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楠
摘 要:文章主要對Krashen二語習得理論進行闡述,將Krashen二語習得理論作為前提和角度,通過對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現狀進行反思,明確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并且結合Krashen二語習得理論,提出相應的大學英語教學策略,旨在為大學英語教師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一、關于Krashen二語習得理論
二語習得理論是指通過無意識學習或者有意識學習掌握母語之外的一門語言的學習過程。二語習得理論最早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期。二語習得理論屬于語言學中的重要分支,一直受到廣大語言學者的高度重視和青睞,基于二語習得理論的探索以及實踐已經達到數十種。20世紀80年代,在喬姆斯基關于語言習得理論的影響和啟發下,Krashen通過學習第二語言,并且研究第二語言的學習規律,創立了第二語言習得理論。
Krashen二語習得理論包括三個重要部分,分別為語言輸入理論、情感過濾理論、語言輸出理論。Krashen認為,語言輸入是人類習得語言最為基本的途徑,想要習得語言,必須將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入作為必要條件以及根本前提。情感過濾理論是指想要學習好第二語言,不僅要進行大量語言輸入,還要明確學習者的情感變量以及心理因素,如焦慮、動機、信心等。在輸入語言的過程中,情感能夠對語言量吸收和輸入產生直接影響。輸出是指學習者通過運用已經習得的技能和語言知識開展練習,進而實現語言交際這一目標。Krashen將這一過程定義為語言輸出、接受以及合作。由此可見,語言習得環境以及學習者內部激勵機制是兩個重要因素,因此,教師需要建立互動式課堂模式,促使學生能夠結合語言技能來實現語言輸出,并且在這一過程中不斷調整自身的學習策略。
二、Krashen二語習得理論前提下的大學英語教學策略
1.注重跨文化教學,明確教學原則和目標
經濟全球化使得英語國際化的步伐加快,在全球化這一背景和趨勢之下,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跨文化教學,對學生視野進行拓寬,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交往能力,促使學生擁有國際化視野,多維文化視野作為引導,明確教學原則和目標。在當今全球化語境之下,應尊重學生英語學習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增強英語實用性,拓寬應屆畢業生就業渠道,將英語教學的先進性、必要性、改革性增強。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原則和教學目標對教學效果和教學水平具有直接影響作用,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Krashen二語習得理論作為理論指導,注重培養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英語交流,將學會運用英語作為根本目標。
2.將學生作為主體,高度重視英語學習
在英語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英語環境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大學英語教師要結合學生母語學習的重要過程,為英語教學創設自然的學習環境,將學生作為一切教學活動的主體,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語言環境,所創設的語言環境要有多種感官效應,運用視頻或聲音、圖像來刺激學生感觀,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二語習得理論認為,語言輸入的前提和必要條件是學生感興趣,必須在學生理解以及獲得學生情感支持的情況下建立正確的認識。因此,必須將學生作為主體,對學生需求和意愿予以充分尊重。
3.創設真實情境,開展分層教學
大學英語教師可以在英語課堂中對社會語言情境進行模擬,進而使抽象的語言更加具體和形象,幫助學生實現客觀社會語言情境與英語之間的聯系,適當為學生講解,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記憶和運用英語,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
綜上所述,Krashen二語習得理論對大學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保證學生能夠積極、熱情地投入英語學習中,并且及時給予學生肯定和幫助,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Krashen二語習得理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 晶. Krashen二語習得理論下的大學英語教學策略探析[J].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4):32-33.
[2]章鳳花. 基于Krashen二語習得理論的大學英語教學思考[J]. 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34(1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