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琴
摘 要:目前,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即所謂的“慕課”已席卷中國甚至全球的教育事業,它打破了以往教師直接為班級學生面授課程的教學模式,為教育事業填上了自己獨有的色彩,同是也為計算機教學的應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將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應用到計算機教學中存在著優勢同樣也有一些問題,對于這樣一把雙刃劍,如何揚長避短地去發展和利用是目前教育者們最關心的問題,本文詳細地闡述了出現的問題,并針對于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關鍵詞:慕課;必要性;計算機;教育
中圖分類號:TP3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472(2018)-11-55-03
1 引言(Introduction)
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所涉及的課程數目正在以指數形式上升,課程的質量也得到大幅提高。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在發展的前期,主要是由名校的教授在為自己的學生授課時現場錄制的視頻,經過剪輯和完善之后發布到網上讓其他高校的有需要的學生聽這一課程,有助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這門課,加深對該課程的認識。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最主要的優勢在于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時間安排去聽課程內容;再者學生不受時間和地點的約束,不論學生的教育背景如何都不會影響聽課,學生聽完課程之后可以和一起學習的人一起討論心得;一方面加強對知識的掌握,同時也增強了對課程的喜愛,這一獨特優勢也為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提供了強大的市場[1]。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計算機教育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利用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來輔助計算機教育可謂是雪中送炭[2,3]。
2 早期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2.1 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
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在廣義上是指對所有在互聯網上開放的一系列課程的集合。在這個集合中所包含的元素多種多樣,分布于各個尖端行業。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在最初期的主體是一些高校的教授對一些課程的錄制,后期規模逐漸擴大,囊括了各行各業的尖端人才所錄制的值得人們去學習和研究的內容。目前全國的網絡發展極其迅速,成為家喻戶曉的必要組成,這樣的背景使得每一個愿意聽課的人都可以直接聽網絡課程,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便利性。
2.2 早期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如何運用于計算機教學
早期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如何運用到計算機教學中這一問題,已經有部分的教育工作者做了初期工作。在計算機普及的前提下,人們逐漸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在利用計算機技術娛樂的同時,一些高校教育者已意識到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對教育事業的幫助,如有效地刪選網絡課程,并將選結果制作成教學材料開展教學內容,相應地制作詳細的課程計劃;利用計算機發布教學要求和素材,布置與課程相關的要求和練習題目來鞏固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在計算機教學結束后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度,然后回到課程計劃中逐漸修改和完善計劃,以此達到最好的教學結果。
3 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在計算機教學中的必要性
3.1 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為計算機教學提供載體
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是全國各地的知識精英錄制視頻,這樣使得網絡課程的來源非常廣泛,網絡傳播途徑也使得網絡課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遍布于全國的各個地區。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的更新速度極快,網友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可自由選擇自己合適的教學視頻并及時進行學習心得的互動。計算機作為網絡課程的載體,反饋能力強、實踐性矚目、操作簡單、更新數據快。由于這些顯著性的優勢使得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在計算機教學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位置,它為計算機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骨架[4]。
3.2 發展一種新的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主體地位的占有者是教師,教師通過對課程的學習制定相應的課程教學內容,依照自己對這門課程的理解為學生講解知識點,學生是被動方,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剝奪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純屬被老師的教學理念和授課方式所局限,沒有自己主觀的理解,長期如此只會逐漸剝奪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性,所以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許多的詬病需要來改進。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則會消除傳統教學模式所體現出來的問題,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將會使得教學資料、授課方式、授課經驗等方面不再受局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聽到不同版本的教師授課內容,加深了對知識的全方位理解,同時存在不同教師不一樣的授課方式,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去聽這門課程。在學校教師制定好課程學習之后,學生可以尋找在未來職業生涯中所要具備的新技能然后回歸到網絡中去尋找相關課程學習,如此才可以使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的價值最大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3.3 消除地域帶來的教育資源不平等
目前全國的經濟逐漸發達,但由于中國的人口基數大,在個別的地區還沒有實現小康,這些地區的經濟基礎相對于其他發達的地區存在明顯的落后。這些經濟落后的地區的教育資源非常有限,教師的綜合水平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待提高。眾所周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落后的地區在教育資源不平等顯現出來的是教育水平的持續下降,這只無形的手就阻礙了全國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為地域經濟的差異導致教育水平不平等的問題提供了解決的契機。這些地區利用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尋找網絡上比較出色的教學視頻,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來為學生提供平等的教育資源,大量的教育資源不斷更新和完善,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受到各個名家的視頻教學指導,形成獨有的學習風格,增進了對專業知識的全方位理解和掌握。
3.4 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加深了學生對實踐的理解
目前,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幾乎都還是選用老師直接為學生面授課程的方式讓學生學習到一些與專業相關的知識。但是,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實踐意識,學生在熟悉了知識點后并不清楚這些知識的應用途徑在哪里,所以涌現出了學生抱怨學校教的知識在未來工作中沒有直接性的作用,在未來進入職業生涯時沒有目標,缺乏認識,如此正是在潛移默化地減弱了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利用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來進行計算機教學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在學習知識過程中對實踐意義的把握,學生在上完課之后,教師可適當性地布置相對應的實踐環節來增加知識的價值,利用計算機和相應的網絡資源還可以監控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查缺補漏,學生則可以以自我為中心去實現知識體系的完整性。
4 目前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方式
4.1 豐富教師所用課程素材
前期教師所利用的課程素材局限性較大,教師自主制定教學培養計劃,教師的主觀意見在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學習上占據主要的位置,長此以往只會使得教師對于這門課程出現依賴性行為,逐漸喪失了創新性。有了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教師可以提前觀看網上對這門課程的錄制視頻,對于一些講解較好的視頻加入到學生學習的素材當中,通過一些常規的方法將知識教給學生[5]。教師也可以將自己的課程講解視頻發布到網上,和其他學校的教師一起研討,這樣為計算機教育事業注入新鮮的血液。教師還應該督促學生自己到網絡上尋找課程內和課程相關領域的知識,來增加自己的知識面,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4.2 增強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
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遍布各個網站,其數據量是史無前例的,這樣多的數據除了教師幫助學生尋找需要的課程視頻和資料外,教師還應注重學生自主處理信息的能力。學生不能一直處于相對被動的局面,要及時地發現大型開放網絡課程中適合自己學習的課程;除了自學,加之視頻講解,所達到的效果相比較教師面授要好很多。鑒于此,學生可以每一個人建立一套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案,按照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和自己的學習能力,確定好之后可以和教師核對方案中的問題并及時地調整,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課程主要的內容,教師可以組織小組討論,以及匯報學習重點知識,每一個學生的理解內容放在一起形成大的集合,幫助那些沒有掌握清楚內容的同學進行二次學習。從另一種計算機學習模式即遠程教學,教師在網絡中講解課程的過程中,學生應該具備對信息的刪選能力,對一些講解欠佳的視頻課程要及時提出自己的見解,不能讓一些不太合理的視頻課程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4.3 促進團隊合作能力
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多種多樣并且所聽的課程不光是學生,其聽課的人員遍布各個行業。在利用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來進行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聽課的人們無形之中組成了一個強大的團隊,在這個團隊中的人都對這門課充滿著興趣和熱情,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利用到這一點,逐漸拓展知識體系,促進團隊的合作才能使得學習的效率大幅度提升。
4.4 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在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提供原材料。這些原材料經過老師的處理之后發布給學生進行學習,在這之后進入到學生自主學習過程;雖然一部分學生的約束能力較差,但是長期的訓練之下表現出來的是學生的自主能力顯著上升;在自主能力提升的過程中,會潛移默化地加強學生的創新能力,新時代就需要創新能力強的人才為國家的綜合國力添磚加瓦。
5 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存在的問題
5.1 很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的實施和在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按照課程需求設置教學方案,發布教學安排,學生在老師的統一領導下在特定的時間段內學習。如此需要學生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在計算機前面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去理解視頻中老師所講的內容,自主性較好的學生可以輕松地完成相應布置的任務,但是這樣的要求對于一部分自制力較差的學生很難完成。學生在聽課時會被手機等外在物品吸引注意力,此時也沒有諸如教師之類的人對他的行為做一個監督和制止,如此則達不到學習目標,將導致好的學生更加優秀,差的學生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
5.2 和授課教師的互動性欠缺
在傳統的教師直接為班級學生面授課程的模式下,學生對于自己不知道或者沒有聽懂的部分可以直接和面授老師交流及時地解決問題;但是利用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來實施計算機教學,遠程網絡授課老師面對的是數以萬計的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為每一個學生答疑,學生只能和自己一起學習的學生交流學習或者和自己學校的老師交流解決問題,致使聽課的學生不能及時并直接地與授課老師交流而影響和對課程的理解。
5.3 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資源整合難度大
教師在用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整合資源的時候需要教師將網絡上的視頻大致的掃描一遍,但是在看的過程中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這無疑為教師增加了砝碼,使得教師在教育事業中付出更多的時間,長期以往會出現更多的抱怨和不滿。再者教師在利用網絡資源的過程中還需要平衡課本和網絡資源,否則只會使得教育事業出現明顯的教育缺失口[6]。
6 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的解決措施(Proposed solutions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6.1 逐漸增強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
依據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進行的計算機教學需要依賴于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學生在接收到教師下發的教學資料之后需要獨立完成相關內容,如果不及時增強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只會使學生與知識背道而馳,失去教育最本真的意義,達不到利用強大的網絡課程資源來教育學生的目的,從而也使得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的價值逐漸降低。為此學校需要的是設置相關的培訓來增強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比如開展定時2小時遠離手機的活動或者是在一定的時間內學習完成的任務后做學習報告,小組審閱打分等,經過長期的訓練后再進行計算機教學,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6.2 加強學生之間及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溝通
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實施的是一對多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就涌現出了其自身的缺點即學生之間及學生和老師之間缺乏溝通。所以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應該設定類似于每個階段性學習之后的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的討論班,在討論班中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對于學生不懂的問題可以及時與在校授課老師交流,只有這樣才可以將知識徹底嚼碎,達到學習的目的。
6.3 做好網絡資源和教學原教材之間的平衡
在利用大型開放式網絡資源進行計算機教學的前期,教師在各大網站收集所需要的課程相關網絡資源,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師在收集的過程中往往會注重或者依賴于網絡資源而忽視掉以前傳統教學所使用的課程教材,這樣的做法只會因小失大,使得學生真正學習到的知識較少。所以在計算機教學之初,學校應該對相關的教師進行集體培訓,教師就課程需要的資料形成一個網絡資源和課程課本資料的占比,根據占比去尋找有用且價值高的開放式網絡課程,尋找到的資源需要反饋到小組研討商議之后再加入教學中[7]。
7 結論(Conclusion)
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的普及沖擊著原有的教學模式,使得新的一種利用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來實現計算機教學的模式逐漸深入人心,它具有前所未有的優勢,在教育事業中似一匹黑馬不斷為教育事業做貢獻。目前,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應用到計算機教學中存在學生很難集中注意力、課堂互動性欠缺,以及資源整合難度大等缺點,利用現有的知識體系和相應的解決措施去克服這些不足,發展一種相對合理和完善的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來進行計算機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應用意義。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Abrami,P.C.,Bernard,R.M.,Bures,E.M.,Borokhovski,E.,Tamim,R.M.Interac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and online learning:Using evidence and theory to improve practice[J].Journal of Comput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11,23(2-3):82-103.
[2] Bernard,R.M.,Abrami,P.C.,et al.A meta-analysis of 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 treatments in distance education[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9,79(3):1243-1289.
[3] Winne,P.H.How software technologies can improve research on learning and bolster school reform[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006,41(1):5-17.
[4] 王星磊,喬愛玲.美國可汗學院對我國網絡教育的啟示[J].軟件導刊,2013,12(5):161-163.
[5] 高素雙.網絡資源在開放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探索[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12):13-14.
[6] 李風巧.淺析網絡資源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電子制作,2015(5):132-134.
[7] 王佑鎂.國家精品課程網絡資源的教學可用性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0,28(4):69-72.
作者簡介:
劉 琴(1976-),女,本科,副教授.研究領域:軟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