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摘要] 目的 探究醫學營養指導對孕婦糖尿病分娩結局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間在該院就診的126例妊娠糖尿病孕婦作為該次研究對象,研究的對象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通過了倫理委員會的批準。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均分為63例,其中對照組采取常規指導,觀察組采取醫學營養指導,觀察及比較兩組孕婦糖尿病經護理干預后的血糖指標情況及分娩后對新生兒產生的并發癥情況。結果 觀察組孕婦經護理干預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HbAle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07、7.58、4.15,P<0.05)。觀察組孕婦糖尿病的分娩后對新生兒造成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7.94%(5例),顯著低于對照組孕婦糖尿病分娩后對新生兒造成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3.81%(15例),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實施醫學營養指導課對圍產期的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各項指標,同時有效降低了分娩后對新生兒產生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關鍵詞] 醫學營養指導;孕婦糖尿病;分娩結局;影響
[中圖分類號] R45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9(a)-0024-02
妊娠期糖尿病在臨床產檢中屬于常見現象,且發生率相對較高[1]。嚴重可導致羊水過多、巨大兒、胎兒低血糖等情況,其原因主要與血糖代謝異常有直接關系,可對孕婦及胎兒造成嚴重影響,最終導致不良分娩結局的發生。引起了臨床產科醫生的高度重視與關注,將成為目前解決的首要問題。隨著醫療水平不斷的發生與完善,臨床針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全面、綜合性的營養健康飲食指導,可有效控制圍產期孕婦血糖水平,降低分娩結局對新生兒產生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此,該文采集2017年5月—2018年5月間在該院產科進行產檢的12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研究對象實施醫學營養指導后的血糖情況以及對孕婦糖尿病分娩結局的影響進行深入探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該院收治的12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以上納入該次研究中的患者及家屬均知曉同意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按照就診的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63例(常規指導)和觀察組63例(醫學營養指導),其中對照組年齡23~38歲,平均年齡(24.12±1.5)歲;孕周22~32周,平均孕周(23.12±1.5)周;觀察組年齡25~40歲,平均年齡(26.23±2.5)歲;孕周22~35周,平均孕周(23.13±1.6)周;所有孕婦的年齡等臨床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指導方式
1.2.1? 對照組? 對該組孕婦采取常規指導:①號召孕婦及家屬積極參加有關圍產期相關知識以及注意事項等常規健康指導。②指導家屬協助孕婦完成整個孕期計劃如孕期營養、孕婦心理、生理保健、孕期胎育等。③提倡母乳喂養,產后對新生兒日常護理及產后產婦的健康護理[2]。
1.2.2? 觀察組? 對該組孕婦實施醫學營養指導:①產檢醫生應結合不同孕婦的身體情況來指導相應的健康指導。②設立醫學營養健康講座以及有關整個孕期的保健相關知識,督促孕婦及家屬積極參加,從中熟練掌握護理技巧。③根據不同孕周的孕婦來進行有效指導,同時加強孕期體重的管理以及營養膳食的調節。④設立咨詢平臺,收集更多資料,從中提高服務交流質量,并認真做好記錄[3]。⑤宣傳合理運動,可有效控制體重增長,同時確保了胎兒的健康,降低了腹產術率。⑥針對妊娠期出現血糖高的孕婦,應每日做好飲食規劃,血糖監測,找出原因,并對飲食、運動方面進行一對一對有效指導[4]。⑦定期隨訪,對孕婦每日的體重增減情況以及飲食方面詳細做好記錄,從而提高孕婦對整個孕期的依從性[5]。
1.3? 觀察指標
觀察及分析兩組孕婦護理干預前、后的血糖各個指標情況(空腹血糖、產后2 h血糖、HbAlc糖化血紅蛋白);比較兩組孕婦分娩結局對新生兒出現的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進行χ2檢驗,為計量資料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結果發現,觀察組孕婦經護理干預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HbAlc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0.023、4.07、7.58、4.15,P<0.05),見表1。
結果表明,觀察組孕婦糖尿病的分娩后對新生兒造成不良反妊娠結局發生率為57.81%(5例),顯著低于對照組孕婦糖尿病分娩后對新生兒造成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為23.81%(15例),組間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妊娠期由于機體對胰島素的需要量的不斷增加,同時對胰島素作用的敏感度逐漸下降,從而孕期需要胰島產生更多的胰島素來維持母體血糖的穩定,當胰島功能不全時,最終導致血糖增高的表現[6]。據有關臨床實踐證實,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約為86%以上,單純對飲食進行調整,可使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圍值[7]。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過去傳統的指導模式已不能滿足患者及家屬的需求。實施醫學營養指導是一種新型指導模式,可有效減少母嬰綜合征,確保了母嬰安全[8]。同時嚴格控制飲食,控制體重生長,還可有效控制了孕婦的各項血糖水平,減少新生兒的出現的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9-10]。
在整個孕期過程中,面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應①嚴格控制體重增長、合理膳食。②確保母嬰所需攝取量,以防影響生長發育。③每日堅持檢測血糖,保證血糖持續穩定。④給予有效藥物治療,預防并控制母嬰并發癥。
該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孕婦經護理干預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HbAlc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觀察組孕婦在孕期對新生兒造成不良妊娠結局總發生率為7.94%,顯著優于對照組孕婦糖尿病對新生兒造成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為23.81%,這與潘曉娜[10]在研究報告中觀察組新生兒孕期并發癥總發生率為7.6%,顯著優于對照組新生兒孕期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3.21%的結果一致。由此說明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多與存在血糖及血脂異常情況有關,從而實施醫學營養指導進行干預,可有效控制孕婦的餐前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血紅蛋白的水平指標處于正常范圍內,減少孕期對新生兒產生的并發癥的發生率情況。
綜上所述,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而言,采取醫學營養指導顯著優于常規飲食指導,有效減少母嬰之間的造成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確保了母嬰的安全,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呂艷蕊.個體化膳食指導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血糖控制及妊娠結局影響[J].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29(6):552-554.
[2]? 陳敏.舒適護理在產婦剖宮產術后護理中的臨床應用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99,103.
[3]? 楊瑞華.舒適護理在剖宮產術后產婦護理中的臨床應用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4):187-188.
[4]? 王英芬,王枸允,謝敏慧,等.孕期個體化營養指導與常規健康指導對妊娠糖尿病孕婦的影響比較[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12):39-42.
[5]? 楊麗英.妊娠中晚期營養指導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血糖控制、分娩結局和新生兒體重的影響[J].黑龍江醫學,2016,40(5):472-473.
[6]? 姜瑩,丁輝.個性化營養指導對孕期健康及妊娠結局的影響效果評價[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27(5):600-602.
[7]? 胡艷萍.孕期營養指導對孕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6,22(25):33-34.
[8]? 張博雯,周偉元,朱琴.醫學營養指導對孕婦糖尿病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33):60-63.
[9]? 葉梅景.營養健康教育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體重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7,33(2):80-81.
[10]? 潘曉娜.妊娠期糖尿病的醫學營養治療效果評價[D].杭州:浙江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