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莉 陳曦



[摘要] 目的 分析妊娠糖尿病與妊娠前體質指數以及胎次的關系。方法 抽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227例在該院接受產檢的妊娠糖尿病孕婦,比較和分析孕婦胎次以及體質指數與妊娠糖尿病之間的關聯。結果 一胎、二胎及以上孕婦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值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體質量不斷增加,孕婦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不斷上升,不同體質量孕婦各觀察項目數據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探析組孕婦分娩體重、孕期體重增長量、BMI以及羊水指數均明顯高于比對組患者,各觀察項目數據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探析組孕婦剖宮產率明顯高于比對組孕婦,陰道分娩率明顯低于比對組孕婦,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孕婦陰道助產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孕婦妊娠前體質指數越高、胎次越多,則孕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越高,因此必須針對糖尿病高危因素加強妊娠期體質量監測以及孕檢,改善母嬰結局。
[關鍵詞] 妊娠前體質指數;胎次;妊娠糖尿病發病
[中圖分類號] R71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9(a)-0035-02
妊娠糖尿病主要引發因素為胰島素拮抗激素分泌量不足,臨床特征主要表現為糖耐量異常,對母嬰身心健康均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必須加強篩查、有效識別高危孕婦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1]。該研究回顧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4月該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77例,探討妊娠糖尿病與妊娠期體質指數以及胎次存在的關系,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27例在該院接受產檢的妊娠糖尿病孕婦并將其作為探析組,所選孕婦年齡為21~39周歲,平均(29.5±5.7)歲,孕周為24~28周,平均為(26.7±1.8)周,同時選取243名同期在該院接受體檢的非糖尿病孕婦作為比對組,年齡為21~40周歲,平均(29.9±5.6)歲,孕周為24~29周,平均為(26.9±1.7)周,排除高血壓產婦、臟器功能損傷產婦、自發性流產產婦、習慣性流產產婦、有糖尿病家族遺傳史產婦、多囊卵巢綜合征產婦、存在骨盆因素、臍帶因素、胎盤因素等可能引發異常妊娠結局的孕婦。比較2組孕婦基線孕周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比較和分析孕婦胎次以及體質指數對妊娠糖尿病產生的影響,對比一胎、二胎及以上孕婦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值,根據患者體質量分為偏瘦組(BMI<18.0 kg/m2)、正常組(BMI為18.0~23.0 kg/m2)、超重組(BMI為23.0~25.0 kg/m2)和肥胖組(BMI>23.0 kg/m2),比較4組孕婦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值[2-3]。
1.3? 項目評價
對比不同胎次以及不同體質量患者葡萄糖耐量試驗結果,同時比較2組孕婦妊娠指標和分娩方式。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進行數據資料分析為SPSS 14.0統計學軟件,通過[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差異以χ2檢驗進行比較,(x±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胎次患者葡萄糖耐量試驗結果對比
一胎、二胎及以上孕婦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值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同體質量患者葡萄糖耐量試驗結果對比
隨著體質量不斷增加,孕婦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值不斷上升,不同體質量孕婦各觀察項目數據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比較2組孕婦妊娠指標
探析組孕婦分娩體重、孕期體重增長量、BMI以及羊水指數均明顯高于比對組患者,各觀察項目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比較2組孕婦分娩方式
探析組孕婦剖宮產率明顯高于比對組孕婦,陰道分娩率明顯低于比對組孕婦,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孕婦陰道助產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不斷攀升,對母嬰健康有著較大的不良影響[4]。該次研究中,隨著體質量不斷增加,孕婦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不斷上升,不同體質量孕婦各觀察項目數據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孕前肥胖孕婦存在過氧化物酶增多、脂質代謝紊亂等現象,易出現胰島素抵抗現象,出現妊娠期糖尿病幾率較高[5]。此外,超重、肥胖孕婦孕前存在程度各異的胰島素抵抗現象,容易加大妊娠糖尿病發生率[6]。一胎、二胎及以上孕婦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值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胎次越多,孕婦年齡越高,高齡孕婦身體機能明顯衰退,新陳代謝速度明顯下降,出現糖尿病以及糖耐量降低等病癥的幾率明顯更高[7]。
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若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對母嬰健康均會產生不良影響,對孕婦妊娠方式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母嬰近期以及遠期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升高并進而加大巨大兒、早產、感染、羊水過多等風險,因此,使孕婦妊娠期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必須加強早期血糖檢測力度[8]。
綜上所述,孕婦妊娠前體質指數越高、胎次越多,則孕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越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婦早期臨床表現缺乏典型性,因此,為了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并有效抑制各類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母嬰身心健康以及妊娠結局,必須針對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采取針對性防控措施,對孕婦妊娠期體質量加強監控,對于提升孕婦妊娠質量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 笪苗,謝新芳.妊娠糖尿病的影響因素及其預防方法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8,33(5):404-408.
[2]? 熱孜萬古麗·阿迪力,熱孜亞·阿不來提,陳培培,等.孕前體重、孕期增重及年齡與妊娠結局的關系[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1):78-80.
[3]? 楊棋英,夏亞娣,孫蕓,等.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波動和母體及新生兒不良妊娠結局相關研究[J].浙江臨床醫學,2018,20(6):1057-1058.
[4]? 徐雯,陳海霞,孟茜.妊娠前體質量指數和胎次對妊娠糖尿病發病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8):73-74,97.
[5]? 霍志平,李紅霞,杜巍.妊娠前體重指數和胎次對妊娠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發病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6):111-114.
[6]? 卞春芳,張曉莉.血糖控制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7,4(16):14.
[7]? 張莉,趙明,李光輝.妊娠早期開始的強化生活方式干預對肥胖孕婦孕期增重和妊娠結局的影響[J].北京醫學,2015, 37(10):1001-1002.
[8]? 沈蓓蓓,王利娥,王秀娟,等.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分析與孕期營養干預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2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