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澤夢娜
摘 要:綜合氣象觀測在氣象事業發展中占據著十分重要位置。本文主要圍繞山東濟寧市兗州區氣象局綜合氣象觀測業務開展情況,闡述了開展氣象觀測業務的重要性,接著對氣象綜合觀測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幾點應對措施,以供相關部門參考借鑒。
關鍵詞:氣象綜合觀測;常見問題;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P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22-0242-01
濟寧市位于山東省西南部,地處魯蘇豫皖四省交接地帶,地質構造上屬華北地區魯西南斷塊凹陷區。地形以平原洼地為主,地勢東高西低,地貌較為復雜。東部山巒綿亙,丘陵起伏。濟寧市位于東亞季風氣候區,屬暖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為四季分明。夏季多偏南風,受熱帶海洋氣團或變性熱帶海洋氣團影響,高溫多雨;冬季多偏北風,受極地大陸氣團影響,多晴寒天氣;春秋兩季為大氣環流調整時期,春季易旱多風,回暖較快;秋季涼爽,但時有陰雨。濟寧市年平均降水量在597—820mm左右,年平均溫度為13.3℃一14.1℃,平均無霜期為199d。受濟寧市地理位置以及氣候的影響,再加上全球氣候逐漸變暖的大背景, 濟寧市近些年的各種極端性災害天氣出現幾率極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以及阻礙著當地農業生產以及工業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基于此,氣象綜合觀測業務的開展就顯得特別必要。只有如此,才可以確保氣象觀測數據的準確性,從而為人們提供有效的防災減災等氣象服務。本文重點探討了氣象綜合觀測的常見問題以及應對措施,以期進一步提升氣象綜合觀測業務質量。
1 加強氣象綜合觀測業務開展的重要性
氣象綜合觀測在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氣象觀測信息在農業、建設、水利、國土、漁業、電力、交通、林業等行業的發展與建設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現象日益加劇,雷暴、低溫、冰雹、干旱、暴雨、霧霾、酸雨等氣象災害天氣頻繁發生,給社會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威脅,而只有不斷加強氣象綜合觀測業務的發展,才能不斷提升氣象防災減災水平,從而有效減少人們群眾的損失,為人們創造一個良好、穩定、舒適的生活環境。
2 氣象綜合觀測的常見問題
2.1 氣象綜合觀測業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近年來,隨著氣象觀測業務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新型自動氣象站、衛星、探空儀以及多普勒天氣雷達等各種氣象觀測裝備廣泛應用,不過氣象綜合觀測業務管理制度仍然比較落后,還沒有辦法適應氣象現代化建設。尤其是對于氣象綜合觀測裝備保障方面,還存在分工不明,責權不清,管理不善等狀況,導致臺站氣象觀測裝備保障工作沒有辦法有效進行,如在氣象觀測儀器以及一些設施出現故障時無法及時對其進行維修維護,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氣象綜合觀測業務的正常運行。
2.2 觀測人員綜合素質不高
觀測人員的綜合素質決定著氣象綜合觀測業務的整體水平?,F階段,氣象部門普遍存在著觀測人員素質低下的問題。一是觀測人員責任心不強,在測報工作中經常未嚴格依據業務規范要求進行,工作敷衍了事,導致工作失誤頻繁,嚴重影響了氣象觀測數據的準確性。二是觀測人員專業能力差。人們對氣象服務的要求越來越嚴格。需要觀測人員充分了解觀測業務的新技術以及新設備。而有些老員工受傳統觀測業務的影響根深蒂固,無法適應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也不喜歡自主學習,導致觀測人員存在專業能力不強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氣象綜合觀測業務的正常開展。
2.3 氣象綜合觀測裝備技術保障能力差
現代化的氣象觀測裝備開始大量采取計算機技術、傳感器技術、數字技術等先進技術,這些技術智能化的程度較高,有些系統操作的過程也特別繁瑣,其結構設計模式以及原理主要運用標準化以及模塊化,所涵蓋的專業技術知識尤為寬泛。而一些氣象臺站大部分的維修維護人員并未受到計算機、數據以及電子技術等一特別專業的系統培訓,對這些先進裝備的技術原理以及相關理論知識了解不足,更沒有一些實踐操作經驗,還無法適應現代化裝備運行的發展需求。
3 氣象綜合觀測問題的應對措施
3.1 建立健全綜合氣象綜合觀測業務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建立是氣象綜合觀測業務開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不斷對相關管理制度進行修訂與完善,以適應新形勢下社會發展的需求。針對已經制定與運行的規章制度,需要嚴格執行與落實。觀測人員要按制度工作,嚴禁違規操作,如果發現違規行為,必須依據情節嚴重情況,給予相關的處罰。同時,還要明確觀測人員的工作任務分配,尤其是氣象綜合觀測裝備保障技術人員的管理,要明確每個人的工作職責,定崗定責,使裝備保障工作人員能夠專心的做好裝備保障工作。并安排專門的人員對裝備庫房進行管理,保證裝備器材的供應、存儲、巡檢以及維修維護等保障流程的有序性以及規范性,為氣象臺站氣象綜合觀測業務的穩定運行給予可靠保障。
3.2 不斷提升工作人員專業素養
在進行氣象綜合觀測工作過程中,對觀測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工作人員在實際的氣象綜合觀測中必須要具備有足夠的專業素養,這也是觀測人員面臨的巨大挑戰。對于氣象部門來說應不斷建立健全完善的工作人員培訓體系,對觀測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能定期進行培訓,不但要培訓新技術、新設備的操作能力,而且還要培養氣象觀測裝備的維修維護能力??梢匝埣夹g專家針對氣象綜合觀測業務開展專門的知識講座,切實解決氣象綜合觀測業務中面臨的各類問題。與此同時,氣象部門還要不定期組織觀測人員進行氣象綜合觀測工作交流研討,對氣象綜合觀測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處理方式進行共同交流與學習,使觀測人員氣象綜合觀測業務工作能力不斷得到提升。
另外,氣象部門還可以憑借優厚的薪酬待遇來引進高技能復合型人才,培養出一支具有綜合氣象觀測技能水平的氣象團隊,以此來推動地方氣象綜合觀測能力建設。
3.3 增強氣象綜合觀測裝備技術保障的創新能力
氣象觀測裝備技術保障工作屬于現代氣象綜合觀測業務的重要工作。要想氣象綜合能力得到快速提升,首先就需要做好氣象裝備技術保障工作。一是要加強做好氣象觀測數據處理以及綜合產品的科技研發工作,提升氣象觀測裝備保障的科技含量??梢栽跉庀笈_站建立氣象綜合觀測設備維修維護管理及故障遠程診斷系統。二是要充分借助于社會的技術力量,提升氣象臺站發展水平。
可以根據氣象業務的發展需要,以氣象裝備保障部門為主要力量,有效利用社會的技術力量,通過同相關專業的科研院所進行溝通協作,共同完成氣象觀測裝備保障遠程系統的研發以及應用工作,切實為氣象綜合觀測業務的高效運行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支撐。
參考文獻
[1]楊大軍.當前地面氣象觀測業務中常見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農業與科技,2012.
[2]霍延風,陳硯濤,嚴忠國.石臺縣綜合地面氣象觀測水平現狀及提升對策[J].時代農機,2015.
[3]石俊峰.鶴壁市氣象裝備保障工作現狀及完善措施分析[J].南方農業,2015,9(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