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萬浪
摘要:初中生心理、身體正處在成長發育的階段,也是價值觀形成的初始階段,可以說學生對社會和生活的認知如同一張白紙,初中教學就是在這張白紙上進行勾畫,學生的身心進行怎樣的發展與初中教育有著密切的關聯。讀史使人明智,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中的人物和事跡會促進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形成,因此,如何利用初中歷史教學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是現下歷史教學相關工作者應該探討的一個問題,也是教育事業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本文結合我多年的初中歷史教學經驗,對在初中歷史教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歷史;價值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198-01
初中生的情感是很容易被激發的,在歷史的學習中學生會由于一些歷史人物和事跡而造成自己內心有很大的波瀾,學生會由于教師的評價從而轉變自己原有的價值觀,為此,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的情感進行引導,對歷史中的人物和事跡進行合理的意義剖析和評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然而,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一些教師對于歷史教學一直抱有一個錯誤的教學理念,認為歷史教學僅僅就是對學生進行歷史理論知識的傳授,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否與教學無關,甚至一些教師對歷史事跡妄加評論,還進行一些野史的講解,誤導學生看到社會黑暗的一面,導致學生對整個社會有著錯誤的認識。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歷史教學理念,合理正確的進行教學。
1.對歷史教學理念進行革新,注重價值觀教育
在以往的歷史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對相關的教學知識進行死記硬背,讓學生死記歷史事件、事件發生的時間、意義等,學生在對這些歷史知識進行記憶時,內心上就已經對歷史教學產生了十分大的厭惡感,學生只會對這些歷史事件產生痛恨感,不會對這些歷史事件進行思考以及感悟,更不用提在歷史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建立價值觀了。在以往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歷史教導僅僅是為了教導學生歷史知識,提高學生的歷史成績,其實歷史是屬于一門人文學科,是培養學生歷史思維,提升學生情懷的一門學科,教學的重點要放在提高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綜合素質方面。因此,教師要對以往的歷史教學理念進行革新,注重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首先,教師要從內心上正視歷史教育,革新自己對歷史的觀點,教師要記住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的發展培養人才,而且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綜合素質良好的人才,"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如果在教學中不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學生的各方面在教學中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就是素質不行,這種人不能被稱為人才,是社會的毒瘤,能力越大對社會的危害也就越大。為此,教師要記住一直教學理念:寧可教出庸才,也不可教出居心不正的"壞才"。此外,教師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地剖析,剖析其具有的歷史價值,對學生的認知進行正確引導,教導學生學習歷史的真正意義,在正確的教學意義上對學生進行歷史教學。
2.在教學中制定相關的教學計劃,對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進行全面規劃
在以往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都是依據教材進行教學內容的講解,沒有好好對對歷史進行有規律的劃分,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的過程中也是時斷時續,沒有進行一個全面地、透徹地對歷史價值觀進行講解。此外,初中生的成長與心理的成熟都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有很大的變化,每一位學生分析問題的角度也是不同的,學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為此,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的引導,還要注重學生的差異性,對不同學生的歷史認知觀進行合理引導和改正。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歷史價值觀進行引導,例如:在初一時,注重愛國、友善思想的灌輸,在初二時,注重民主、法制;在初三時,注重文明、和諧、獨立自主等。在歷史教學中,學生之間難免會出現意見的分歧,針對相同的教學問題出現不同的意見。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分別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教師做最后的剖析與講解鋪墊,對每一位學生都照拂一二,將錯誤的觀點進行糾正。
3.多元化教學方式,利用每一節歷史教學課堂
歷史對學生進行思維的培養,對價值的引導,如果在歷史教學中,學生的思維沒有進行交流與碰撞,學生很難從自己的歷史思維怪圈中走出接受正確的歷史思維的。為此,教師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進行思維火花的碰撞和迸發。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歷史問題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會了解到他人眼中的歷史世界,學生可以從彼此的認知中找到他人認知的亮點和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拓展自己的思維。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上進行歷史紀念片的播放,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當時的歷史。比如:在"日本侵華戰爭"相關內容講解時,教師可以播放《南京大屠殺》的視頻,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4.結語
總而言之,教學是對人才進行培養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是每一位教師的職責與義務,為培養對社會發展有益的人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人生觀引導,在教導學生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教師要從初中歷史中挖掘出對學生健康有益的歷史思想,倡導學生價值觀走上一條積極健康的道路。
參考文獻:
[1]陳文杰.初中歷史教學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J].新課程·中旬, 2016(7):224-224.
[2]江唯.淺論初中歷史教學中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J].教師, 2017(19):18-18.