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做自殺式資產配置嗎?

葉檀
國家統計局發布全國29城居民存款排名,北上廣人均存款超10萬。北京人均存款12.9萬成為全國第一,上海人均存款10.4萬。北京最高,因為富人最多,西部最低,因為西部偏遠地區的農村多。
你有多少存款?
很多人問,自己是不是拖了10萬元的后腿?
別自作多情,10萬元是三大一線城市人均存款。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存款大概在5萬元左右。
2016年11月,11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達150.42萬億元,個人存款余額為65.17萬億元,以全國人口總數13.5億計算,人均存款近5萬元。
根據西南財大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中國家庭財富嚴重不均衡,富的富死,窮的窮死。根據2016年的報告,55%的家庭沒有或者幾乎沒有儲蓄,10%的家庭擁有社會總財富的60.6%,儲蓄金額占當年的74.9%。
中國有4.3億戶家庭,每戶人數3.1人不到,按照3.1人計算,大概1.33億人擁有存款的60.6%,也就是39萬億元,富裕家庭人均存款30萬元左右。
2016年城市家庭金融資產的中位數才1.65萬元,存款不過是家庭金融資產一部分,所以,家庭存款的中位數肯定低于1.65萬元,估計1萬元都不到——怎么樣,看看自己的存折,是不是覺得自己又混跡于人民群眾當中?
存款多的人還是有錢人,人家不傻,人家是進行資產配置。去年10月,小牛資本聯合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風險報告》。
家庭資產一般分成兩部分,非金融資產和金融資產。非金融資產包括住房、汽車、家庭耐用品、生產經營性資產等;金融資產包括現金、存款、股票、債券、基金、金融理財產品等。
2013年和2015年家庭金融資產占比分別是12.9%和12.4%,沒有當年數據,我們只能以2015年的12.4%與2016年家庭戶均資產103.4萬元計算,家庭金融資產是12.82萬元,存款在金融資產中的占比為45.8%,也就是說,存款是5.87萬元。
中國家庭儲蓄跟日本差不多,屬全球第一陣營,遠高于歐盟的34.4%和美國的13.6%。存款是配置資產對沖焦慮感的辦法之一,但是要富,絕對不能靠存款。
過去三十年,要想富,少生孩子多買房屋。
2011年,家庭戶均財富是66.3萬元,到2016年增長到103.4萬元。這個數據一點也不稀奇,2015年中國家庭可投資資產中,投資性房產占比高達71.5%,遠遠高于美國。
這五年,房產價格上漲超過50%,如果家里資產主要是房產,財富漲個50%,太正常了。看看西南財大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最新的數據:今年一季度,城鎮無房家庭的總資產變動指數為96.3,財富縮水;有房家庭的指數為109.1,財富持續增長,其中有房且在近半年新購房的家庭的資產變動指數高達121.1。
當然,有房的也別高興得太早。
擁有房產既能賺大錢,也能大虧損。現在政策發生長期變化,房地產市場溫水煮青蛙,房價一旦下跌,大部分中產家庭財富大縮水。
房地產影響貨幣購買力,影響經濟增長,更影響著中國中產家庭的財富水準。資產百分之兩百(用杠桿)配置為房地產,是自殺,現在自殺式配置的人還不少。房貸利率可是越來越高了。
自以為是股神的家庭占了一成,70%以上是虧的。股票高風險高回報,中國家庭,要么不投資股票,要么大股特股。所以,家庭金融資產組合風險分布是兩極分化的。
典型的中產收入家庭的資產配置是這樣的:存幾十萬以備不時之需。將近七成的財富是房子,一半家庭不碰股票,認為股市是銷金窟。
等到股票漲到一定程度,大概有10%不到的家庭再也受不了,沖進股市,結果當了接盤俠。還有一些錢買了基金、保險,換點外幣。這種資產配置也是自殺式的。
買基金的少,買債券的少,除了房產,就是股票。如果你當股神當了十年還沒發財,你真應該找專業人士,幫你省省錢。
更可怕的是,越有錢的家庭配置得越均衡,可投資資產上億了,有各種專業服務者圍著你,孩子也接受過高等教育。房產、基金、債券、保險、境外投資相對均衡。
中產收入家庭中最可怕的家庭是,一部分存款,利率趕不上貨幣貶值的步伐。有了自住房后,全部錢投入股市,相當于賭博。老實人來賭博,最可怕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