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珠(常州產權交易所,常州213003)
e交易平臺助力互聯網時代產權行業轉型發展
朱珠(常州產權交易所,常州213003)

我國產權交易市場在近30年的發展中不斷探索與突破,為促進國有企業改革、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隨著供給側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產權市場作為基礎資本市場的定位進一步明確,產權行業面臨著對未來發展之路的思考。
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首次明確產權交易市場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產權行業帶入一片廣闊的藍海市場。行業在迎來重大發展機遇的同時,面臨的挑戰也同樣不可忽視。
一方面,產權市場目前分布過于分散,信息系統重復建設,沒有統一的交易平臺和規范化的市場建設。盡管產權行業正積極探索金融化、市場化發展的新路徑,但是多數交易機構的項目信息傳播范圍窄、交易效率低,大量金融機構與投資用戶由于得不到充分的資產信息和有效的融資支持,參與積極性不夠高。同時,由于各交易機構缺乏協同性,難以形成規模經濟,影響了行業整體發展的步伐。
另一方面,“互聯網+”時代,一些互聯網巨頭早已沖破行業界限,強勢入侵產權市場。這些大型平臺通過多年積累,擁有巨大的用戶流量、先進的大數據分析以及良好的用戶體驗等優勢。相比之下,目前各區域產權交易平臺只是簡單的信息整合與發布,缺乏互聯網思維下的運營管理。產權行業的政策紅利一旦消失,大型互聯網平臺得以與交易機構站上同一起跑線,整個行業必然會面臨非常大的沖擊。
產權市場轉型的關鍵在于真正發揮資本市場的核心功能,即充分信息披露、快速價格發現、綜合融資支撐、高效產權流轉等。不同于證券與債券等金融產品,產權交易的標的具有“非標準、非拆細、非連續”等特點,天然的低流動性使得產權市場的融資功能很不完善,只能通過平臺拓展,聚集、整合各類投融資機構,以滿足不同主體的融資需求。產權行業目前在整合市場資源、提供專業金融服務等方面尚有欠缺,未來產權市場會面對以資產證券化為代表的大量新型業務,對各自為戰、業務單一的中小產權機構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
面對行業的創新轉型所帶來的需求升級,產權市場急需打破當前相對封閉的格局,探索在整合資產端、對接金融端等方面的綜合服務路徑。各地產權交易機構唯有共同進退,突破區域限制進行市場化合作,并以互聯網思維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統一平臺,廣泛聚攏各類交易主體,實現跨區域、跨行業和跨體制的資源對接,才能打破發展瓶頸,承擔起產權市場轉型發展的重任。
e交易平臺是由常創集團聯合多家產權交易機構共同建設的開放共享的全國性互聯網交易云平臺,旨在彌補產權市場的短板,通過創新運營模式,打造產權行業的“淘寶”。
市場割裂分散一直是產權市場的短板所在,e交易平臺對此進行了有效探索。
2.1.1 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實現聚合共贏。e交易平臺一直以“共建、共用、共享、共治、共贏”為宗旨,聚集了30多家省市級產權交易機構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入駐。各成員機構通過平臺共享資源、共謀發展,凝聚各機構的核心競爭力,打破區域、信息、資本、體制等壁壘,實現了從“單打獨斗”到“聚合共贏”之路。截至2017年9月中旬,平臺各類會員已逾2萬個,通過平臺成交的項目已達6500多項,成交金額已超過186億元。
2.1.2 標準化建設,提升平臺形象。e交易將信息化技術與標準化業務流程完美融合,形成了有機統一的交易規則體系。平臺以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成果為支撐,結合成熟的線下交易經驗,制定了統一的業務流程和適用于各類型交易項目的模塊化公告模板,實現了全系統的流程化管理和標準化操作。此外,產股權、實物資產、增資擴股等三大業務均已實現與國務院國資委監測系統的對接,強化了交易的合規性,規范了各機構的交易行為,進一步提升了平臺實力和形象。
2.1.3 構建“互聯網交易金融生態圈”。e交易聚集了審計與評估機構、銀行、小貸公司、投資機構、資產管理公司等各類機構,圍繞交易這一主線,為各方提供了便捷的合作渠道。平臺著力構建“互聯網交易金融生態圈”,通過拓展延長交易服務鏈,提升多元、高效的綜合服務功能,形成交易與金融良性互動、協同融合的全新格局,并最終實現業務擴展與價值創新。
以融資支持為例,平臺聯合金融機構成功推出了“產權貸”、“交e融”、“應收貸”等多項金融產品,有效緩解了客戶的資金短缺困難,降低了融資成本。平臺通過實現“交貸”聯動,多渠道滿足了投資人在交易活動中的多元化融資需求,有效促進了項目成交,助推各類資源要素實現跨區域合理高效配置。
e交易以電商思維為核心理念進行產品設計,為交易機構提供集營銷推廣、數據挖掘于一體的在線交易服務,打造產權行業的知名品牌。
2.2.1 電商化運營,提高交易效率。 平臺致力于通過全流程在線交易,智能化產品設計來全面提升用戶體驗。平臺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內容呈現豐富多元、模塊設計一目了然、操作方式方便快捷,還特別設計了“千人千面”“智能對比”、“亮點標簽”等創新功能,全方位開啟了用戶電商平臺新體驗。在此基礎上,針對不同類型的項目,平臺通過微信、微博、視頻網站及各類專業頻道等組合方式進行全方位、多渠道推廣,實時進行流量匯聚與分發,有效彌補交易機構在傳統推廣模式方面的不足,助力機構達成“高成交量”、“高增值率”、“快速成交”的“三好”交易。
2.2.2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業價值。 隨著云時代的到來,大數據利用已成為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e交易通過匯集海量交易數據,充分挖掘數據的潛在價值,為平臺各類參與主體提供交易增值服務,使其在共創大數據的同時也能夠分享應用價值。借助大數據分析,交易機構可以更準確地了解交易雙方行為,提高營銷的精準性,為用戶提供精細化服務;投資人則可動態掌握項目成交價格,了解各類交易項目的行情;而投融資機構可以此為依據,對交易雙方進行信用評級。

產權市場轉型前景光明,各交易機構想要抓住資本市場定位所帶來的廣泛市場資源,必然要順應互聯網時代產權交易行業的發展趨勢,通過機構聯合建立統一的信息平臺和規章制度,以開放的心態共享資源,實現交易機構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以及與非交易機構之間的有機結合。
未來e交易將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廣泛聯合更多的交易機構,不斷完善e交易平臺的綜合服務功能,努力構建互聯網交易金融生態圈。e交易將全力打造行業協同經營的平臺新業態,逐步推進全國范圍的市場融合,形成覆蓋全國的產權交易大市場,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上優化配置各類要素資源,為促進整個行業健康快速發展以及全國性要素資本市場建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