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造公交都市十大亮點舉措
“公交都市”是為應對小汽車高速增長和交通擁堵所采取的一項城市交通戰略,已成為全球大都市的發展方向。日前,交通運輸部已啟動首批50個“公交都市”創建。作為特大型城市,上海積極響應部號召,從2014年起,以創建國家“公交都市”為契機,堅持公交優先原則,加快“智慧公交、綠色公交、人文公交”發展,在強化公共交通便捷性、提升可計劃性和舒適性、確保安全性等方面成效斐然。特別是以“公交優先+慢行交通”為主配置路權,圍繞軌道交通站點,做好“最后一公里”慢行接駁通道的建設,采取分隔、保護和引導措施,保障慢行交通的安全性。11月24日,經交通運輸部驗收,上海和南京被授予“國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稱號。
上海創建公交都市十大亮點舉措

案例點評
以公交都市建設推動路權改革向縱深推進
作為一項國家戰略,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正在成為各地推進運輸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綜合交通體系的重中之重。作為特大型城市的上海,客運總量屢創新高。日均客運總量已從2011年的1668萬乘次/日發展為目前1796.1萬乘次/日。其中軌道交通保持連續增長,在公共交通中占比突破50%,工作日客運量超過1000萬乘次/日已成常態,最高日客運量達到1186萬乘次/日。公交都市的本質是路權改革,公交專用道建設,是保障公共交通路權的重要措施。在路權配置調整的時候,涉及公交優先和慢行交通的交鋒問題,這需要科學、合理配置路權,才能體現綠色出行、慢行的理念。同時,公交都市更是智慧公交、綠色公交、人文公交。要以純電動公交車為主要技術路徑,加快實現公交“零排放”,著力提升城市公交供給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強交通需求管理,標本兼治緩解交通擁堵等“城市病”,促進交通與城市協調發展。十九大報告提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等重大論斷。而解決好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與滿足市民百姓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密切相關。各地應加快建設人民群眾滿意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圍繞公共交通優先與需求管理并重,不斷提高交通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讓群眾共享交通運輸改革發展成果。
省市速遞
▲a 日前,山東省在全國率先開展高危行業強制實施安全生產責任保險試點,并率先建立實施安責險試點財政獎勵制度。保費由企業繳納,可以從安全生產費用中列支,不得以任何方式攤派給從業人員。原繳納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的企業,抵押金全部或部分轉換為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剩余全部返還。
▲b 11月18日,中信銀行與百度聯合成立的全國首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百信銀行落戶北京朝陽區。該行除了構建智能賬戶、智能風控和智能服務等核心能力,還將通過“線上+線下”“商業+銀行”的差異化發展模式,將銀行服務深度融入各類生活場景和產業生態,實現生態共融。
▲c 11月21日,山西省公布全國范圍內的第一份礦業權人勘查異常名錄名單。礦業權人被列入異常名錄滿3年仍未整改到位,將被列入嚴重違法名單,并在資金審批、工程招投標等工作中依法予以限制,對礦業權人被列入嚴重違法名單的依法予以禁入。
▲d 近日,北京市文創金融服務網絡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除了集股權融資、債權融資、第三方服務、獎勵資金申請等功能于一體外,還無縫對接了北京市文創產業“貼息”“貼租”“股權融資獎勵”等各項財政支持。
▲e 日前,“昆明轎子山”通過國家質檢總局專家組現場評定,將成為全國首個“國家旅游目的地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昆明轎子山”采取設立生態專項制度、提供清潔環保設施、設備、嚴格生產管理制度等有力措施保護生態,向旅游者提供獨特的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