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天賜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迅速,國際化越來越強,對我國對會計審計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我國目前的現狀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在發展的同時,各種的審計問題頻頻出現。中國的市場環境與國外的獨立審計市場有很大的差異,很多的上市企業在國企改革之后,企業的所有者呈現很嚴重的缺位狀態,在內部職員掌控的方面出現顯著的失衡狀態。這篇文章將現實大背景作為基礎,對獨立審計市場在中國的供求情況以及影響進行剖析,并就這種特殊的背景之下將自己的一些應對方式提出來。
關鍵詞:獨立審計;市場;需求
一、我國獨立審計市場供求關系現狀
企業的治理架構不夠完備,且企業治理架構的不完備與國有企業所有者的嚴重缺位狀態,內部職員掌控嚴重,導致中國公司與管理階層兩者之間的關系不具備有效的制衡特性。在此情況下的審計資料的提供者與審計會計師之間是兩個不同的目的者。因為這兩個之間是擁有不一樣的利益驅動,這就會致使這兩者就審計具備不一樣的需求。
二、目前現狀對獨立審計供給與需求的影響
(一)從需求方來說
對于企業領導人和管理者來說,其在審計中以維護自身利益為主,盡管他們不承擔審計費用,但是為了能夠將風險降低或者提高自身資產抗風險能力,一般會對審計提出很多要求。
(二)從供給方來說
就注冊會計師而言,其是不是可以擔負的起這么高難度的審計目的,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由是不是可以將成本控制到位并且能否在審計成本里面完成價值補償決定。從成本效益的角度來講,審計工作是一門要求高質量的工作,但是審計費用難以滿足相應的高質量運行,兩者之間不對等。
三、我國獨立審計市場存在的問題
(一)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內部的管理不完善
1.事務所的治理存在漏洞
中國的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如果當作管理會計師的區域或是會計師進行工作的區域來說,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與不足。就事務所治理的層面上來說,有著很大的漏洞,每個部門與機構之間不能展開高效且高質量的協作,這就會導致工作時產生極大的脫節,這就直接影響了工作的效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公共資源的浪費。
2.事務所工作壓力大
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性質說明了其責任的承擔程度,獨立審計作為高風險行業,其有著一些不特定的漏洞,容易出現紕漏。
(二)參與獨立審計的雙方關系存在問題
1.雙方配合不當
注冊會計師其本質是屬于服務行業的,因此有一個必要條件就是要具備極佳的態度。倘若想要提升效益,那么供給的一方就要向客戶笑臉相迎并且要最大化地使顧客獲得滿意,他們很怕由于自己一方的差錯,最終被顧客投訴,就顧客來說,他是想要快點結束審計的,所以兩方的初始想法是存在差異的。
2.雙方關系緊張
有些時候,會計師表達出來的些許問題與需求,會被顧客敷衍甚至被無視。會計師沒有辦法和當事人展開有效且高效的當面交流,這就導致會計師所獲得的參考數據不具備很高的真實性,進而成為審計的阻礙因素,最終降低工作的質量。
四、我國獨立審計市場完善的策略
(一)創新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模式
1.加強工作中的審核機制
強化工作過程中的審核制度,就審計的結果展開多方面與多層次的檢查與復核,最大化地將錯誤的概率與風險減小,從事務所的層面展開有效的創新與改造,并且持續優化內部管理。
2.加強各個部分之間的銜接
高質的工作結果與好的工作環境息息相關。加強各個部分之間的銜接程度,提升工作中的效率,將事務所供應的各種資源做到最大化的運用,積極且定時針對職員展開有效的培訓,不但可以提高個人素質,還可以及時了解最新信息。
(二)創建整體穩定的獨立審計的大環境
1.改善審計工作環境
就惡性競爭的現象來說,不管是展開審計工作的還是進行審計監督的均要編制合理的應對措施。注冊會計師事務所要具備完備的保障審計質量系統,提升職員的思想道德質量,不能為了短期的效益而忽視事務所最重要的名譽。
2.加強對審計質量的監督
一般作為監督部門,要出臺相應的監督機制來約束審計單位,其次進行監督。不能任由審計部門的發展,要嚴格按照規定,對于審計部門進行嚴格的管理和監督,有違規操作的行為要通報批評,不能縱容。
五、結論
中國經濟呈現迅速發展的狀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機遇與挑戰的過程之中持續得到優化,獨立審計市場制度是經濟領域里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必須要適應我國現在的狀況與國情。掌控審計市場的問題所在,對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的管理均要進行強化,掌握審計市場的特殊規則,構建科學、合理的監管制度,創造一個穩健且具備獨立審計特性的大環境,提升服務的質量,全方位地優化中國獨立審計市場制度,最終使得獨立審計市場得到健康并且穩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元藝,邵景奎.獨立審計“四位一體”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田[J].會計之友,2014(08):90-99.
[2]孫麗霞,我國審計市場機制的獨立性思考田[J].時代經貿,2013(07):56-57.
[3]高薔,張中允,吳燕.中國上市公司獨立審計市場的供給現狀及其經濟學解釋[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4(06):78-79.
[4]曾宏武,黃良杰.審計需求分析與審計責任安排[J].湖北審計,2013(08):44-45.
[5]張維迎.,弈論與信息經濟學.上海二聯移店[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07):45-46.
(作者單位:南京林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