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萍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PPP模式在我國實現了快速性的推廣和發展,事業單位的數量也越來越多,然而,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所以,事業單位在PPP模式下,如何控制和實施經濟管理風險已經成為當前事業單位長期探索的課題之一。因此,本文就從PPP模式下事業單位
關鍵詞:PPP模式;事業單位;經濟管理風險
事業單位在PPP模式下運行,不僅是一次挑戰,而且也是一次發展的機遇。所以,我們的事業單位必須要在當前發展的基礎之上,尋找出企業自身具備的優勢性條件和劣勢性條件,并且根據這些要素具有針對性的調整企業發展的方向和政策方針等,從而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利益。
一、PPP模式下事業單位的優勢性要素分析
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對事業單位的業務范圍是有一定限制的,并且通過這種行為,有效的對其進行監督和把控,促使施工人員在項目安全、質量,以及進度上都有一個明確的把控,并且在施工過程中,不僅能夠及時的發現問題,并找出合理的方案解決問題,而且還能夠進一步的提高自身的能力。
二、PPP模式下事業單位的劣勢性要素分析
(一)監管和控制力度不夠
在事業單位運行的過程中,雖然我國出具了相關方面的法律、制度進行了約束,但是,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業單位都能夠依據法律、制度、條例等進行操作,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法律的不完善,從而影響了監管和控制作用的體現。
(二)企業自身的問題
事業單位雖然在我國發展已久,然而,其自身仍舊存在著規模和人員配備不完善的情況,雖然事業單位規模較小,在人力資源方面也比較的單一,尤其是在設備配置方面存在嚴重的不足,在施工時,也不能夠保障項目的安全和質量,從而在競爭中的優勢也不是非常的顯著,有的嚴重的,甚至會影響該企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三、PPP模式下事業單位經濟管理方面的不利因素
事業單位在PPP模式下運行時,通常會存在一些信息不對稱的情況,而這些信息不對稱會對招商任何投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有限制性因素,使得招商人對施工項目的具體情況并不了解,而PPP模式在競標的過程中,又不在工程造價方面進行一定程度的下降,信息的不及時,從而導致在項目資金結算的過程中,投資人“叩打”情況出現,有的嚴重的,甚至影響整個項目的原材料采購、施工環節等,最終在驗收環節全部暴露,導致重大損失的同時,也會影響企業聲譽。
四、PPP模式下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風險因素
(一)費用控制失控
在PPP模式下進行項目施工,在施工中使用到的原材料、建設技術,以及建設人員的費用都是由投資人來進行承擔的,所以,在項目運行的過程中,一些招商人員會使用一些價格較為低廉的原材料、技術水平不達標的施工人員來進行項目的建設,而招商人對整個項目中各項費用的把控并不是非常嚴格,除非出現招商人員修改意見的情況,我們的投資人員才會進行相關方面的經濟索賠等。
(二)施工進度和質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施工項目在PPP模式下運行時,招商人員通常都是采取授權的方式將某個項目權委托于投資人,所以,在整個施工項目控制的過程中,其控制力度和監督力度都達不到要求。投資人的利益主要是由原材料、施工技術、施工環節等緊密相連,但是,在這其中是不能排除投資人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從而忽視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最終導致項目在驗收環節達不到驗收要求。
五、PPP模式下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應對性舉措
(一)樹立專業化、規范化、系統化的經營管理理念
事業單位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適應PPP模式,而且還要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的要求,并且在發展中,不斷的完善自我,樹立專業化、規范化、系統化的經營管理理念,實現利益最大化的同時,獲得良好的社會聲譽。尤其是當前的一些現代化事業單位的工作,如營銷工作是事業單位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性要素,在企業運行的過程中,其作用不可替代。所以,企業必須要發揮好自身的作用,利用好自身的資源,在業主和設計院之間扮演好聯系人的人設,取得政府一定的信任,并且讓政府依賴,由此獲取重要信息,做好計劃書,從而在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優勢,在一定程度上,事業單位實現了地域性的突破。
(二)提升事業單位自身的能力
PPP模式,不僅要求事業單位自身擁有強大的資金的運作的能力,而且還要求在人事、技術、設備等方面擁有完善的配備。所以,事業單位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積極的引進一些現代化的機器設備、優秀人才,而且還要不斷的完善企業管理模式,以此來保障整個項目的實施進度和質量要求,進而為企業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
(三)管理層人員必須要重視PPP模式發展的特點
在事業單位發展的過程中,我們的管理層人員不僅要重視PPP模式發展的特點,而且還應該結合企業自身的特性和發展情況來制定計劃,并且實施計劃,讓企業發展在競爭中占據優勢性地位。所以,盡可能的利用PPP模式的優勢,建立一個信息溝通的共享平臺,在該平臺內,不僅能夠及時、有效的將該項目的進展情況進行反映,而且還有利于招商人員對施工情況有一個完全的掌握,并且根據具體的運行情況調整招商計劃,制定有利于企業自身發展的計劃書,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有效的規避各種風險。
六、總結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在PPP模式下運行的過程中,其劣勢性的因素是不可忽視的,所以,企業在發展自身具備的不利因素之后,應該要具有針對性的尋找出解決的方法,并且結合企業發展的特點和PPP模式的特性,提升企業自身的能力,樹立一個專業化、規范化、系統化的經營管理的理念,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的競爭過程中贏得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陳林,陳明榮.關于加強監理單位對監理機構管理的探討[J].浙江水利科技,2006:90-91.
[2]王振.監理企業的品牌戰略初探[J].山西建筑,2014 (23):250-251.
[3]吳圓圓.PPP模式下基礎設施項目融資風險管理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6.
(作者單位:太原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