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平
摘 要: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語感的培養需要語文教師在大膽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的同時優化現有的語文教學策略。文章從闡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語感培養的意義入手,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語感培養策略進行了研究。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語感培養的意義
1.增強學生文本理解能力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語感培養有助于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文本理解能力。眾所周知高中語文教學范疇中“語感”這一教學概念主要是指學生對于語言和文字的直覺感知以及領悟的能力。而對于高中語文教學而言能夠讓學生具有強烈敏銳的語感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關鍵所在。因此可以認為語感培養是讓高中生學好語文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
2.提高學生語文閱讀水平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語感培養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通常來說高中生語感的培養能夠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直覺感知,并能夠讓學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充分發展,最終可以起到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并豐富學生語言積累的效果。此外,語感的培養也能夠讓高中生具有更加良好的書寫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語言使用能力。故高中語文教師需要持續性的優化課堂教學策略,并著力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
3.增強學生語文綜合素質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語感培養能夠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F階段高中語文教學中語感培養還存在有許多方面的問題,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只有進一步著眼于強化學生的語感訓練才能夠進一步落實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培養學生語感能力的具體要求,并讓學生能夠熱衷于對于課文進行全面的、理性的分析,從而能夠讓學生在獲得更多語文知識的同時整體的語言感知能力也能夠得到顯著提升。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語感培養策略
1.改變傳統教學觀念
高中語文教師在改變傳統教學觀念的過程中首先應當讓學生形成重理解與積累的閱讀習慣,并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通順、流暢的閱讀習慣,這是培養學生語感的第一步。此外,高中語文教師在改變傳統教學觀念的過程中還應當通過課堂講解來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優質文章中作者在遣詞造句的功力,從而能夠讓其領略到準確傳神、生動美妙的文章中所具有的豐富人文意蘊與文化內涵,最終能夠為學生的語感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2.強化文字想象能力訓練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語感培養需要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文字想象能力訓練。高中語文教師在強化學生文字想象能力時應當鼓勵學生反復朗讀與品讀經典作品,從而能夠達到培養學生語感的目的。舉例來說,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再別康橋》這篇經典課文的閱讀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反復地朗讀或集體誦讀具有較強語感的第二節,從而能夠讓沉寂的文字變成活潑的語言并將學生帶入想象的天地。此外,高中語文教師還應當鼓勵學生對于自己腦中的“康橋景象”進行想象,并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從而能夠讓學生仿佛來到那充滿自由、富有生活氣息的英國劍橋,并能夠眼前浮現出河邊、石橋、鐘塔等優美的景物。最終可以通過朗讀來讓學生享受康橋帶來的無限情趣,起到了培養語感與文字想象能力的效果。
3.注重文章內涵品讀
高中語文教師在讓學生對于文章內涵進行品讀時應當深刻的理解到品讀是培養學生語感的重要策略,并且也是語感培養的關鍵所在。舉例來說,在《我有一個夢想》的閱讀教學時,應當讓學生對于當時美國內黑人艱難的處境進行想象與揣摩,才能夠體會并感悟到當時馬丁·路德·金鼓勵大家擁有夢想、勇于反抗不公時的艱難情形,并感悟馬丁·路德·金對于公平、平等的執著與熱愛。在這一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對重點詞句的講解來讓學生既明白語意,又悟到語言的情味與內涵,達到語感培養的目的,最終顯著地增強整體語感。
在高中語文教學體系中閱讀始終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與地位。而高中生可以通過朗讀與想象來將課本中無聲的文字轉化為生動鮮明的聽覺形象,這一過程中培養了學生語感并讓學生中閱讀過程中受到文字的感染與啟迪,因此具有重要的教學意義。
參考文獻:
[1]翟 顥.高中現代文閱讀教學設計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5.
[2]杲春昀.高中語文教學應加強語感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