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冰
[摘要] 目的 探討甘油果糖聯合吡拉西坦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腦出血后腦水腫的臨床效果。方法 隨機抽樣法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該院84例2型糖尿病腦出血后腦水腫患者,摸球法分為研究組(基礎治療+甘油果糖+吡拉西坦)與對照組(基礎治療+甘油果糖)。對比兩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 結果 入院時,兩組顱內血腫、顱內水腫量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顱內血腫、顱內水腫量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入院時,兩組NIHSS(神經功能)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4.76%(2/42)、2.38%(1/4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2型糖尿病腦出血后腦水腫患者治療中聯合應用甘油果糖與吡拉西坦的效果更佳,能促進顱內血腫、水腫吸收,改善神經功能,且不良反應少,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2型糖尿病;腦出血;腦水腫;甘油果糖;吡拉西坦
[中圖分類號] R74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9(a)-0088-02
糖尿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其中2型糖尿病所占比例較高。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受自身疾病性質影響,極易出現電解質紊亂、腎功能不全等現象,其出現腦出血、腦水腫的風險較高[1]。腦出血病因較多,包括腦血管畸形、動脈瘤等,屬于原發性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所致出血。腦出血還會導致患者出現較多并發癥,如腦水腫等。腦出血后腦水腫持續時間為3 d~3周不等,會導致顱內壓提升,加重神經功能缺損,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故需臨床上采取積極措施,尋找有效方法治療2型糖尿病腦出血后腦水腫,以改善預后。該次研究2017年3月—2018年3月探討42例2型糖尿病腦出血后腦水腫治療中甘油果糖與吡拉西坦聯合應用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樣法選取該院84例2型糖尿病腦出血后腦水腫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2]中診斷標準;②經頭顱CT、MRI等檢查確診為腦出血;③腦出血首次發作,發作到入院間隔時間<24 h;④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肝、腎疾病;②合并嚴重精神障礙、癲癇等疾病;③妊娠及哺乳期婦女。隨機法分組,各42例。研究組男26例,女16例;年齡50~79歲,平均年齡(64.25±8.24)歲;發病到入院治療間隔時間3~23 h,平均治療間隔時間(19.54±2.01)h。對照組男25例,女17例;年齡50~78歲,平均年齡(64.18±8.10)歲;發病到入院治療間隔時間2~23 h,平均治療間隔時間(19.15±1.89)h。兩組臨床資料保持同質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該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兩組入院后均給予基礎治療,包括指導患者臥床休息、吸氧、液體支持、調整血壓、降糖、降脂等。對照組在此基礎上,以250 mL甘油果糖氯化鈉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57114)靜脈注射,每隔12 h治療1次,持續治療10 d。研究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以100 mL吡拉西坦氯化鈉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73420)靜脈注射,每隔8 h治療1次,持續治療10 d。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入院時、治療后顱內血腫及水腫量變化情況;②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評估兩組入院時、治療后神經功能變化,分值范圍為0~42分,得分越高,情況越差[3];③觀察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方法
以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資料。計數資料以[n(%)]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以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顱內血腫、顱內水腫量變化對比
入院時,研究組顱內血腫、顱內水腫量分別為(21.45±7.65)mL、(27.10±5.54)mL,對照組則為(20.99±7.57)mL、(26.98±5.45)mL,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277、0.100,P=0.391、0.460)。
治療后,研究組顱內血腫、顱內水腫量分別為(10.15±3.35)mL、(9.24±2.85)mL,少于對照組的(14.60±3.50)mL、(12.25±3.10)m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953、4.632,P=0.000、0.000)。
2.2? 兩組神經功能變化對比
入院時,研究組、對照組NIHSS評分分別為(16.62±5.52)分、(16.70±5.48)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067,P=0.474)。
治療后,研究組NIHSS評分為(7.50±2.14)分,低于對照組的(11.02±2.20)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433,P=0.000)。
2.3? 兩組治療安全性對比
治療期間,對照組出現1例頭痛,發生率為2.38%(1/42)。研究組出現1例頭痛,1例惡心,發生率為4.76%(2/42)。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00,P=1.000)。
3? 討論
2型糖尿病是腦出血發生的常見危險因素。而且,2型糖尿病腦出血后腦水腫,會加重神經功能缺損,增加病死率。當前,臨床上治療腦出血急性期的關鍵,是采取積極措施控制腦水腫,降低顱內壓。以往,臨床上多采用常規方法進行治療,包括降壓、降糖、甘露醇脫水降顱壓控制腦水腫等,但部分患者治療效果仍不理想。而且,長時間大劑量應用甘露醇治療,還可能增加電解質紊亂、腎功能不全等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影響患者依從性,不利于康復。而且,多數糖尿病患者伴有電解質紊亂、腎功能異常現象,這也給其治療方案的選擇及治療安全性提出較高要求。
甘油果糖是一種高滲性脫水藥物,具有類似于甘露醇的降顱壓、緩解腦水腫作用機制,且作用持續時間長。而且,相較于甘露醇,甘油果糖起效較為緩慢,不會給腎功能造成較大影響,不良反應少,安全性更高。吡拉西坦屬于腦代謝改善類藥物,能促使腦內三磷酸腺苷生成,改善腦代謝。而且,吡拉西坦能促使氧化應激反應減輕,對腦核苷酸雙磷酸酶活性進行維持,保護腦神經,使得腦功能盡快恢復。除此之外,吡拉西坦能促使神經細胞凋亡減少,改善神經功能。而腦出血治療中應用吡拉西坦氯化鈉注射液,一方面具有脫水降顱壓效果,另一方面,還能有效保護腦神經,促使神經功能盡快恢復。
該次研究調查發現,研究組治療后顱內血腫、顱內水腫量減少幅度更大,提示顱內血腫、水腫吸收效果更佳。李超[4]將138例2型糖尿病合并腦出血的患者分為單純甘露醇組、單純甘油果糖組、甘油果糖聯合吡拉西坦組,結果顯示聯合組腦出血和顱內水腫吸收量改善效果更佳,與該次研究結果相符。這可能是因為,治療中聯合應用甘油果糖與吡拉西坦,能發揮協同作用,更好降低顱內壓,減輕腦血腫周圍水腫。此外,張華[5]調查發現,甘油果糖與吡拉西坦聯合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腦出血后腦水腫,能更好改善神經功能。涂漢明等[6]研究同樣證實這一點,還提出能進一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該次研究也發現,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神經功能改善效果更佳,與上述文獻結果相符。考慮是因顱內血腫、水腫吸收,改善腦組織缺氧、缺血,促使神經功能恢復,而單純應用甘油果糖組神經功能恢復仍較慢。在治療安全性上,兩組不良反應程度均較輕,且發生率差異不顯著,提示兩種方案均具有一定安全性。
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腦出血后腦水腫患者治療中聯合應用甘油果糖與吡拉西坦的效果更為理想,需引起高度關注。
[參考文獻]
[1]? 王曉杰, 遆丹陽, 楊立新,等. 優質護理對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生活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7):181-182.
[2]?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8,10(1):64-67.
[3]? 歐艷. NIHSS評分與SSS評分對腦梗死急診溶栓后出血轉化的預測價值[J].實用醫學雜志, 2014,30(19):3124-3126.
[4]? 李超.應用甘油果糖聯合吡拉西坦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腦出血后腦水腫的臨床觀察[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15,42(4):324-328.
[5]? 張華.2型糖尿病患者腦出血后腦水腫應用甘油果糖聯合吡拉西坦治療的療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7):6-7.
[6]? 涂漢明,程超禪,應愛娟.甘油果糖聯合吡拉西坦治療糖尿病腦出血后腦水腫效果觀察[J].中國鄉村醫藥,2016,23(2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