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佳慧
[摘 要] 李克強總理在2017年做出了:“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的重要論斷。從全球的發展視角看,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提升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突破口,是深化對外開放體制的重要軟實力,是實現城市、區域間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大慶市要想完成城市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通過分析營商環境內在邏輯,找準短板和弱項,以精準的優化其營商環境。通過從大慶營商環境的主體、機制、治理、文化等方面,用系統的邏輯思維來縱深探析大慶營商環境內在聯系,以解決大慶轉型發展的瓶頸問題,增加大慶創新活力。
[關鍵詞] 大慶;營商環境;內在邏輯
[中圖分類號] F7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8)11-0010-02
營商環境是指商事主體從事商事組織或經營行為的各種境況和條件,包括影響商事主體行為的政治要素、經濟要素、文化要素等。[1]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對改善營商環境方面的部署上,提出了要進一步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做強監管的“加法”和優化服務的“乘法”。針對資源型城市的大慶來看,營商環境是大慶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排頭兵的重要切入點,大慶市九屆二次全會上明確提出“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持續打造利企惠企的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首要任務是分析其內在的邏輯,這是打好精準有力的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解除城市轉型發展瓶頸問題的重要環節。
一、大慶營商環境主體呈多元化
營商環境中主體是直接的參與者。在營商環境中主體主要由政府、企業、行業協會和商會等組成。首先,政府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保障。政府在改善營商環境中起到“火車頭”的主導作用,是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一是政府做好制定者,政府是合理規則的制定者,大慶市政府必須承擔起責任,公平公正的制定市場規則,才能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二是政府做好服務者,大慶市政府必須做好為企業服務的角色,近年來,大慶市政府以問題為導向,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改善了企業發展的環境,目前大慶市行政審批事項壓縮到237項,完成國家“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試點,審批提速了64.2%,積極做好主動服務、上門服務、高效服務;三是政府做好監管者,政府已經從傳統的管理思維走向了治理思維,監管是否到位,關乎市場的良好發展,政府必須監管企業運營模式,及時打擊各種違法行為,確保企業間呈良性競爭,改善營商環境。其次,企業是優化營商環境的責任主體。現代經濟的活力來自于企業,企業的誠信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所在,但是,近年來企業的誠信問題已以上提升到了民生關注的熱點問題,三鹿奶粉、毒疫苗等事件,破壞了市場環境,擾亂了市場的發展秩序,嚴重危害了守法企業利益,因此,企業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講誠信精神、講契約精神。大慶要想真正實現資源型城市轉型,必須要有大批良好的企業進行支撐,才能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最后,行業協會和商會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橋梁紐帶。行業協會和商會是政府和企業的黏合劑、協調人,當政府和企業信息不對等時,行業協會和商會就會起到溝通的作用,精準判斷行業現狀、市場前景,同時還能及時解讀政策、招商引資,能夠積極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對于企業來說,企業協會和商會可以引導并鼓勵企業練內功、樹形象、塑環境,共同優化營商環境。
二、大慶營商環境機制呈合作性
營商環境是帶動經濟快速發展的內在引擎。在全球經濟時代單一的主體無法完成社會發展,構建公平、透明、高效、協商的營商環境,建立完善長效機制是營商環境的重要因素。建立完善長效機制必須要在政府、企業、市場三個維度下進行構建,才能形成全立體、無死角的合作機制。從政府維度上看,十八大以來大慶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工作部署,加快對政府機構進行調整,積極構建服務機制,整合資源實現簡政放權,制定報送、審核等相關制度,形成了權責明確,流程暢通的工作機制,并且持續橫向資源進行整合;完善像市政府行政服務大廳、薩爾圖區行政服務大廳等一站式行政服務大廳,提高服務效率,實現審批由“串聯”到“并聯”的轉換的聯合服務機制;建立放管相結合的嚴密監管機制,重點整治“慵懶散漫”的工作行為,針對市民需求,及時開辟綠色通道。從企業維度上看,大慶市政府以全力做好“老字號”、著力做好“新字號”為思路,積極打造復合型、智能型、平臺型、循環型經濟。提出了“油頭化尾”的戰略部署,同時啟動市級大學一創業孵化基地、招募入駐企業83家,電子商務產業園入駐企業達到304家,市級平臺“大慶優品”正式運營。良好的企業要具備四要素:一是企業要遵守市場規則;二是企業要誠實守法經營;三是企業要樹立合作意識;四是企業要進行長遠規劃。良好的企業有計劃部署企業未來走向,將企業做大做強。從市場維度上看,企業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先鋒,尊重發展規律,尊重市場規則才能改善環境,提升企業的品牌效應;目前,我國已頒布實施支持和維護企業生產經營的法律法規,像《反壟斷法》、《勞動合同法》、《知識產權法》等,同時針對市場運營短板在不斷的完善,這對引導企業健康有序的發展,規范市場秩序、凈化營商環境、加強企業自律起到了保護和監管作用。
三、大慶營商環境治理方式呈制度化
優化營商環境制度改革是關鍵。制度是現代化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的制度體系可以加快推進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良好的營商環境對于城市的發展不僅是吸引力、競爭力,更是創造力和驅動力。營商環境可以提升城市發展的內在要求,在全球化、市場化、網絡化的經濟發展下,城市的經濟發展已經向外度擴大,營造良好營商環境,首要的是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歷史機遇,以發展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向改革要紅利。規范有序的營商環境可以吸引大量外資注入,完備的制度體系可以消除各種壁壘、各種隱患。營商環境作為一個制度的集合體,是各種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作用效果的外在表現,[2]“放管服”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是完善城市治理體系的關鍵部分,推進配套制度的創新、完善和升級,是招商引資的關鍵所在,制度是一個有機的系統,其包括縱向從中央到地方的制度體系和橫向從政府到市場再到社會兩個部分,制度系統明確了市場的“準入條件”、企業間的“博弈規則”及“獎懲辦法”。大慶在治理方面,堅持問題導向原則,軟硬兼顧、內外兼修,堅持做好發展環境這個變量,在思想方式上,以制度約束政府和企業,以制度激發市場活力,以制度完善協同合作的規則,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大慶轉型發展全面振興新路子增強“軟環境”的競爭力。在政府配套制度上,以解決政府服務“最后一公里”為問題導向,整合審批資源,實現行政審批流程在造,讓信息多跑腿,企業和市民少走路。在監管制度上,科學規范管理,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以大數據信息平臺為主要方式,通過數據分析反饋,能及時有效的解決或遏制違法事件。
四、大慶營商環境文化呈融合性
優化營商環境中文化融合是發展的靈魂。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蔽幕歉淖兤髽I創新、改革思維方式的思想武器,從現實在看,重視文化發展的企業,管理規范,可以增強企業凝聚力,增加員工創新活力強,企業會發展迅速,所以文化建設對于企業發展是至關重要的軟實力。大慶在優化營商環境中非常重視文化建設,主要注重三方面企業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以及誠信精神的建設。企業精神是企業的精神文化,是企業在解決發展問題時形成的思想共識,企業精神彰顯著企業發展理念的核心主張,通過對員工思想滲透、觀念影響逐步內化于企業經營管理中,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凝聚向心力、激發創新活力,企業在市場營商中自覺的形成良性競爭、合作共贏的發展模式,從內在意識優化了營商環境,大慶市在優化營商環境的戰略布置中,積極引導企業加強文化建設,培育企業品牌意識、激發企業創新意識,構建企業團隊意識。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大慶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精神的組成部分,其豐富的內涵“愛國、創業、求實、奉獻”,在營商環境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慶處于城市轉型的關鍵時期,市委市政府做出了“深入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積極勇者不懼‘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推動大慶經濟由小循環、內循環向大循環、外循環轉變。”的重大決策安排,傳承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可以凝聚共識形成團結奮進的思想,在營商環境中形成以愛國為先,以創業為主,以求實的態度,以奉獻的干勁來推動大慶城市轉型。政府、企業、市民形成社會共識價值的“最大公約數”,就是三者之間必須建立誠信精神,明確誠信精神是一種重要的品質,明確自身對發展的使命和責任擔當,營商環境就會形成民心相通、文明守法的良好局面。
[參考文獻]
[1]董彪,李仁玉.我國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研究——基于《營商環境報告》的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6(13):141.
[2]婁成武,張國強.治理視閾下的營商環境:內在邏輯與構建思路[J].遼寧大學學報,2018.
[責任編輯:潘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