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
[摘要] 目的 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并發癥預防開展分析研究。 方法 該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對糖尿病患者206例開展了分析研究,將患者分成了對照組和研究組,均有103例患者。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研究組患者除了常規護理還增加了護理干預,對兩組的臨床護理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結果 經過護理,研究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平均是(6.40±1.25)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平均是(8.06±0.52)mmol/L,生活質量評分是(82.6±15.9)分;對照組患者的以上指標分別是(6.80±1.89)mmol/L,(9.83±1.59)mmol/L,(59.6±20.4)分。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對比不存在統計學差異性,餐后2 h血糖水平和生活質量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出現了9例并發癥病例,發生率是8.73%,對照組有26例并發癥病例,發生率是25.24%。兩組的并發癥情況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護理干預措施的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比較突出,患者的并發癥幾率比較低,生活質量提升明顯。
[關鍵詞] 糖尿病;護理干預;血糖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9(a)-0163-02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Control of Blood Glucose and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in Diabetic Patients
WU Fang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the Fourth Hospital of Daqing City, Daqi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16371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in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206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the hospital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7 were analyz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with 103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also added nursing interventions in addition to routine nursing, and compared the clinical nursing statu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 of the study group was (6.40±1.25) mmol/L, the average blood glucose level at 2 h after meal was (8.06±0.52) mmol/L,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was (82.6±15.9) points. The above indicators were (6.80±1.89) mmol/L, (9.83±1.59) mmol/L, (59.6±20.4) poin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fasting blood glucos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quality of life (P<0.05). There were 9 cases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the incidence rate was 8.73%, and 26 cases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rate was 25.24%.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lood glucose control of diabetic patients is more prominent, the patient's chance of complications is relatively low,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s obviously improved.
[Key words] Diabetes; Nursing intervention; Blood glucose
糖尿病(DM)是患者的胰島素分泌不足,生物作用受損,體內血糖上升引起的代謝疾病,患者臨床中還會伴發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硬化等等并發癥[1]。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療不單純使用胰島素藥物,還有護理措施,對患者提供護理干預,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預防患者的并發癥。該次研究中,為患者提供了護理干預措施,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并發癥發生率明顯的下降,因此護理的優勢比常規護理明顯,護理效果更加顯著。該次該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就124例糖尿病患者開展分析研究,對患者的護理情況進行報道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對糖尿病患者205例開展了分析研究,將患者分成了對照組和研究組,均有103例患者。研究組有51例男性和52例女性患者,最小是35歲,最大是66歲,平均(45±6.5)歲,對照組有48例男性和55例女性患者,最小是30歲,最大是65歲,平均(43±5.3)歲。兩組的一般性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能夠對比。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選取的患者符合糖尿病相關診斷依據,且對研究知情同意參與[2]。排除標準:患者有藥物禁忌,精神狀態不適合參與研究,理解能力較差,不配合研究治療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研究組在常規護理方法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組織糖尿病患者參加疾病基礎知識講座,或發送宣傳手冊等方法,讓患者了解疾病的癥狀、病因、危害、預防等方面的知識,以提高患者對自身病情的重視及配合護士干預護理的行動。由于糖尿病屬無法治愈的疾病,需要進行長時間的治療,并且須控制飲食,服用藥物及預防并發癥等,使患者產生嚴重的心理焦慮情緒,甚至拒絕治療。因此,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耐心的心理護理,有利于增強患者自信,以良好的心態面對疾病,控制病情的進展。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病情,切實制定患者的飲食計劃,合理調配食物,攝入適當的營養物質。針對患者制定個人運動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心肺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肌肉及周邊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每個月進行電話隨訪,了解患者血糖水平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出院前1 d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患者出院后進行5~14個月的隨訪,并且在患者住院期間對其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觀察與記錄,采用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生活質量量表,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估[3]。
2? 結果
經過護理,研究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平均是(6.40±1.25)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平均是(8.06±0.52)mmol/L,生活質量評分是(82.6±15.9)分;對照組患者的以上指標分別是(6.80±1.89)mmol/L,(9.83±1.59)mmol/L,(59.6±20.4)分。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對比不存在統計學差異性,餐后2 h血糖水平和生活質量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出現了9例并發癥病例,發生率是8.73%,對照組有26例并發癥病例,發生率是25.24%。兩組的并發癥情況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是內分泌代謝異常疾病,患者的臨床發病率非常高,病情反復,治療的時間比較長,我國每年糖尿病死亡患者數量不斷增加[4]。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療不單純使用胰島素藥物,還有護理措施,對患者提供護理干預,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預防患者的并發癥。該次研究中,為患者提供了護理干預措施,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并發癥發生率明顯的下降,因此護理的優勢比常規護理明顯,護理效果更加顯著。
該次研究中,對患者提供了疾病知識教育,對并發癥的先兆進行了講解,提升了患者的自我病情管理能力。護理人員結合患者的心理狀態,為患者提供了情緒護理,針對性的指導,讓患者能夠保持積極治療的心態。根據研究顯示,心理狀態對患者的血糖控制影響非常大。該次研究中,并發癥發生情況集中于低血糖、酮癥酸中毒和高滲性昏迷。低血糖的預防需要對胰島素的使用進行合理化管理,患者按時進食,攜帶糖果,防止低血糖。特別是胰島素使用后的4~5 h,應該減少活動,防止低血糖。酮癥酸中毒及高滲性昏迷預防,應該不要隨意的停用胰島素,對飲食進行控制,多飲水。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情況來對患者的運動進行指導,制定合理的運動方案,避免并發癥[5]。
該次研究中,經過護理,研究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平均是(6.40±1.25)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平均是(8.06±0.52)mmol/L,生活質量評分是(82.6±15.9)分;對照組患者的以上指標分別是(6.80±1.89)mmol/L,(9.83±1.59)mmol/L,(59.6±20.4)分。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餐后2 h血糖水平和生活質量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出現了9例并發癥病例,發生率是8.73%,對照組有26例并發癥病例,發生率是25.24%。兩組的并發癥情況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措施能夠對患者的血糖進行良好的控制,積極的預防并發癥,讓患者的住院實踐縮短,讓患者的血糖控制更加理想,對急救知識掌握更好,降低患者的治療費用,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讓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措施相比常規護理能夠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減少患者的并發癥幾率,讓患者的生存得到嘎斯,因此臨床中可以進行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張紅梅.臨床護理和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甘肅科技,2013,29(1):123-124.
[2]? 李冬.護理干預在預防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7):226-227.
[3]? 楊巧紅.護理干預在糖尿病并發癥預防中的作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3,14(3):773.
[4]? 吳秀蓮.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血糖控制及并發癥預防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2,11(16):218.
[5]? 劉寧,葉小珍,盧斌,等.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羥維生素D水平與胰島α細胞及β細胞功能的相關性[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6,29(1):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