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 王學清
摘? 要:以羽毛球課內聯賽教學模式為研究背景,以高校羽毛球專項課內聯賽教學模式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等方法,深入分析羽毛球專項課內聯賽教學模式的概念及構建程序,為豐富羽毛球專項課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得到有效延展,為提高羽毛球教學效率和學生技術水平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羽毛球專項課;課內聯賽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807.4?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8.05.007
1前言
課內聯賽教學模式即以一個完整的體育課周期作為一個比賽時間,教師將學生按運動技能水平、群體感情分成固定的小組進行循環比賽的一種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和手段的總和。各小組內以友伴學習、合作學習為主要學習方法,小組間以比賽進行交流的一種體育教學組織活動。其核心是合作學習,競賽是促進合作的手段。羽毛球專項課課內聯賽教學模式是以一個班一學期的羽毛球選項課作為一個賽程,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學生小組內自主學習訓練和小組內或小組間循環比賽為主要組織形式的體育教學活動。課堂上教師以統籌協調、指導為主要教學方法,學生以自主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為主要學習方法[1]。通過學生間比賽交流和小組內自學自練、教師指導,激發學生體育參與和學習的激情,提高學生體育運動技術技能的掌握和應用[2],為今后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2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以高校羽毛球專項課內聯賽教學模式為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知網查閱近10年相關的文獻資料,閱讀相關專業書籍,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2.2.2 專家訪談法
訪問羽毛球一線教學的專業羽毛球教師,了解目前羽毛球專項課教學現狀以及對教學模式創新的想法。
2.2.3 邏輯分析法
對所掌握的信息、材料進行分析、整理。
3 羽毛球專項課內聯賽教學模式的構建
3.1羽毛球專項課內聯賽教學模式的程序
3.1.1賽季
所謂賽季,指的是羽毛球選修課學校的時間單元,可以是一個學期、兩個學期。仿效美國NBA聯賽模式進行羽毛球課內聯賽教學,把賽季分為三個階段,即季前、常規賽和季后。季前賽主要是在學期開始時,為了學生適應這種聯賽模式教學而做的前期準備活動,如分組、課堂講授羽毛球競賽規則、進行裁判培訓等。在有序的聯賽準備后,可以進入到常規賽了,在常規賽期間,主要是在聯賽分組的基礎上,發揮裁判影響力,按照競賽的安排進行小組間的循環比賽,賽后,教師要求學生認真總結,對于學生一些錯誤的技術,及時給予糾正,旨在學生“以賽提技”的目的達到。季后賽是在常規賽的基礎上,選出前8名的小組,在進行5場3勝的淘汰賽,最終決出本賽季的冠亞軍,評出進步最大的同學,給冠亞軍隊相應的榮譽獎勵,其他小組發“道德參與風尚獎”,希望他們繼續發揚體育競賽精神。
3.1.2 聯賽分組
聯賽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循環比賽,分組原則為:第一,按照學生的人際關系初選;第二,教師根據學生運動技能水平進行調整,最終確定各小組的隊員。小組分好后,教師可以要求各個小組根據自身的情況,給自己小組起一個響亮的名字,作為代號,甚至可以讓自己小組的服裝得到統一,各個小組必須有組長,負責該小組的事務,也是和教師有效溝通的媒介。
3.1.3聯賽
聯賽指的是多人運動的比賽(如籃球、排球、足球等),是三個以上同等級的球隊之間的比賽。各個不同運動或活動的聯賽都有相應的規則,以促使其公平,公正。因此高校可以制定類似于國際慣例的比賽方式,讓每一個人都知道真正的國際慣例到底是什么樣的,而且每一次比賽的時候都沿用國際慣例,這樣就實現了真正的標準化比賽。
3.1.4季后賽賽事
季后賽賽事是最后一個階段的課內聯賽,比賽的精彩程度比季前和常規賽都要高,因為,參加季后賽隊伍都是成績較好的組,那些沒有能夠參加季后賽的同學可以參與到支持任何球隊,或當啦啦隊。舉行的比賽結束后,將獎勵獲獎集體或者個人。
3.1.5數據記錄
每場比賽都要求作比賽記錄。應記有團隊內部培訓日程安排、比賽結果,判斷總結和團隊建設,通過這些比賽記錄,可以有效地了解不同學生的運動技能水平,學生也通過比賽記錄更多地知道自己在哪些技術環節有差距。
3.1.6成績評定
在聯賽教學模式中,按照學期學業成績綜合評價的標準,其中小組名次的成績占總成績的50%,個人身體素質進步占總成績的20%,理論知識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10%,在體育教學中各個任務完成后,團隊的文化建設的綜合評價占總成績的20%。
3.2 羽毛球專項課內聯賽教學模式的主要教學方法
3.2.1情境教學法
情景教學模式是以案例或情景為載體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課內聯賽教學模式更多地以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學生更能真切地體會到比賽的真正情境,調動了學生最大的注意力。
3.2.2伙伴學習法
體育除了有競爭的特征外,還強調合作,因此伙伴學習法應運而生。由于學生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過去的教學中,時常出現"吃不飽"和“吃不了”的情況,通過伙伴學習法,可以讓那些掌握更多的人作為教師,使大多數學生都有為團隊出力的機會,也就有了自我展示的機會和舞臺,學生的學習熱情能很好的激發。[4]
3.2.3合作學習法
合作學習中,所有團隊成員共同努力完成任務和方法的學習。在聯賽中的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需要完成很多任務,團隊之間必須合作,通過合作,團隊的決策、 協調、 創新能力等將會得到充分的發展。
3.2.4比賽交流法
比賽交流法是通過競爭團隊之間的交流,學會對方的方法。交流通常包括參與比賽的每組,在比賽前要知道你的對手,制定適當的戰略,確保游戲的順利進展。這些系列活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技術和戰術水平,也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多元智力與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
5 結論與建議
5.1結論
5.1.1課內聯賽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體育學習興趣
采用課內聯賽教學模式,不僅僅是一次大膽的嘗試,還是一次對學生技能水平的測試,通過聯賽,也能讓學生充分體驗運動帶來的勝利,以及失敗時心理的調節,所有這些都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
5.1.2課內聯賽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羽毛球技術綜合運用能力方面效果顯著
課內聯賽教學,讓同學的課外時間能夠參與到羽毛球比賽當中,甚至體會一下裁判工作,平時由于同學們其他的功課,沒有集中的時間來訓練,于是,我們把訓練分成一段一段的游戲形式,學生已適應了游戲環境,了解了羽毛球游戲規則,提高了綜合技術能力,增強了控制比賽能力。
5.1.3課內聯賽教學模式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個性
課內聯賽教學模式是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及運動技術水平和伙伴間的關系進行分組的,這大大有利于關系密切的同學通過比賽加深了解和信任,充分取長補短,另外教師可以從繁冗的課堂組織技能、技術單一重復教學中解放出來,將較多的課堂時間轉化為滿足學生個人及群體的個性化的需求,發展學生的體育個性。
5.1.4課內聯賽教學模式能有效地實現學校體育的教育功能
課內聯賽教學模式與學校體育教育目標之間不是空喊口號,而是有著非常明確的應對,有具體的教學活動支撐,能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完成學校體育的教育。
5.2建議
由以上研究可知,課內聯賽教學模式是當前較新的一種教學模式,在新的課改要求下,不失為一種教學模式突破口。課內聯賽教學模式可在體育教學中廣泛推廣。在具體教學實踐中,針對不同的教學和學習環境,應堅持以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進行分配聯賽,不要隨意更改聯賽制度。
參考文獻:
[1] 徐敏.“領會教學法”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與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9,15(6):132-133.
[2] 王利鋼,李小燕.指導發現式教學理論在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0,28(2):93-96.
[3] 龐正偉.體育教學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4] 馬寧.課內聯賽教學模式在女大學生排球選項教學中的實證研[D].華東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