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敏
摘 要:課外體育作業的布置是體育課的延伸和強化,也是培養學生運動興趣的搖籃,對活躍學生課余生活,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實現學校教育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分別從課外作業布置的意義、形式、內容以及注意事項上進行了闡述,探究小學體育課外作業布置的有效性。
隨著學生學業負擔的日益加重,學生的體質狀況急劇下降,即使國家現在發布了減負規定,但很多孩子在家中不是看電視就是玩電腦,嚴重缺少了鍛煉身體的時間。因此,我們有責任通過更多的體育活動吸引學生走向操場、走到陽光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一、如何合理安排課外體育作業的內容
(1)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課外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與鞏固,根據教材的內容,教師可布置一些與教材相關的模仿和輔助性練習,幫助學生掌握和提高運動技能。
(2)與體育課考核項目相結合。體育教師因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認真羅列每學期的考核項目,幫助學生制訂適合自己的練習目標和計劃。如三五年級的考核內容其中一項為仰臥起坐,在課外作業練習表中要把這個項目設置為常規練習項目,提出每周練習不少于三次的要求。
(3)與社會流行元素相結合。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愛好布置選擇性作業,鼓勵學生多參加校外運動培訓項目,把學生們喜愛的滑板車、輪滑等這些校外流行的運動項目作為課外作業的一部分,讓他們掌握更多的體育運動技能,從而獲得信心和自豪感。
二、布置課外體育作業的形式
(1)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差異性作業。學生之間存在個體的差異,教師在設計課外作業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課外作業調控。
(2)根據課堂所學的內容,設計提升性作業。單靠每周三節課的體育課時間讓學生掌握運動技術技能,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遠遠不夠。體育課外作業是體育課堂的補充和延續。
(3)根據學校特色建設,設計常規性作業。每個學校都有屬于自己的特色項目,學校可將特色項目融入體育課外作業中,作為常規性的作業。就拿我們學校來講,由于人數多,活動場地小,而繩毽攜帶方便,活動范圍小,經過慎重考慮學校選擇跳繩和踢毽作為我校體育教學的特色項目。每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要求和標準,低年級的單踢毽單跳繩,中年級的花樣踢毽花樣跳繩,高年級的合作踢毽合作跳繩。
(4)根據季節變化,設計建議性作業。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充分考慮到季節的變化,不同的季節適合開展的運動項目可以變化。
三、建立健全的課外作業檢查評價反饋機制
(1)家校合育,建立健全的監督制度。由于學業負擔的加重,部分學生興趣愛好的不同,導致有一部分學生不能自覺地完成課外作業。針對這一現象,學校應積極與家庭取得聯系,達成共識,爭取獲得家長最大的配合。由此,教師可以自行設計一本體育作業家校聯系本,做好簡要的記錄。
(2)定期評比,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在布置課外作業時,教師要考慮到作業檢查和評價的機制,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學生每天將練習的內容和次數用表格的形式記錄下來,并由家長簽字,每一個月上交一次,教師對完成較好的學生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由全班同學共同評選出每月“運動之星”,并組織同學們展開本月運動心得體會交流會。同時,教師也可以采用課堂檢查、隨機抽查、定期測驗等形式來考察學生完成情況的真實性。
(3)自我比較,建立長效的鼓勵機制。對體育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教師也不能以單一固定的標準去衡量,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特別是對于體育后進生的評價,切不可一概而論,要考慮學生自身的進步程度來進行縱向比較,鼓勵他們自我欣賞,自我認同。
體育課外作業的布置是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消化、理解、復習鞏固所學的教學內容,是用來提高和鞏固課堂所學的體育運動的技術和技能的一種方法。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是可行的,是符合運動技能的掌握規律的,有利于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
參考文獻:
[1]郭柳燕.對小學體育學科設置課外作業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學校體育,2011(10).
[2]吳文侃.論教學過程最優化[M].北京:教學科學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