌地批評上級機關在工作中的錯誤和缺點,為加強黨的民主生活指明了方向。1962年的七千人大會是我們黨在執政后召開的一次規模空前的總結經驗大會,在會上發揚了民主,開展了批評與自我批評,初步總結了“大躍進”發生的經驗教訓。這次會議對于統一全黨思想,提高認識和糾正工作中發生的“左”的錯誤,起了積極的作用。1957年后,由于黨在指導思想偏離了正確的方向,導致“文化大革命”那樣的全局性的決策失誤,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災難。
三、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探索和實踐
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總結了文化大革命失誤的教訓,徹底否定了“兩個凡是”的方針,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會議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全會決定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健全黨規黨紀,嚴肅黨紀。1980年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出臺了《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正式采用“黨內政治生活”的概念,從11個方面對黨內政治生活作了嚴格的規定。1981年6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二年來黨的重大歷史事件作出了正確的總結,科學地分析了在這些事件中黨的指導思想的正確和錯誤,實事求是地評價了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中的歷史地位,充分論述了毛澤東思想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的偉大意義。肯定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逐步確立的適合我國情況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正確道路,進一步指明了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和黨的工作繼續前進的方向。1982年9月6日,黨的十二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了黨員必須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愿意參加黨的一個組織并在其中積極工作、執行黨的決議和按期交納黨費。規定了發展黨員必須經過黨支部,堅持個別吸收的原則。為了加強黨的建設,十二大黨章規定必須堅決實現三項基本要求:第一,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第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第三,堅持民主集中制。十二大黨章第一次完整地規定了黨的領導原則,即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的領導。可以說十二大的召開使黨內政治生活逐步走向制度化、規范化。從黨的十三大到黨的十八大,這六次黨的代表大會都對黨章進行了修訂。這期間黨中央還多次召開中央全會,研究部署黨的建設,先后制定一系列黨內法規,組織開展了整黨和系列專題教育活動。這一切,都對加快改革開放和社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提供了重大政治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開拓創新、銳意改革率先垂范,堅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集中整治黨風嚴肅黨紀,加大力度懲治腐敗,凈化黨內政治生活,贏得了黨心民心,為黨和國家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別是前段時間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召開,專題部署全面從嚴治黨問題,對于進一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四、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黨內政治生活的基本規范,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
(1)堅持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之一。
(2)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理論聯系實際是我們黨的三大作風之一。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就必須立足于當前我們國家實行改革開放以及現代化建設這樣一個實際,做任何事情都要立足實際,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問題。
(3)堅持密切聯系群眾。要做到密切聯系就要俯下身子,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去,了解人民群眾所需所想,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
(4)堅持批評和自我批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也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重要標志,黨強身治病、保持肌體健康的銳利武器,也是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
(5)堅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是黨內政治生活正常開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在新的形勢下,我們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就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民主集中制。
(6)堅持嚴明黨的紀律。我們黨一路走來,靠的就是嚴明的紀律,嚴明黨的紀律,就是要求我們必須時刻做到對黨忠誠,要守規矩,不違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J].黨史縱橫,2016(8).
[2]劉漢峰.嚴格黨內政治生活[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