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民



摘? 要: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行動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對校園足球開展的校本困境、校園足球活動的效益及校園足球活動體系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三位一體”校園足球校本活動體系提高了學生足球興趣,促進了學生足球技術的進步,吸引了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校園足球中來,提升了校園足球活動的效益。
關鍵詞:足球;校園足球;活動體系;校本
中圖分類號:G807.0?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8.05.030
1 研究目的
中山市實驗小學作為全國首批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開展了各類校園足球活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仍然存在著一定的校本開展困境。開展校園足球活動,是推動校園足球的一個重要方式,因其益處頗多亦是學校解決開展困境的一種嘗試途徑。然而,目前校園足球活動開展形式單一,過于偏向競技性,且只有少數優秀學生才能參與,活動效益不明顯[1]。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分析校園足球開展的校本困境、校園足球活動的效益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校園足球活動的設計、策劃、組織,構建“三位一體”校園足球校本活動體系,通過實踐驗證構建體系的科學性、合理性,以期提升學生足球興趣,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校園足球中來,提升校園足球活動的效益,同時為同類學校開展校園足球活動起到一定參考借鑒作用。
2 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主要從電子文獻、網絡期刊及相關書籍中獲取相關資料。并進一步對內容整理、歸納、分析和探討,為研究工作夯實理論基礎。
2.2調查法
本研究運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對學校1-6年級各隨機選取80名學生,共計48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其中1-2年級采取教師口述,學生舉手的形式進行調查,3-6年級采取紙質問卷的形式進行調查。通過問卷調查,搜集和了解校園足球開展的狀況、學生對校園足球之需求及“三位一體”校園足球校本活動體系的實踐效果。實驗前發放480份問卷,回收480份問卷,有效問卷469份,有效率97.7%;實驗后發放480份問卷,回收480份問卷,有效問卷472份,有效率98.3%。
2.3行動研究法
本研究主要是通過行動研究法,于2017年9月—2018年4月對構建的“三位一體”校園足球校本活動體系進行了實踐研究,分析其科學性、合理性及存在的問題。
3 結果與分析
3.1校園足球開展的校本困境
3.1.1校園足球的普及率仍然偏低
其主要表現在教學覆蓋面有限,無法保證所有的班級都有充足的足球教學時間。學校目前有43個教學班,以學校目前的場地條件無法滿足每班每周進行一節足球訓練課。
3.1.2學生的興趣程度有待提高
從目前開展的各類校園足球活動:班級聯賽,足球課,大課間來看,僅僅是一部分學生感興趣,還是有很多學生積極性不夠。
3.1.3學生的足球技術進步緩慢
目前學生學習足球技術僅僅依靠體育課,通過體育課教學,體育教師只能做到“教對”很難做到“教會”。任何一項技能的訓練都需要大量的練習,只有持續不斷的訓練,才能達到技能的孰能生巧。
3.1.4當前校園足球活動受限于前三點因素,未能發揮活動應有效益。
3.2校園足球活動的效益
3.2.1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夠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校園足球中來,為個人和班級爭得榮譽,以個人或團體的形式組織活動,能讓更多的教師和家長關注并支持校園足球。
3.2.2足球活動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校園足球的興趣,培養他們應對挑戰的心理素質,增強自我認同及其他正面情緒體驗。
3.2.3足球活動能激發學生們在課外進行更多練習,客觀上增加了訓練密度和訓練量,因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足球技術。
足球活動如果能充分發揮活動效益,必會推動校園足球活動往更高層次發展,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亦會更豐富,項目會更多樣,組織管理實施會更科學。所以進一步加強足球活動的設計、策劃、組織有利于解決校園足球開展的校本困境。
3.3“三位一體”校園足球活動體系的校本構建
3.3.1校園教學類活動體系
校園教學類活動體系,主要目標是提高學生參與率,普及和學習基礎足球技術,使全校學生參加到足球活動中來。組織形式以體育課和體育大課間為主,不同年級開發不同難度的活動項目。通過體育課內對基礎足球技術進行教學,使學生學會足球技術,(針對不同年級,學校制定了不同內容,例如:四年級體育課教授的四項基礎足球技術是,顛球、運球、傳球、射門),同時利用大課間進行普及性練習,將課內學習的基礎足球技術在體育大課間進行全員練習,增加訓練時間和次數,鞏固技術動作,然后回到課內運用學習的基礎足球技術進行小組間的對抗賽,再回歸大課間進行大規模班級比賽,以賽促學,以賽促練。校園教學類活動體系以團體總分為主要評價方式。
3.3.2校園娛樂類活動體系
校園娛樂類活動體系,主要目標是提高學生足球興趣,促進足球技能學習。組織形式以體育課、體育大課間以及課外體育活動為主,構建形式主要以趣味性、足球技術及足球知識相結合的形式為主,例如嘉年華、趣味比賽、足球知識活動、校園吉尼斯等形式,將足球技術融入游戲中,使學生在游戲中體驗足球樂趣,發展足球技術,推廣普及足球知識。同時,學校還專門設置一個光榮榜,將獲得獎項的學生照片和獲獎信息張貼出來。校園娛樂類活動體系以個人或團體總分為主要評價方式。
3.3.3校園競技類活動體系
校園競技類活動體系,主要目標是使競技類活動更加豐富化、內涵化。主要是足球文化與競技相結合的活動體系,組織形式以課外體育活動為主。在構建此類活動體系中,通過開展班級男隊女隊比賽為原點,延伸開展班級足球文化建設,進行班級足球隊徽、足球征文、足球賽事解說、足球賽事攝影等一系列的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校園足球活動中,發揮學生的專長,獲得成功的體驗。校園競技類活動體系以個人或團體總分為主要評價方式。
3.4“三位一體”校園足球校本活動體系的實驗效果
3.4.1學生參與校園足球活動的態度和興趣變化
由表1可知,實驗前,消極參與校園足球活動和對校園足球活動不感興趣的學生分別為20.5%和25.8%,可見有較多數學生對校園足球活動不是很感興趣,只能消極應對學校開展的校園足球活動。而實驗后,只有6.6%的學生對校園足球活動不感興趣,經過半年的實驗之后,足球運動得到了有效普及,學生對于參與校園足球活動由消極變得積極,學生對參與足球運動的興趣得到提升。
3.4.2學生每周自主參與足球運動的頻次變化
實驗顯示,實驗前,除學校開展的校園足球活動外,學生每周自主參與足球運動2次以上的人數僅為33.9%,有28.1%的學生每周不會自主地進行足球運動,可見學生的參與度相對較低,也反應了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不濃厚。實驗后,有48.5%的學生能保證每周活動次數達到3次以上,4次以上的學生也達到了10.2%,較實驗前有了明顯增加,表明學生更喜愛足球運動,也更愿意參與到足球運動中來。
3.4.3學生熟練掌握基礎足球技能的情況
學校根據不同的年級的特點制定了四項不同難度的基礎足球技術,以及需要達到的標準。由實驗可知,實驗前46.9%的學生一項基礎足球技術都不能熟練掌握,這和學生缺少練習時間是密不可分的,任何一項技能的訓練都需要大量的練習,只有持續不斷的訓練,才能達到技能的孰能生巧。而實驗后,有83%的同學可以熟練掌握2項以上的基礎足球技術,熟練掌握3項以上的學生也高達41.1%,可見學生的足球技能得到了顯著提升。
4 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4.1.1校園足球的開展尚存在普及率偏低、學生足球興趣度不高、學生足球技術進步緩慢、足球活動效益不明顯等現實校本困境。
4.1.2校園足球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足球興趣,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校園足球中來,培養學生應對挑戰的心理素質,增強自我認同及其他正面情緒體驗,提升學生的足球技術等效益,充分發揮足球活動的效益。
4.1.3校園教學類活動體系主要構建目標是提高參與率,普及和學習基礎足球技術;校園娛樂類活動體系主要構建目標是提高學生足球興趣,促進學生足球技能學習;校園競技類活動體系主要構建目標是將足球文化與競技的結合,使足球競技類活動更加豐富化、內涵化。
4.1.4構建以校園教學類活動體系,校園娛樂類活動體系,校園競技類活動體系為核心的“三位一體”校園足球校本活動體系,有助于增加學生足球興趣,提高學生參與到校園足球中來,提升校園足球活動的效益性,解決校園足球開展的校本困境。
4.2建議
4.2.1校園足球參與率不高及不感興趣的群體主要集中在高年級的女生,可能由于青春期發育的原因,高年級女生變得喜靜厭動,這個群體是后期足球活動體系改進中需要更多關注的。
4.2.2本研究在設計基礎足球技術時,是以年級劃分進行設定,然而相同年級年齡跨度相差1-2歲,如果按照年齡跨度進行基礎足球技術內容的設定可能會更加合理。
4.2.3校園足球活動體系在發揮社會和家長力量方面較薄弱,如能增加“社會——學校——家長”聯姻的校園足球活動體系,充分發揮校外資源,校園足球的開展效果可能會更加好。
參考文獻:
[1] 于振峰,楊獻南.新時期我國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瓶頸與突破[J].運動,2018(01):1-3.
[2] 徐國輝.足球游戲在小學校園足球活動中的創新運用[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1(01):52-54.
[3] 李衛東,夏倫,王健.校園足球活動政策的本質內涵、發展目標與推進思路[J].體育文化導刊,2018(02):18-22.
[4] 桂良發.開展校園足球活動若干問題的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6):78-79.
[5] 李婷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發展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7(10):74-75.
[6] 石玉虎,張燕.新形勢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發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09):106-107.
[7] 陳斌.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目標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7,7(09):209-210.
[8] 顧康軍.“校園足球活動”引領下足球作為學校體育教學必修內容的利弊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 25(03):85-86.
[9] 范莉. 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實踐啟示[A]. .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五)[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管理辦公室,2017:2.
[10] 郭超. 校園足球活動的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6.
[11] 朱偉. 中外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比較研究[D].徐州:中國礦業大學,2016.
[12] 寧檸. 中日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發展現狀與對比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2016.
[13] 張廷安.開展校園足球活動需要理念引領[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38(08):1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