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榮革
[摘要]企業的管理方式在近年來發生越來越大的改變,這種改變的前提在于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正是由于信息化管理在企業管理中占據的比例越來越高,信息化管理帶來的優勢也愈發顯著。本文通過對企業信息化管理的概念、特點和影響進行分析,指出企業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遇到的問題,并據此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企業;管理;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8.022
[中圖分類號]F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8-0036-02
企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能夠認識到內部管理效率的提升,對企業發展具有的積極意義。更多企業實行信息化管理,能夠提高我國企業的整體競爭力,且現代的信息化技術在企業管理環節提供了以往完全無法相比的便捷性,這也意味著企業會遇到新的困難與問題,無法用以往的經驗加以解決。
1企業管理信息化
1.1企業信息化管理的概念
企業信息化管理在概念上主要包括三方面,也就是“企業”這個主體,需要以“信息化”這一手段,進行“管理”,其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進行信息化管理,以達成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其次,需要以此來達成企業的經營管理手段與IT之間的融合及創新。這主要是由于企業內部的狀態基本上是很難停滯不變的,如果企業內部不再呈現動態發展的態勢,即企業的發展活力受到遏制。而采用信息化管理能夠有效降低內部管理的難度,從而提高管理效率。
1.2企業信息化管理的優勢
對企業進行信息化管理,首先能夠提高信息的集成能力,通過企業的信息化管理,不斷提高企業內部資源的利用率,進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其次,企業信息化管理具有管理模式扁平化、網絡化的特點,通過網絡能夠輕松降低企業內部管理的難度,管理模式將變得愈發單純。最后,企業管理信息化能夠將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控制管理高效化。信息化技術最大的特點在于迅速和便捷,因而采用信息化管理,能夠將企業的“四流”管理高效化,從而極大地降低工作人員的負擔,提高工作效率。
1.3企業信息化管理的影響
企業進行信息化管理,對企業內部的各個方面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首先在業務流程方面,辦公系統自動化,會促進業務流程的高效化,而通過建立信息平臺,也能夠有效地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其次,對組織結構也有一定的影響,有助于企業將不同的管理項目歸集起來,最終導致企業結構的變更。最后,信息化管理也會對文化產生一定的影響,技術的發展會導致工作人員的觀念發生變化,從而對企業發展造成影響。
2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2.1信息化流程框架問題
企業進行信息化管理后出現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傳統的技術框架結構變得不再適應企業發展。傳統的技術條件對信息化管理技術而言落后了許多,因此直接導致技術框架的落后。其次,數據庫處理條件和環境也不再能夠適應企業的發展狀況。企業在進行信息化管理后,需要管理的數據量大大增加,而企業所需要提供的數據處理中心和數據處理能力,也應隨之進行升級。信息技術發展的速度極快,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框架很容易出現技術落后的問題,從而導致信息化管理出現問題。
2.2信息化數據利用率問題
在進行數據化信息處理后,企業會將處理完畢的信息數據進行利用,為企業經濟發展提供數據支持。然而在這一環節中,由于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會出現大量的數據信息,相應的得出的數據結果的數量也會大幅度增長,而對這一部分信息的處理和利用也變得愈加嚴峻。信息化數據利用率不高,成為越來越嚴重的問題,阻礙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2.3公司員工認識問題
舊有的企業管理模式是“人”來管理“人”,企業主管習慣面對的是普通的工作人員,而非顯示器和數據。因此,在進行信息化管理時,不僅員工會出現不適應的狀況,企業的主管也會由于不能套用以往的經驗和管理技巧,而出現一定程度上的“不適應”。企業從中低層普通員工到中高層的管理人員無法適應信息化管理帶來的變化,導致沒有漏洞的制度也會因執行不當而出現漏洞,從而會降低企業的管理效率。
2.4管理培訓問題
企業進行信息化管理時,最明顯的變化在于企業會引進許多高科技的管理軟件和相關儀器,相應的也會出現很多需要專業信息技術^員才能完成的軟件維護、儀器保養等工作。企業如果不想支付高額薪水聘請外部人員,只能從公司內部培養專業人員,同時這要求管理層也要掌握一定程度的軟件知識。管理層具有豐富經驗的同時,也意味著年齡層普遍偏高,學習新知識的速度受生理條件影響會有所下降。因此,管理層的信息技術培養問題也同樣是企業不得不面對的一大難題。
2.5數據安全隱患問題
現代技術在方便生活和工作生產的同時,也意味著安全隱患被增加。企業進行信息化管理時,也會增加被外部侵入的可能性,受木馬、病毒等影響導致企業信息泄露。因此,如何加強數據安全,避免安全隱患,也逐漸成為企業關注的重點。
3企業信息化管理的優化措施
3.1明確發展趨勢
企業在優化信息化管理時,首先,需要明確業務流程的發展趨勢,確定企業應當以何種方式發展;其次,要明確企業組織文化的發展趨勢,確認企業應當以怎樣的態度發展;再次,要關注企業經營模式的發展趨勢,明確企業應當向怎樣的方向發展;最后,要明確企業競爭的發展趨勢,確定企業發展過程中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優勢和劣勢,從而確定企業發展的方向和重點,以此來提高企業內部管理能力。
3.2提高數據利用率
當企業得出分析數據后,企業的管理階層需要關注的是,如何提高數據的利用率。信息化管理帶來的數據量是以往所無法比較的,而將其進行全面分析后,能夠得出的結論和能夠用于企業發展的數據也會比以往的數據要多,如果能夠全面提高數據分析利用率,就能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有效的數據支持。
3.3提高員工認知度
信息化管理需要提高員工對信息化的認知程度。通過培訓或定期講座等方式,能夠有效提高企業員工對信息化管理的認同度。而在改變原有管理方式的同時,企業也應當對新的企業管理方式加以強調,通過嚴格的獎懲制度,令員工更加認同新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從而提高員工的認知度。
3.4進行信息化培訓
加強對工作人員,尤其是管理人員的信息化培訓。對員工進行信息化培訓主要包括兩個目的,第一是培養自己的信息技術人員,第二是加強信息化管理在企業內部的應用。通過加強信息化培訓,企業能夠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和技術能力,進而能夠擴大企業內部信息化管理的應用范圍,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效率。
3.5提高數據安全性
由于信息化管理對信息系統和軟件系統的要求比較高,因此也需要加強數據安全意識,保障數據安全。提高數據的安全性,一方面可以通過高薪外聘優秀的技術人員,對企業應用的軟件和相應設施進行優化;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加大內部技術的投入,培養企業自身的技術人員,以此不斷提高企業內部數據的安全性。
4結語
企業進行信息化管理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能夠提高企業內部管理的能力,對企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本文從企業信息化管理的概念、特點和影響人手,針對企業信息化管理過程中出現的信息化流程框架問題、信息化數據利用率問題、公司員工認識問題、管理培訓問題和數據安全隱患問題,分析企業信息化管理的優化措施,提出明確發展趨勢、提高數據分析利用率、提高員工認知度、進行信息化培訓以及提高數據的安全性等措施,以加快企業信息化管理的進程,提高企業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