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鋒
摘 要:文章從探究演員與其塑造人物之間的關系入手,研究了人物形象塑造對演員表演起的重要作用、演員如何能有效地塑造人物、演員在塑造角色中如何很好地將第一自我與第二自我融合。通過分析和探討,列出觀點,查閱文獻及實踐總結得出結論,希望幫助讀者在塑造角色上更加靈活,更加直觀地找準關系,更加明白演員塑造角色的重要性。
一、演員與其所塑造角色之間的關系
1.演員與角色的矛盾
“演員和角色之間有很大差別,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經歷,看待問題的立場亦不同,故而處理問題的方法也不相,由此就構成了演員和角色之間的特殊性。”演員與劇作家所創造出來的角色本就存在很大差異,演員在生活習慣、性格、年齡、生活背景上都可以能與其所演角色大有不同。一個演員對人物的演繹不是表現自我,而是在締造、創作一個和自己存在很多不同的新人物。演員在塑造這個新人物時,必須從自身著手,以自身條件來作為創作的工具,來詮釋出一個不同于自己的新人物。所以演員和角色之間必然存在著矛盾。
2.演員與角色的統一
“演員只有進入角色,演出人物,塑造形象,角色與人物才是統一的。”正因為演員是有意識地完成自己的創作,所以演員可以運用自己的身體和情感投入,使自己接近角色,尋找自身與角色的相似之處,用自身的創作工具和素養將自己與角色的相悖之處弱化,首先將自己身上不是角色所需要的特質拿掉,最終慢慢地進入角色,真實地感受“我”此刻就是角色,“我”不是“我”自己,從而慢慢融入角色,與角色統一。但這種統一并不是完全的統一,無論一個演員再優秀或者與某個角色有多少相似之處,他也永遠不會與角色完全相同,或者說他就是這個角色。
二、人物形象塑造對演員表演的重要作用
1.怎樣對人物形象進行塑造
(1)“認識”自己、理解人物。一個演員要正確全面地認識自我,了解自己身上的優勢、劣勢,找到自己的魅力,將自身的魅力和角色結合來進行人物塑造。對自己的優劣勢有清楚的認識后,理解人物也是關鍵。“對于演員而言,如何把人物形象塑造到位,關鍵是在理解人物和體現人物上下功夫。”
(2)體驗生活。藝術是來源于生活的,所以想表現好一個角色,體驗生活是最基礎的且必須做的,演員應盡可能地讓自己具備豐富的生活經驗。有很多形式化、僵硬化的表演,一部分原因在于演員缺乏生活體驗。
(3)熟悉劇本,分析人物性格。拿到一個角色首先要熟悉角色的身份、思想、經歷、外貌、性格,根據人物所處的環境背景找準人物的性格基調。生活中要善于觀察微小的事物,再將日積月累的生活經驗和所學的知識糅合到一起運用進塑造人物中去。
(4)挖掘人物潛臺詞。對人物形象的塑造還要學會深入挖掘人物的內心潛臺詞,這就需要演員有自身積累的文化素養以及觀察和分析能力。總而言之,對人物形象的塑造首先要從生活中積累,再分析結合劇本,根據自己的文化素養以及一些表演的技巧來完成。
2.演員在塑造人物的注意事項
(1)一定要找準人物的性格基調。“概括說來,演員塑造人物形象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二是體現人物。理解人物是體現人物的前提;體現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結果。”所以想要表現一個角色,首先要理解它,要找準這個人物的性格基調。
(2)表演要有控制力,掌握分寸感。要有節制,在表演時不能太“過火”了,又不能太“松散”了,不能該達到的達不到,不能太激進或太過火,所以就需要演員掌握分寸感,做到恰如其分才好。這需要演員有控制力,小到控制一個微表情,大到控制整個肢體,學會控制表演才能不夸張又能達到表現情感的高度。
(3)自我創作,拒絕程式化表演。斯坦尼說過:“我們自出生就有創作的才能,內心就有這樣的一個體系。創作是我們的自然需求。但好像根據體系,我們是不應當會創作的。令人奇怪的是,當我們來到舞臺上,我們卻丟失了天性賦予我們的東西,我們開始裝相、佯裝、做作表演。”正因為我們有老師,有前人的表演,有劇本、有導演、劇作家的規范,使得一些表演非常程式化,當我們可以針對這些規范化的內容進行自我創作,那么表演就會變得有價值。
參考文獻:
[1]劉智強.論戲劇演員角色的自我塑造[J].安康學院學報,2016(6).
[2]李艷東.淺談戲劇演員對角色的塑造[J].大眾文藝,2014(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