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明 陶嵩
摘 要:文章作者為了使高職實用體育教學模式適應工學結合而對高職實用體育的狀況進行分析,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這些問題包括在教學中的目標、評價體系以及指導思想,以期使工學結合與高職實用體育教育模式有機融合。
一、工學結合背景下高職實用體育教育模式的現狀
1.高職體育教育指導理念單一
如今的高職體育教學模式單一,主要是進行體質提高的理論知識的教育,以課堂教學為主。這種教育理論雖然近期的效益可觀,但是并不利于學生整體發展。學生雖然能順利畢業,卻缺少了應有的能力。學校應該更好地進行學生的健康教育和科學健身的指導,才能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
2.體育教育的目標不夠明確
高職院校體育目標應與普通高校有明顯的不同,高職院校體育應該根據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進行訓練與評估。高職院校雖然與普通高校有一定的共性,但是也有很大的差別。而現在的高職院校體育教育則與普通高校的教育目標相同,導致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教育目標模糊。
3.體育教育考核方法單一
現階段的高職院校體育教育考核方法往往是根據理論知識、出勤率與成績達標幾個方面評估給分的。而這種單一而死板的考核方法與《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的要求有極大的差距。該綱要指出體育教育的考核內容應包括學習的態度與方法、團隊的合作精神以及運動的技能的表現等很多方面。而且評價方式也是多種形式的,可以通過本人、老師、同學來評價,使學生在評價和學習中更加注重過程和效果,而不是只注重一個結果。而如今的考核制度則更加注重學生的成績。而由于各人的體質不同,學生在成績方面則有很大的差距,這也使一些學生內心受到打擊,減少了學習的積極性,與我們堅持的“終身體育,健康第一”的理念不相符合。
二、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發展的改革與創新
1.轉變傳統教育形式,采用工學結合模式
高職院校應把理論與實際緊密聯系起來,主要對體育基本技術、技能、理論知識進行傳授。這體現出工學結合在高職院校未來的發展中仍起到關鍵的作用。在高職院校體育教育中,將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形勢并儲備運動知識,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專業基礎,在工作崗位中更加突出。
2.根據學生特點與專業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
不同的專業需要的教學方法大不相同,而學生的個性與特點也不相同,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體育知識,培養健康體育的運動方式,則需要運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潛力,使學生更好地發展。這其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在教學中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專業,進行有效的教學,來激發學生的最大的潛力;第二,在教學中應該在理論教育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訓練;第三,由于體育專業的特殊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調節學生的身體素質,使教育的模式發生改變,讓學生更好地自主發展。
3.對課程評價的完善
現階段的高職體育教學的評價體系是終結式評價,這種評價方式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這種不公平的評價方式,就算學習態度良好,但由于自身原因也很難及格,易使學生的自尊心受挫。高職體育應該把課程評價改革為綜合評價占總成績的大部分比例,通過學生自主評價和同學、老師評價來決定分數,這樣才可以完善學習過程,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結語
高職體育應該貫徹工學結合這一理念,建設符合學生個性特長與專業的課程教育模式,激發學生潛能、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技能、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學生能夠更加適應今后的工作崗位,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如今的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體系依然發展不完全,所以學院在今后的發展中應該改革創新,使工學結合更好地體現在教學中,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孫慶祝.我國體育信息化發展趨勢及對策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7(1).
[2]郭建偉.關于體育信息資源利用和整合的思考[J].體育科技文獻通,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