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峰
摘 要:實訓基地是開展實踐教育的基石,構建生產性實訓基地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提升電子商務專業的建設水平。高職院校要提高教學質量,優化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學水平,在構建生產性實訓基地的過程中,既要遵循客觀教學規律,又要考慮到“工學結合”模式的要求。文章現就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展開分析。
一、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建立生產性實訓基地的意義
目前,我國網民數量已經突破7億大關,電子商務交易額越來越大,網絡購物同比增長額達到48.7%,2016年“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天貓交易額達1207億,比2015年的912.17億增長294億,網絡購物推動了我國經濟貿易的發展。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直接從業人員已經超過280萬人,間接帶動了1800萬人的就業。隨著電子商務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各地政府又為此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由此衍生了更大的就業市場。由于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市場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是,目前高職院校在電子商務專業育人過程中,其做法多是為學生提供虛擬環境,讓他們上機操作,這與實際的應用存在脫節。利用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可以應用真實的載體來進行教學,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此外,在生產性實訓基地實訓可以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溝通技巧與團隊合作精神,實現學工之間的無縫對接。
二、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
1.堅持校企合作
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需要堅持校企合作,依托各個地區的特色產業與支柱性產業,與區域電商相對接,生產性實訓項目的制定需要與電商企業保持一致,由企業與教師共同指導;實訓評估體系的制定則需要由電商企業與教師共同來制定并執行。總之,校企合作模式的制定需要企業與教師共同協作。
2.以企業項目為主要教學內容
高職電子商務生產性實訓項目需要源自企業的生產環境,教學內容也需要選擇企業中具有典型性的工作任務。只有借助典型、真實的任務,學生才能夠快速熟悉電子商務企業的操作流程,掌握相關技能,借助這種實踐平臺,還可以實現專業技能以及知識體系的流程化操作,強化企業實踐與學校教學的聯系。通過企業項目,可以實現校企合作的直接對接,促進工學結合任務的順利實現。
3.打造特色的企業文化
(1)企業文化的打造需要基于物質文化,生產性實訓基地可以將學生置于真實的環境中,可以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幫助他們及早適應畢業之后的角色轉變。
(2)企業文化的構建離不開制度文化作保障,需要針對生產性實訓基地的特點來制定管理制度,加強學生的實訓管理,提升學生的競爭力與自律性。
(3)行為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保障,生產性實訓基地的行為文化就是師生在實踐過程中的一種文化品位和精神狀態,實訓過程不應該走傳統的企業實踐路線,而是需要針對不同實訓項目的要求來提供案例,由教師提供實訓性指導。實訓時,需要依照項目進程表,遵循進程表的要求進行嚴格的分工,融入企業評估標準,對實訓成績進行科學的系統評估。
4.開發具有特色的實訓教材
生產性實訓課程的開展離不開教材的輔助,而理論教材是無法滿足這一教學需求的,為此,教師需要與企業人員合作,根據職業崗位要求,編寫出具有實用性且符合學生認知結構的實訓教材,將國內外最新的電子商務知識、工藝、技術編寫到教材中,讓學生了解電子商務的前沿知識,提高實訓效果。
三、結語
校企合作共建電子商務專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是產、學、研深層次合作的一個方向,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平臺。通過合作共建電子商務實訓基地不僅可以豐富學生實訓課程,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推動電子商務專業的發展,滿足學生職業技能培訓、頂崗實習、服務社會的要求,還可以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營運風險。
參考文獻:
[1]申厚坤,陶麗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以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商務英語專業為例[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
[2]蔣柳紅.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以2015屆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為例[J].輕工科技, 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