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芳
[摘要] 目的 探討個性化優質護理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觀察。方法 選取2017年1—12月該科收治的6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2例實施常規專科護理,觀察組32例采用個性化優質護理。 結果 兩組患者的妊娠糖尿病相關知識知曉率、住院期間血糖控制水平、低血糖發生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個性化優質護理,可顯著提高妊娠患者的生活質量,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減少住院期間低血糖發生率,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 個性化優質護理;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
[中圖分類號] R47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9(b)-0124-02
2013年WHO在官網公布了對于妊娠期高血糖最新定義,妊娠期間首次發現的高血糖(HFDP)包含兩種狀況:妊娠期糖尿病(GDM)和妊娠期間的糖尿病(DIP)[1],故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前糖代謝正常或潛在糖耐量下降,妊娠期間確診出現的糖尿病,為一種特殊類型的糖尿病[2]。為了提高妊娠患者的生活質量,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減少住院期間低血糖發生率,對住院患者實施個性化優質護理是非常重要的。2016年11月,該院在城東院區成立血液內分泌科后,科室在2017年1—12月期間采用個性化優質護理用于3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觀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收住于該科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4例為研究對象,均根據患者采用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2例,觀察組32例,年齡為 27~39歲,平均年齡為(32±1.0),入院餐后 2 h 血糖為11.3~19.60 mmol/L,平均血糖水平為(12.15±4.20)mmol/L 文化水平:小學 5例,初中 10 例,高中及高中以上17例。 觀察組32例,年齡為 29~40 歲,平均年齡為(33±1.2)歲,入院餐后 2 h 血糖為 11.41~18.10 mmol/L ,平均血糖水平為(11.10±4.12) mmol/L 文化水平:小學5 例,初中12 例,高中及高中以上 15 例。 統計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作為該次分析研究的資料。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專科護理,對于新入院的患者實施常規入院介紹、用藥飲食宣教、出院指導等處理。 觀察組實施個性化優質護理。即從入院第1天,就由責任護士從患者入院開始,根據患者的年齡及文化程度采用不同的形式為患者進行個性化優質護理。
1.2.1? 入院護理? 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采用普通話或者方言及播放視頻的方式,讓患者迅速熟悉科室的環境,消失緊張感。主動介紹責任護士,帶患者熟悉每個區域,包括開水間、晾衣架等離病房較遠的公共區域,拉近護患關系。
1.2.2? 住院期間護理? 除了常規的專科護理外,根據糖尿病患者的接受能力,改進排班模式,規定每周下午治療結束后針對不同宣教方式進行集體宣教,周一為飲食宣教,該科室采用的飲食宣教方式為模具示范,直觀地為患者講解食物的營養價值,及帶患者參觀由該醫院特地為糖尿病患者準備的糖尿病餐,讓營養師為其搭配營養餐,告知合理飲食搭配的重要性;周二用藥宣教、低血糖知識,采用集中授課及一對一講解,增加患者之間的溝通;周三運動指導,孕婦需做適當運動以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脂代謝紊亂,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控制體質量[3],每星期組織孕婦們做孕婦保健操,告知運動的注意事項;周四糖尿病足宣教,采用視頻播放、圖品及照片為其講解,告示預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性;周五胰島素筆注射方法宣教,采用情景演練的方式,人人均參與,定制科學的鍛煉方案;周六糖尿病安全教育,帶患者參觀健康宣教欄;周日糖尿病看圖說話,以圖片的方式為其講解,通俗易懂。
1.2.3? 心理護理? 糖尿病患者一方面擔心自己的病情影響到胎兒的生長發育,一方面擔心妊娠期糖尿病的預后,責任護士應做好患者的溝通交流,告知糖尿病患者分娩后血糖科恢復正常,可以在產后6周復查,確認其歸屬,并長期追蹤觀察[4]。
1.2.4? 自我健康管理? 加強糖尿病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在醫生下達完醫囑后,責任護士與患者形成共同參與模式,責任護士告知患者的血糖監測方案及胰島素注射方案,采集標本的意義及注意事項,讓患者主動參與,自行監測血糖并及時對血糖的波動進行反饋。
1.2.5? 低血糖的管理? 告知發預防低血糖發生的重要性,有學者曾經指出:一次嚴重的醫源性低血糖或者由此誘發的心血管事件可能會抵消一整個妊娠妊娠期在正常范圍所帶來的益處。因此該科把預防低血糖發生放在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的重中之重,特別是妊娠早期反應可能給血糖的控制帶來困難,責任護士應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及時告知醫生調整胰島素用量以防低血糖的發生。
1.2.6? 監測胎動? 妊娠20周后,責任護士應教會孕婦自數胎動,告知分娩時機,只要孕晚期無合并癥,胎兒宮內狀況良好,盡量推遲至終止妊娠的時間。
1.2.7? 及時有效的反饋? 個性化優質護理實施的隔天,護士長安排一位護士對整個病區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反饋及評價,及時發現及糾正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缺陷,真正落實到位。
1.3? 出院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