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紅艷
摘 要:寫作作為一種基本技能,影響著人的一生。然而,許多人一聽到寫作就頭疼,不知道怎么寫,不知道該怎么說,不知道說什么……要想完成一篇佳作,就要下大功夫。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寫作興趣就尤為重要,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從外力引導,內力推動雙向合一,最終培養起孩子們寫作的興趣。
關鍵詞:內力;外力;創新;合力
一、內力推動
1.多讀書,多看各類優秀書籍
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那么,讀書時如何使人進步的呢?我覺得有以下幾點,首先,讀書可以拓寬知識面,可以應用于寫作中,長大之后,學生的寫作要有一些看點,那么這些看點如何體現呢?學生完全可以將書籍中的故事引入文章中,可以使文章多一些閃光點;其次,讀書可以為寫作積累素材,寫寫書中的人物,說說書中的故事,議議書中的看點等等都為寫作打下了基礎;最后,讀書的過程中,一定要有批注,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肯定要有自己的體會,那么這些體會就會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讀書筆記”。學生還可以記錄一些名言警句,摘抄一些經典美文,讓學生愛上文字,讓學生喜歡上文學。當學生的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學生自己就可以仿照某些優秀作品,完成自己的佳作,從閱讀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是最好的方法,從文字中品讀經典,從文字中品讀人生,從文字中獲得成功,從文字中體會寫作的意義。
2.多存檔,多記錄身邊的有趣事情
提起筆來,為什么會出現不知道該寫什么的現象,主要是學生并不能夠從生活中感悟些什么,也不能夠將其記錄下來,以至于寫作的時候,無話可說。其實,學生身邊每天都會發生許多事情,因為在這個自媒體發達的世界中,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獨善其身,我們不可能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這樣當然也是學不好的。對于社會中發生的事情,學生可以把它們記錄下來,對于學生身邊發生的事情,學生也可以把它們記錄下來,這完全可以作為以后的寫作素材,不至于提筆不知怎樣寫。學生完全可以自己當小作家,自己寫小說,把身邊的事情虛擬,寫入自己的小說集里,這個方法最能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了。每天的事情都能夠記錄在自己的小說集中,每天的感受也可以寫在里面,說不定還能為以后打下基礎,成為一個小說家呢。
二、外力引導
1.多鍛煉,多參與不同形式的寫作活動
寫作,不一定就是寫作文,寫一些文章,而文學體裁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寫小劇本并按照劇本自己組織表演,自己當小導演、小編劇,這也是在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用這種方法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還能將寫作應用于實際生活,使學生在生活中、在娛樂中去體會寫作的樂趣。對于我們學習過的文章,古詩,劇本,相聲……凡是在課本上出現的,老師都可以采取相應的方式去加以引導,讓學生自己創新,讓學生自己去體驗不同形式的寫作。同時,“說”是寫作的另一種體現,平常多組織一些小學生辯論賽,讓學生在說中進步,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2.多投稿,多參加各類寫作比賽
雖然說,寫作文不能那么功利,寫作完全是在表達自己的內心,但是,一定程度上的肯定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強大的推力。學生之所以不愿意寫作,把寫作當成一種負擔,沒有可寫的素材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學生并不能從中得到認同感,并不能得到一些實質性的意義。如果老師能夠在班級里組織一些寫作比賽,定期地鼓勵學生,讓學生有獲得感,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能夠起到幫助學生培養興趣的作用的,每當看到自己仿寫的內容被當做范文朗讀,學生便會從中獲得自信、體驗成功。當然還有一些市級的、省級的比賽,也完全可以鼓勵學生多去參加,還有一些寫作夏令營,也是可以多去參加的,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應。
三、合力成功
小學生作為未來的棟梁,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尤為重要,不管是學文科還是學理科,不管是為人處世還是做學問,語文作為基本素養,作文作為重中之重都有其重要的存在意義。興趣還是要從小抓起,當然,不管家長還是老師都要盡全力雙向支持,做到外力引導,內力推動,最終才能合力成功,要多管齊下,不能拘泥于一種方法,不能讓學生厭惡寫作,不能讓學生把寫作當成一種負擔,這就要讓學生有話可說,有素材可寫。生活的意義在于積累,生命的意義在于進步。這些都體現于生活中的觀察,只有觀察記錄,才能內化為自己的寶庫;只有模仿,仿照經典,才能寫好文章;只有從外界獲得寫作的認同感,才能繼續支撐下去;只有采取創新的形式培養,才能夠最終獲得寫作的興趣,最終達到人人都是小作家的成功局面。
參考文獻:
[1]肖懷杰.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寫作的興趣[J].中國教育學刊,2016(S2).
[2]史榮梅.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興趣[J].科技創新導報,2013(3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