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磊 路宜芹 陳玲



[摘要] 目的 研究妊娠糖尿病持續孕期營養管理與臨床結局。 方法 選擇2016年5月—2017年12月來該院就診的120例妊娠糖尿病孕婦為研究對象,依照就診順序,分成兩組,每組10例。對照組開展常規性營養指導,觀察組持續性孕期的營養管理。分析兩組效果。 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孕婦孕婦的體重指標變化情況、營養管理前后糖代謝的指標變化情況、不良妊娠的結局情況都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于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開展持續性孕期的營養管理方案,改善孕婦的生存質量,降低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對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起到極佳的干預效果,值得進一步推廣使用。
[關鍵詞] 妊娠糖尿病;孕期;持續;營養管理;臨床結局
[中圖分類號] R587.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9(a)-0014-02
妊娠糖尿病,該病癥主要是由于妊娠期孕婦胰島素的實際需求量逐漸增加所誘發的一類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病癥[1-2]。該病癥的臨床表現為妊娠期孕婦多飲、多尿、多食、外陰念珠菌感染等[3-4]。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若不能夠得到更好的營養調理,不僅會母體造成傷害,更會影響到胎兒的正常生長,以至于胎兒出現相關并發癥。而經臨床研究發現,營養管理方案對于妊娠糖尿病孕婦能夠起到良好的調理效果,對于妊娠期孕婦糖尿病的病情變化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那么,為了分析循證護理在胸外重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結合實際情況,該文擇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該院收治的120例為研究對象,并對部分孕婦開展了持續孕期營養管理,得出心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該院收治的120例妊娠期孕婦為研究對象,所有孕婦均為伴有糖尿病病癥。其中對照組孕婦年齡為25~49歲,平均年齡(45.2±2.1)。其中,初產婦為35例,經產婦為25例。孕周為25~29周,平均的孕周為(27.0±1.2)周;觀察組孕婦的年齡為27~48歲,平均年齡(45.7±2.3)。其中,初產婦為34例,經產婦為26例。孕周為26~30周,平均的孕周為(26.6±0.10)周。兩組孕婦以及家屬對該次實驗知情同意,同時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現將孕婦隨機平均分為兩組,每組 60例。兩組孕婦基礎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針對對照組孕婦,給予常規性的孕期綜合檢查與口頭的營養指導;針對觀察組孕婦開展持續性孕期的營養管理方案,具體方法如下:①對孕婦實施能量需求的量化評估,依據孕婦低血糖的生成指標法倆進行健康營養飲食方案的制定,以少食多餐為基準,盡量減少孕婦每次進食過程中所產生的血糖值負荷,可視情況而定適當加餐。要求孕婦自行準備體重測量秤、血糖儀、廚房秤等,以便于自行進行體重、血糖值及食物量的測量,并做好記錄。對于每位孕婦都必須做好每日三餐食物量、食物內容等基本情況的記錄,將每位孕婦每日空腹的體重及餐后2 h后的血糖值都必須予以詳細記錄,匯總成表格;每隔一周,都必須進行一次隨診,對孕婦的體重及營養均衡狀況予以綜合評估;依據美國醫學的研究生所相應的 (IOM) 標準來進行孕婦的持續營養管理,實時關注孕婦的體重質量各項指數評分情況;②對目標能量予以綜合評估。依據30 kcal/(d·kg)的標準體重,對孕婦基本的需求量予以綜合評估,在孕中期可適當增加至300 kcal/d,將其作為孕婦持續性營養管理目標值;③計算孕婦能量攝入的比例。對于孕婦的記錄表上所記錄的一些食物種類、食物量、烹飪法等予以確認,對于所有食物的攝入量利用能量的交換法予以評估,將孕婦每日實際的攝入量進行精準的計算。以上記錄的相關指標均為孕婦每周 3 d的記錄,代表值為其平均值。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孕婦的體重指標變化情況。②對比兩組孕婦的營養管理前后糖代謝的指標變化情況。③對比兩組孕婦不良妊娠的結局情況。
1.4? 統計方法
該實驗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對數據中的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孕婦的體重指標變化情況
通過對兩組的數據做出的對比,可以得出兩組孕婦孕前的體重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通過對兩組孕婦在產前的孕期體重對比研究,可得出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孕婦在產前的孕期體重增長指標明顯較低,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孕婦的營養管理前后糖代謝的指標變化情況
通過對兩組的數據做出的對比,可以得出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孕婦營養管理前后的糖代謝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孕婦不良妊娠的結局情況
通過對兩組的數據做出的對比,可以得出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孕婦不良妊娠的結局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3? 討論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屬于婦產科臨床上一類極具復雜性的病癥[5-6]。妊娠糖尿病的病因多數與孕婦日常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有著直接性聯系[7-8]。在婦產科臨床上,對于該病癥的頗為重視,也經過了長期的臨床研究。常規性的營養指導,針對妊娠糖尿病的孕婦通常并不會對糖尿病病癥及其相關并發癥起著良好的干預效果,且還會導致妊娠糖尿病逐漸惡化,對孕婦與胎兒都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而經過長期的臨床研究發現,持續性營養管理方案,針對于妊娠糖尿病的孕期營養調理與糖尿病病癥的干預,有著較為良好的臨床應用效果。通過持續性營養管理方案的有效性實施,能夠對妊娠糖尿病的孕婦進行有針對性的持續性營養管理干預,對孕婦妊娠期的血糖值、體重及糖尿病相關并發癥變化情況,予以實時的營養管理干預,為患有娠糖尿病的孕婦量身定制一款適合他們的健康營養進食方案與計劃,有效地降低孕婦在妊娠期的血糖值,控制好孕婦的體重,讓孕婦的各項指標都處于正常妊娠期指標范圍內,促進胎兒正常的生長發育。因而,針對娠糖尿病的孕婦,開展持續性營養管理方案,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燕萍,李冉,平凡,等.妊娠糖尿病114例持續孕期營養管理與臨床結局分析[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8,9(1):55-57.
[2]? 孟玲,周小利,王旭霞.妊娠糖尿病56例持續孕期營養管理與臨床結局評價[J].醫藥衛生:引文版:2017,3(5):00263.
[3]? 范晨,閆彩平,鞏萱.妊娠糖尿病持續孕期營養管理與臨床結局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0(22):491-492.
[4]? 馬本英,張建西,祁曉芳 .妊娠糖尿病持續孕期營養管理與臨床結局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17,26(22):392-393.
[5]? 張海虹,劉紅亞,王劍,等.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營養管理與臨床分析[J].浙江預防醫學,2017,28(09):943-945.
[6]? 鐘耀君,吳聰海,金日男,等.妊娠期糖尿孕婦者孕期持續營養管理效果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7,29(3):395-396.
[7]? 姚惠,張躍先,劉云,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孕期管理及飲食控制的臨床意義[C]//中華醫學會全國圍產醫學學術會議,2016.
[8]? 謝琰,陸彩華,張紅.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與妊娠期結局的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23(6):3003-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