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南 陸澤恒 周輝君
【摘 要】廣西發展縣級中專是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打贏扶貧攻堅戰、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穩健加快“富民強桂”新跨越步伐,廣西壯大縣域經濟,振興廣西的必然選擇。10年來縣級中專發展勢頭良好,但也存在辦學理念陳舊、財政經費不足、職教資源分散、專業服務產業能力不強等問題和挑戰。為此,應解放思想,把縣級中專發展提到戰略的高度;銳意改革,建立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體的多元投資機制;改革教師聘用制度,為師資隊伍建設開辟“綠色通道”;整合資源,建立縣級職教中心;提高縣級中專專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發展能力。
【關鍵詞】廣西;縣級中專;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4-004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4.023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level secondary schools in Guangxi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At the same time,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winning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training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steadily accelerating the new leap of "rich people and strong Gui",and expanding the county economy in Guangxi.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revitalizing Guangxi.In the past 10 years,there has been a good momentum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level secondary schools,but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such as old school philosophy,insufficient financial resources,scattered vocational and educational resources,and weak professional service industry capabilities.To this end,we should emancipate our minds and raise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schools at the county level to a strategic level.
【Key words】Guangxi;County-level secondary schools;Development strategy
廣西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移升級的背景下,發展縣級中專已擺在突出位置。縣級中專如何發展,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重在分析廣西縣級中專發展情況,找出不適應經濟發展和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問題,提出縣級中專的發展策略。
1 縣級中專的內涵與作用
本文的“縣級中專”是指以縣級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以縣級政府為調控主體,以服務縣域經濟為宗旨,以市場為導向,統籌優化縣級中專資源,發揮學歷教育、職業培訓、社區教育、技術服務等功能,具有一定地域特色、功能相對完備的職業教育系統。縣級中專以中等職業教育為主,發揮統籌管理功能的中等職業學校又稱為縣級職教中心。
縣級中專是縣級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打贏扶貧攻堅戰、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縣域經濟、產業、社會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不可或缺。
2 廣西省縣級中專發展的主要問題
2.1 辦學理念陳舊
10年來,廣西大力推動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成效顯著,然而傳統“官本位”、“普高熱”及“重學歷輕能力”的社會價值觀使得縣級民眾甚至部分領導對職業教育在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服務現代產業轉型升級、解決“三農”問題、構建學習型社會等方面地位和作用的認識仍不足,難以形成“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大大降低了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和辦學活力。
2.2 財政經費不足
近年來,雖然自治區、市、縣政府加大縣域職業學校基礎能力建設力度,由于歷史原因,仍存在經費投入不足,設備陳舊、簡陋的問題。縣級人民政府是縣級中專的投資主體,但由于大部分縣級財政收入較低,地方財政難以支撐,致使職業教育發展緩慢,缺乏后勁,舉步維艱。
2.3 師資力量薄弱
一是專業教師數量不足。二是教師教學能力仍需提升。三是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雙師型”教師嚴重缺乏。四是人事管理制度不能適應發展要求。學校對教師的招聘、錄用、調動的人事權受制現象比較突出,尚未形成獨立的、適應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師職稱評聘制度。
2.4 職教資源分散
當前廣西縣域的職業教育及相關培訓資源分散,由各部門管理,如農民的培訓由農業部門管理,行業企業的職工培訓主要由人社部門管理,社區教育一般由縣級廣播電視大學指導、鎮與街道管理,還有工會等部門也負責部分的職工培訓項目。經濟越是不發達的縣,培訓資源越是條塊分割,多頭管理必然造成資源浪費。
2.5 專業服務產業能力不強
一是專業結構不合理,適應不了產業轉型升級發展。二是專業建設內涵跟不上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步伐,難以提升各縣產業人才培養質量。三是社會服務能力薄弱,滿足不了縣級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需求。
3 廣西省縣級中專發展的策略建議
3.1 解放思想,把縣級中專發展提到戰略的高度
各級級領導、有關職能部門分及縣級中專領導教師要解放思想,充分認識到當前縣級行政區域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提高農村人口素質、培養新型職業農民、轉移農村勞動力、培訓當地從業者及外來農民工的任務。要從廣西實際情況出發加強農村職業教育資源合理配置,下大力氣辦好縣級中專,走廣西特色的農村職業教育發展之路對于優化農村教育結構,開發農村人力資本促進農業產業化、農村城市化和農民勞動力轉移,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促進教育公平,脫貧致富,保障社會發展,加快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重大的現實影響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3.2 銳意改革,建立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體的多元投資機制
首先,職業教育和成人職業教育培訓具有較強的公益性。建議建立以政府公共財政投入為主、企業等共同分擔縣級職教中心辦學經費的投人機制。對于政府而言,應合理確立中央政府、省級政府、地市級政府及縣市級政府在縣級中專發展中各自的分擔比例,并做到及時足額的撥付;對企業而言,應按一定比例把職工培訓經費用于企業自己開展員工培訓和用于發展縣域職業教育、培訓。其次,由于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平衡,財力相差懸殊,所以,縣級以上政府一方面應該加大對縣級中專投人力度,另一方面應該對經濟薄弱、地方財力困難的縣級中專進行扶持,以促進經濟薄弱縣級中專的建設與發展。
3.3 改革教師聘用制度,為師資隊伍建設開辟“綠色通道”
一是改變目前由教育管理部門統一招聘錄用和分配教師,在上級相關管理部門對縣級中專核定編制后,應該賦予學校根據發展需要自主招聘教師的權力。二是適度放寬條件,允許縣級中專從企業中選拔能工巧匠進人教師隊伍。無論從當前或者長遠來看,這一措施都是提升縣級中專教師隊伍素質、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迫切需要得到國家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三是建立教師流動退出機制,實現對縣級中專教師隊伍的動態管理。
3.4 整合資源,建立縣級職教中心。
縣級職教中心已經成為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的一種重要辦學形式。實踐表明,縣級職教中心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已經逐步成為人才培育中心、文化傳播中心、經濟咨詢服務中心、農業科學實驗和技術推廣中心;縣級職教中心的建立和發展,是農村職業教育服務農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是“三教統籌”及“農科教結合”的思想和經驗不斷深化的必然結果,是縣域各類國有職業教育資源整合和效能提升的必由之路。目前就廣西全省而言,只有橫縣職業教育中心整合職教資源比較徹底,成效相對顯著,值得借鑒。
3.5 提高縣級中專專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發展能力
3.5.1 各級政府統籌規劃,打破城鄉職教壁壘,做好縣級中專發展幫扶工作
市、縣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要切實落實中央有關政策法規,著眼“大農業”、“大教育”、“大科技”,整合區域內有效教育資源全力打造職業教育聯盟,打破城鄉職教壁壘,加強城鄉職校幫扶工作;把握市場規律,建立與本土企業互動關系,加強政策傾,斜鼓勵本土企業積極融入,加強校企合作,為縣級中專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3.5.2 縣級中專緊密對接產業鏈,優化專業結構,主動服務縣域經濟社會轉型升級
一是根據各縣產業特點明確結構調整方向。二是堅持“撤、補、建、強”鏈原則優化專業布局。結合各校辦學條件確定重點建設專業大類,重點建設專業大類原則上不超過3個,非重點建設專業大類的專業原則上不再新設。圍繞優勢專業“強鏈”,缺失專業“補鏈”,戰略性新興專業進行“建鏈”,對不相適應需求的專業“撤鏈”,優化專業結構,不斷提高專業與產業對接的吻合度。
【參考文獻】
[1]王超.陜西省縣級職業教育中心發展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7.
[2]劉雪梅.加快廣西民族地區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研究[J].成人教育,2017,37(06):76-81.
[3]江為首.欠發達地區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研究[D].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6.
[4]王英力.朝陽市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策略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
[5]袁向軍,孫士富.黑龍江省縣域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J].職業技術,2014(07):17-21.
[6]羅生芳.廣西職業教育適應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的對策探索[J].高教論壇,2014(06):102-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