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
摘 要:“互聯網+”概念在2015年第一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次大的浪潮,為各行各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大學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大學英語教學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學模式有了更深的變化。在此背景下,文章提出了一種混合式教學模式,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一、混合式教學概述
混合式教學起源于網絡化學習,經過不斷發展建立起了混合式教學理論體系。在我國,混合式教學模式已經開展了十幾年時間,其中北京大學還建立了混合式教學技術平臺,用實踐證明了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方面的優勢,也證明了混合式教學在大學英語中應用的可行性。
混合式教學模式就是將傳統教學與網絡化教學模式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微課、慕課優勢,實現課堂的翻轉。通過混合式教學,整合了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的優勢,不僅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還能夠借助教師主導性的優勢,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目前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中存在的缺陷
在目前高校英語教學課堂中,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師無法把所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不可能在課堂中就完全掌握相關的知識,必須依賴于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通常來說,對大學英語中的難點、重點問題,教師希望通過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也引入多媒體課件,但是由于教學課件不斷地翻頁,學生往往在課上能夠思考,但課后甚至連筆記都沒有,頭腦也容易形成空白,不利于學生課后學習。另外,隨著多媒體課件運用的日益頻繁,學生興趣逐漸降低,在課堂中的表現力也會下降,影響了目前教學的效果。
三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設計
1.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為了避免在教學改革中教師淪為知識的“傳聲筒”,教師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在接受知識的同時運用與發揚知識,成為創新文化的新載體。在外部環境中,應該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信息,促進學生對專業的理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其樹立專業學習的信心。在教學內容與目標設定過程中,必須結合學生專業學習的需求,告知學生實現教學目標第一步就是做好內容、目標設定。在實際教學中,結合課本教材,以實際案例為契機,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英語學習帶來的實際價值,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動力與熱情。
2.實現從實踐中學習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學生必須為學習的主體,而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設計者以及輔助者。教師應該將以學生為主體作為一種核心的教育理念,在教學中以探究為主,穿插互動、游戲等模式,再結合有效的教學評價。教師要注意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自主能力。借助網絡平臺的優勢,讓學生能夠隨時與教師互動、交流,學生對在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要向教師提問,還要分享學習中的快樂、學習心得、技巧等,這個過程也是知識的創新過程。
3.借助現代化軟件開展英語教學
教師可通過建立QQ群、微信群等方式,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通力合作,還能夠將課堂學習與課后練習起來,在兩者之間搭建一個學習平臺,有利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開展,也能夠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更好的環境。
4.翻轉課堂,推動混合式教學的步伐
相對于中小學生來說,大學生自律、自學能力相對較強,在構建知識結構方面能力更強、自覺性更高。混合式模式下,教學評價以形成性與終結性評估結合的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對學生自主學習、團隊合作、話題選擇等方面進行綜合的評估。不僅需要對學生課堂表現進行評估,同時還需要對合作學習開展過程進行互評、自評等。結合翻轉課堂,讓學生通過對教學視頻的觀看學習,通過互動交流、解疑問答等環節,解決大學英語學習的重點與難點。
在“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獲得了肥沃的土壤,借助于信息化技術以及網絡化平臺,可充分提升大學英語教學的時效性、有效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一鳴,郭 爽,都麗麗.“互聯網+”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優化研究[J].魅力中國,2017(29).
[2]葉 玲,姚艷丹.“互聯網+”時代大學英語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探討[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