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飛
摘要:根據實踐經驗,結合現行財稅制度,對企業納稅籌劃主要特征進行分析。與此同時,以某機電設計研究院公司為例,對其納稅籌劃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問題反饋情況,提出更具針對性的納稅籌劃方案,從而促進企業發展,為企業創造更多實際利潤。
關鍵詞:財稅制度;企業;納稅籌劃;問題;對策
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使我國各類企業面臨更多機遇和挑戰,為進一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結合現實需要,需不斷對財稅制度進行調整,從而滿足經濟發展需要。對于企業而言,當財稅制度發生顯著改變后,更應做好稅收籌劃工作,減少稅收風險。在實際工作中,應以會計準則為基礎,結合企業自身主要發展特征,從不同方面對納稅籌劃工作進行分析及整改,促進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
一、納稅籌劃特征分析
(一)合法性
企業開展納稅籌劃,是指在不違反稅法的基礎上,對企業納稅情況進行分析,制定合理對策。稅收籌劃過程中,企業內部相關部門要對現行稅法進行深入分析,結合既往稅法相關要求,做好充分對比,加以優化后進行科學選擇,不僅要符合國家要求,同時也能有效避免偷稅、逃稅等現象[1]。
(二)超前性
開展納稅籌劃,往往要在應稅行為出現前加以協調,對企業納稅進行科學設計,從而預先對籌劃所產生的效果進行分析及預測。這種性質使納稅籌劃具有較強的超前性,是事前計劃的主要外在體現。但是,納稅屬于企業真實行為,若能在事前做好納稅籌劃工作,則會幫助企業及時做好資源整合及優化,從而擇選出最佳方案,顯著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效果。
(三)目的性
開展事前納稅籌劃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最大程度減少企業稅負,實現企業財務管理及經濟管理目標。在實際籌劃中,要對減少稅負的含義進行分析,一般情況下,主要基于兩個方面,即絕對稅負的減少和相對稅負的減少。例如,通過科學的納稅籌劃,若主營業務收入計稅方式不變,則本期納稅額度應低于上期納稅額度。在對納稅進行籌劃時,不僅要關注具體納稅額,同時也要對企業整體運營狀況進行詳細了解,從而達到籌劃的實際目的。
二、企業納稅籌劃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案例分析
結合文章所研究的方向及內容,以某機電設計研究院公司為例,對其經營管理工作中納稅籌劃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該公司2001年成立,主要從事研發、工程設計、工程承包、產品檢測、成果產業化等領域,注冊資本達到8100萬元人民幣。企業擁有雄厚的資金及技術力量,在先進鑄造、水泵、環保、制造業信息化、液壓技術、低壓電器、電機等專業技術領域具有特色優勢,在行業內享有一定聲譽。
(二)財務職能
現階段,該公司未設立職能相對獨立的納稅管理部門,而是由財務部統一對涉稅活動進行管理。從崗位設置上來看,企業稅務會計職能雖然獨立,但是崗位存在重合現象,如成本會計與稅務會計一人兼任。從整體管理效果看,由于涉稅業務所涉及到的層面比較淺,基本上納稅籌劃工作的開展陷入僵局,且缺乏相對完善的信息管理機制。
(三)稅負情況
企業屬于一般納稅人,采用獨立會計核算方式,自負盈虧。目前,企業需要繳納以下幾種稅種:增值稅、增值稅附加稅、土地使用稅、房產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及個人所得稅等。通過調查發現,該企業近三年納稅情況良好,企業銷售利潤率逐年提高,但稅負負擔處于比較沉重的狀態。為此,通過納稅籌劃,實現降低稅負的目標,是減少稅負、提高利潤的有利途徑[2]。
(四)涉稅風險
近年來,企業不斷發展,所能享受到的稅收優惠政策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只有通過納稅籌劃,才能對內部經濟活動進行科學安排。但是,在實踐工作中,卻面臨較大阻礙,主要體現在納稅籌劃與企業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偏差上,導致納稅籌劃缺乏合理性及規范性。與此同時,受到籌劃意識匱乏、專業能力較弱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企業納稅籌劃方案單一,且無法適應國家宏觀政策的變化,對企業納稅籌劃效果帶來較大影響。
三、企業納稅籌劃完善方案
通過上述分析認為,現階段機電工程類企業涉稅業務籌劃尚存在很多問題,應結合實際問題反饋情況,對納稅籌劃進行關注,在現階段財稅制度的引導下,形成完整有效的應對措施,從而為企業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采購環節
作為一般納稅人,開展對外采購時,正確選擇采購對象,若對方為一般納稅人,則應要求對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以有效抵扣;通常情況下,若僅考慮稅額多少,應盡量避免與小規模納稅主體開展業務往來,減少對企業利潤的影響[3]。但是在實務當中,為贏得市場,很多小規模納稅人選擇降低銷售價格的策略。在此種情況下,企業應分別計算與一般納稅人及小規模納稅人開展業務往來的稅負,并對收益進行分析,綜合稅負情況及效益情況,從而確定采購合作者,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
(二)經營環節
重點對經營環節的成本控制問題加以重視,針對現行財稅制度中扣除限額相關規定,應明確費用扣除項目及主要要求,并對其進行詳細、合理、足額列支;同時積極爭取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以及15%稅率的優惠政策;2016年5月份,國家進一步推行全面營改增政策,并將改革范圍擴大到了某機電設計研究院公司所涉及的機電工程業務;在這種情況下,該企業作為一般納稅人,其可抵扣的范圍將得到擴展,進而顯著提高進項稅款抵扣額度。為此,企業應對相關營改增政策加以深入研究,把握國家的政策紅利,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進一步降低企業稅負。
(三)銷售環節
該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因受到生產規模的影響,很多納稅籌劃方案與企業不相適應。一般情況下,企業在開展銷售結算過程中,可推行多種結算方式。雖然不同結算方法對企業銷售收入可產生不同影響,但是由于賒銷收入確認時間以合同為準,且分期收款銷售也需要合同對收款日期進行明確規定。通過選擇不同結算方法,在不影響年度收入目標完成的情況下,可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企業收入確認時間,進而對其開展合理規劃及設計,直接對企業年終所得稅納稅額度以及年度增值稅及相關附加稅產生影響,使計稅基數顯著降低,進而實現降低年度稅負的目標。為實現銷售目標及促進應收款的收回,推行一定的銷售折讓政策,在降低稅負的同時也可以促進應收款的回收。
(四)損益處理
在對企業損益進行處理時,納稅籌劃主要有2種方向:其一,企業虧損經營的情況下,現行稅法明確規定[4],年度性虧損可以用該年度以后五年的所得進行彌補。這種情況下,即使企業當年度出現盈余,也可以不繳納企業所得稅。為此,充分利用此項稅法政策,對以前年度的虧損進行彌補,從而降低稅負。其二,盈利狀況下開展納稅籌劃,隨著企業經營及盈利能力的不斷強化,若依法彌補虧損后有結余,可按稅后凈利潤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結合自身需要提取任意盈余公積。若經過提取后仍存在凈利潤,則可利用資本轉增方式對公司剩余盈余進行籌劃,將留存收益轉增為企業實收資本,從而顯著提高企業注冊資本水平,為下一步擴大企業生產規模、開拓市場奠定堅實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通過采購、銷售、經營等各個環節的籌劃,在符合稅法的基礎上,開展詳細合理的納稅籌劃,可將企業稅收負擔降到最低。為此,應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對內部稅負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并在此前提下對納稅方案進行詳細研究,做好事前選擇,通過科學設計及靈活規劃,實現降低企業稅負的目的;與此同時,應在遵守現行財稅制度的情況下,合理合法開展納稅籌劃工作,促進企業本身納稅體系的不斷健全,實現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
參考文獻:
[1]楊娜.新財稅制度下房地產企業納稅籌劃的主要方式[J].經濟視角(中旬),2011,11(08):77+88.
[2]吳斌,施瑤.風險投資參與是否影響企業納稅籌劃的積極性?——基于中國資本市場的經驗證據[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6,22(01):110-118.
[3]吳寒霜.中小企業納稅籌劃問題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6.
[4]楊清華.淺析企業納稅籌劃風險形成原因及控制措施[J].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14(04):63-65.
(作者單位:浙江省機電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