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俊梅
摘 要:創新教育十分重要,將其融入小學音樂教學中,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綜合的素質,另一方面可開發學生的創造力。文章根據小學音樂教學中創新教育的現狀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創新教育的方法,加強以學生為主體教育模式的推廣,并充分考慮了整體學習氛圍的合理性。
一、小學音樂教學現狀
當下小學音樂教學受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教學方法過于守舊,影響了學生的創作能力、思維方式。師生之間多數采用灌輸式教育,交流少,無法提高學生在音樂課上的積極性。這種傳統教學方法不但無法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且還會壓制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另外,小學音樂教育受重視程度較低。大部分小學教學中對數學、語文等升學考試必考科目較為關注,對音、體、美等藝術類課程的重視度不足。國內部分地區的小學音樂教學尚未融入考核體系中,這一狀況導致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形同虛設,無法得到學校領導和相關負責人的重視;這也是導致創新教育無法繼續發展或發展緩慢的原因。
二、小學音樂教學策略
1.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
小學音樂教學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創新教育。根據教材內容,鼓勵學生參與創新,并借助音樂活動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創作能力。在整個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想法要求等,以提高對小學音樂教育的科學化管理,鼓勵學生“離開”座位,獨立思考并處理問題,借助簡單話題激發其內在創作力和想象力,讓學生發自內心地熱愛音樂,想去創作音樂。
2.學習氛圍的優化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為了保證小學音樂教學更具創新性,教師需要避免單方面地傳授知識,需要考慮課堂氛圍的活躍性,將學生看作課堂主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讓其以“主人翁”的姿態進行音樂學習,這樣做可提高小學生的創造力。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考慮學生年齡、心理狀態等進行教室的布置和美化,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教室大小等進行桌椅的重新擺放,以便于學生參加活動、參加游戲,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其更好地去體會音樂的美感。如在教學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材中《金色的秋天》時,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進行室內環境的重新布局,可以打造成秋天豐收的場景,以金黃為主體顏色的布局,并借助多媒體教學播放相關場景,保證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可以體會到秋收的真情實感,一方面提高了課堂生動性,另一方面對學生的心態具有極大影響,使其仿佛有身臨其境之感。在學習了該歌曲后可及時進行歌曲的改編、創作,保證整個創新教育更具實際性。
3.加強對學生個體差異的關注
新教學模式下,教材僅作為一個參考材料,為了保證教學過程的合理性,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個體差異的關注,各個學生在學識、愛好、音樂素養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異。為了保證小學音樂教學中創新教育的順利實現,教師需要加強個體差異的控制,保證滿足不同個體的教學;加強對傳統教育方法中不合理部分的分析,及時轉變教學方法;加強學生個性化需求的考慮,及時進行教學方案的調整,保證大幅度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4.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音樂是一門藝術,為了保證音樂創作滿足美妙、流動的意味,需要提高音樂教師的專業能力。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具有一定的音樂鑒賞能力,同時可進行樂隊指揮,掌握簡單的樂器操作。為了提高小學生的音樂素養,教師需要具有創新精神,敢于大膽嘗試,不被傳統教學模式束縛。新時代下,小學音樂教師的重要性不斷增加,為了保證創新教育的順利進行,需要與時俱進,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加強創新理念、創新精神,保證教育事業的發展滿足當代社會的基本要求。
三、結語
創新教育十分重要,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同時也是小學教育中的關鍵。為了提高小學音樂學習的合理性、科學性,教師需要充分加強創新教育,考慮小學生的心理、性格、年齡,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激發其潛在的創作能力,發揮其個性化特點,保證小學生具有更優秀的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
[1]林文華.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的方法與效果[J].音樂大觀 ,2014,18(13):82-83.
[2]張紅紅.談小學音樂創新新教育[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4,19(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